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赵长宁这些日子明显感觉到,皇帝对她多了一点点的信任,这种感觉并不明显,也只有日日相处才能察觉出细微差别。
她对此,自是欣然接受。
能得皇帝信任,是殊荣,更何况皇帝不拘一格用她一个女子,甚至愿意让她做官,这在史书上都很少见,她愿意忠心报答。
玉京雪灾不算严重,加上工部和户部处理及时,并未造成什么人员伤亡。
只是,今年奏报上来的花销,和国库的空荡,还是让皇帝有些惊怒。
赵长宁捡起地上的册子,上头用楷书写着“承安元年户部账册”。
她小心翼翼道:“皇上,不提多场花销巨大的法事,还有年初先帝为浙江抗倭和镇压叛贼所批的银钱,今年光是治蝗一事,便花费了足足百万两,老大人们的话,其实并没有错,想拿出钱,自然不能再朝百姓伸手,唯有开源节流了。”
皇帝眉头紧锁,寒声道:“朕知道。”
他难以克制地阖眸,重重吐了口浊气,似是极为疲惫地斜倚在椅背上。
“朕只是没想到,竟然还是处处要被他们拿捏,光是一个钱字,就能将朕死死捏住。”
皇帝嗤笑了起来,万万想不到,登位的第一年,便多灾多难还缺钱。
赵长宁想到方才殿内的争吵,只能沉默,先帝在时便有的积弊,皇帝想这么快肃清,这是不可能的。
从先帝时便能瞧见,除去开国全权掌握权柄的皇帝,后续的皇帝,也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这些老大人们,和先帝多年君臣,早已私下有了默契,哪怕吵架都是你来我往弯弯绕绕的,但和年轻有抱负的新帝还在磨合。
显然,双方都不太满意。
当初的盟友,已然成了掣肘,但若无掣肘,皇权又太盛,而皇帝也太年轻,先帝恐怕早就想到这些了。
赵长宁想到此处,又觉得内阁的老大人们,或许也不是故意为难皇帝,只是职责所在。
皇帝也知道这事儿暂时无解,想从中破开一条路,不再由着这些老东西开口瞎喊,那只能自己想办法。
他头疼道:“朕只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一切都顺顺利利,宫里也要节流了,勉勉强强的先挺过去吧。”
【踏雪独家】 赵长宁闻言,不遗余力的为皇后说话。
“皇上,娘娘此前还曾与我说过,要遣散宫中一些繁杂重复的宫人,只是您最近一直不曾去过坤宁宫,她也不好开口。”
皇帝听到这种懂事的话,不由点头,“她倒是想的周到。”
皇后此时正在为肚子里的孩子缝制小衣呢,一旁的大公主也乖巧地玩着布老虎,听到皇帝前来,不由很是高兴。
“臣妾恭迎皇上。”
大公主也起身,乖巧懂事地行礼,“女儿见过父皇。”
皇帝扶起妻女,温声道:“皇后莫要多礼,瑶儿似乎长高了?”
赵长宁看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只站在一旁侍奉,一直等皇后的目光扫过来,才轻轻眨了眨眼。
皇后心中一喜,对赵长宁又多了份感激,若不是她,皇帝怕是压根想不起来坤宁宫了。
赵长宁接过春云手里的茶盏,奉给皇帝后笑道:“娘娘,我记得您曾跟我说过,想要裁撤些宫人,减免宫中用度,也好为皇上分忧解难。”
皇后愣了一瞬,但很快反应过来,“是,我是说过,不过这想法还不太成熟。”
“无妨。”皇帝笑道:“皇后说说看。”
皇后想起赵长宁曾经禀报过的话,谨慎道:“如今宫中的主子减少许多,尤其是先帝后妃,都陆陆续续地送出宫荣养,只有一些无子女的,留在了宫里,只是皇上这六宫尚且空旷,所以还是多出了不少,哪怕是年岁到了放出宫,也实在用不上这许多,臣妾便想着,不如放一些出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前女官》 50-60(第7/22页)
皇帝听着,轻轻点头,“这等小事,皇后做主吧。”
皇后面色一喜,朝赵长宁看了一眼。
赵长宁便朝春云招手,让大家都慢慢退了出去,留下帝后说说话。
当夜,春云便往赵长宁的住所送了好些赏赐。
“皇上得知娘娘有孕,十分高兴,本来皇上想好好赏的,只是被娘娘劝住了,说如今不好铺张……皇上今儿留宿在坤宁宫了……”
赵长宁谢过恩典,便也恭喜了几句。
“这是宫中大喜,娘娘要好好保重身子,长宁多谢娘娘赏赐,明儿便去娘娘面前谢恩。”
很快,便到了腊月二十五,命妇们进宫拜见皇后的日子。
坤宁宫前设下香案、仪仗、女乐等,分别立于丹陛以及丹墀东西两侧,皇后具服而立,命妇参拜……
好在天气虽冷,但皇后体恤,流程很快,等礼乐消失,皇后还宫,这礼便毕。
赵长宁并未在前头侍奉,而是来到了坤宁宫的内园,这里是皇后特意请来的客人。
因着内书堂办的不错,女官之名已经传遍,女书令更是前所未有,就由内而外开始了一场隐隐的波动,更有宋环和陈琦这两个被皇帝亲口褒奖的女教习,令玉京不少官员家的女子都生了心思。
已经有好多人打起了招呼,有的甚至都找到皇后这,看来还是宋大人眼光长远。
是以皇后想在其中再寻觅几位好教习,毕竟这事儿已经起来了,那不妨做的更漂亮些,反正来做教习的女眷,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