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全……”
李宣说完最后一句话,突然睁大了眼睛。
他好像看到她的阿宁来接他了……
“陛下!”
“父皇——爹爹!——”
婴儿的啼哭混着女子的悲泣于寝殿中传出,殿外的文武大臣纷纷跪了一地,悲泣静默。
过了半晌,殿内缓缓走出一个身影,她左手怀抱孩子,右手持剑,站在殿前,双唇轻启——
“陛下……驾——崩——”
******
李琅月遵照李宣的遗愿,一切丧仪从简。李顺祯还是太过年幼,为防天下生乱,圣都内外各路兵马全部严阵以待。
与皇帝殡天消息同时传出的,还有各式各样的流言。
“先是皇后薨逝,不久先帝就驾崩了,那里有这么巧的事?”
“元德帝本就驾崩得不明不白,如今顺宁帝也……执政的还都是长公主夫妇……真的很难不让人多想啊……”
“新君明明有亲姐姐,这皇帝为什么不让福安公主辅政,反而让长公主辅政?”
“听说长公主殿下在和沈不寒成亲之前,已经在河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吹面不寒心上月 gb》 110-120(第9/15页)
和别人偷偷生了孩子,一直秘密养在河西……不会是想要狸猫换太子吧……”
“嘘……这可不兴乱说……不过……”
不过若不是提前生了孩子,沈不寒手中有恰有李琅月所需要的权力,李琅月一个尊贵的公主,怎么会委身一个阉人呢?
谣言越传越多,也越传越离谱,但根本堵不住。
就连在朝政大事上选择站在李琅月一边的宰相们也心生疑虑。
******
李进甫的私宅中,宰相们皆忧心惴惴。
但凡李顺祯是一个两三岁的稚子幼童他们都认了,可李顺祯只是一个还不满周岁的婴儿。
最开始李琅月还会抱着李顺祯上朝听政,但小婴儿会突然间就放声大哭,吵得朝政无法继续,李琅月就只能让宫女把李顺祯先带下去。来回几次皆是如此,便只有李琅月一人垂帘听政。
自古国无长君,难以为继。更何况李琅月这个摄政公主,其实并不姓李。
她原本姓谢,西川叛臣谢延的谢。
而且,李琅月的丈夫,当朝的右相,还曾是宫中宦官。
不管从嫡庶礼法还是现实来考量,另立长君都更为合适。前朝便是因为皇帝过于年幼而亡于外戚和宦官之手,难道本朝也要重蹈覆辙了吗?
“不管怎么样,至少也该让福安公主辅政吧,李琅月……她姓谢啊!”
“开什么玩笑,别说福安公主以前就没处理过朝政,现在还大着个肚子身怀六甲的,怎么理政?”
李进甫在桌前绕了一圈又一圈,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李进甫总觉得他这辈子,也算是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了,但现下这种局面也让他迷茫二无所适从。
先帝遗诏已下,如果筹谋另立新君,那也是谋反;可如果李琅月当真存了不臣之心,李氏江山旁落外姓之手,那才真是宗庙社稷毁于一旦,他们这些承蒙大昭历代皇恩的臣子,有何颜面见大昭历代皇帝?
李进甫觉得经历了这么多事,他应该要相信李琅月的为人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他也怕知人知面不知心。
李琅月到底是周公还是王莽,关键就在先帝是怎么驾崩的?怎么好端端的人就没了呢?
先帝因皇后薨逝,悲伤欲绝而崩,这个理由实在说服不了李进甫。
元德帝服食丹药过量人所共知,顺宁帝又是因为什么?
李进甫最终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
******
李进甫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壮着胆子带着宰相们进宫,进宫前他交代众人。
“如果李琅月心虚,她必然会将我等除之后快。届时诸君可将罪责全推我一人头上,假意臣服李琅月,再暗中向齐王殿下投诚。”
“若她问心无愧,自然也不会把我们怎么样,也还请诸君竭力辅佐长公主和小陛下,再莫轻信坊间传言。”
李进甫做好了豁出去的准备,以他的项上人头做赌注,赌大昭帝国的未来。
李进甫选定入宫的这一天,沈不寒和崔佑虔都在京郊大营练兵,宫中只有李琅月和李顺懿。
小皇帝哭闹不止,李琅月和李顺懿轮流哄着,刚把人哄睡,李进甫等人便来了。
“先帝是如何驾崩的,还请长公主殿下给臣等一个解释!”
“先帝曾遇刺受旧伤,先皇后未育陛下之时,先帝为防诸君再议扩充后宫、广延子嗣,故隐匿不发。先皇后薨逝后,陛下伤心过度,引起旧伤复发,这才不幸殡天。”
“是什么样的旧伤,是哪里的刺客?还请长公主殿下务必言明!”
李宣的旧伤和刺客牵扯到崔氏,不能为百官所知。李琅月只能道:“先帝遇刺时,本宫尚在西戎,对此事不甚明了。先帝连福安公主都瞒着,更未曾与本宫提及其中细节。”
“是的,本宫作证,本宫也是后来才知道父皇的遇刺受伤,但父皇也不肯告诉本宫其中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