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就可以交差,师傅也不着急了,坐下来喝了口水,看这一老一少住的地方,不由感慨:“今年肖山很多工厂都停工了,外头都在说你们红棉厂效益好,收入高,真没想到还有职工住这种地方。”
趁着卸煤的功夫,黎棠跟师傅寒喧起来:“这屋是公家的。我们刚分家,临时住在这。”
这一听就是有隐情的,师傅也没多问,看她将烧过芯的煤块夹出来,往里头放新的,动作倒算麻利,就是炉子太埋汰了。
“这炉子你在哪买的?这瞅着有点坑人啊。铁皮太薄了,还有这搪炉子的泥灰,光用黄土泥哪行啊。黄土得掺上耐火砖敲碎的缸渣儿。最好还得上杂货店买点麻绳掺里头,这样搪出来的炉子才耐烧。”
果然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毕竟是天天跟煤打交道的,一看就能瞧出来她这炉子不中用。
“嗐!这炉子是分家的时候,我后妈看不上才落到我们手里的。”
黎棠不介意跟外人说说后妈坏话,并且从善如流地采纳师傅建议:“这炉子我早看它不顺眼了。用起来不省煤不说,烧个饭也费劲。下回我按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她在红棉厂[六零]》 10、第 10 章(第2/2页)
说的,自己来搪个炉子试试。等会我去拿只笔来记下你说的泥灰配方。”
要么说听人劝吃饱饭呢。师傅看她人不仅爽利,还透着一股子受教的聪明劲,立刻热情起来:“不用那么麻烦。我们煤站也做成品炉子卖。搪炉子的泥灰材料都是现成的,你下回来煤站找我,我给你弄点边角料,够你搪个新炉子了。”
黎棠很开心,她来自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什么事情掏钱都能很快解决。但年代文世界显然不是这样,主打一个能不花钱尽量不花钱,能少花钱尽量少花钱。
当然,该花钱的地方还得花。
黎棠忙连比带划地打听起有没有那种可以取暖的“花盆炉子”:“炉子底下形状像个花盆,上头再倒扣一个花盆。”
师傅一听就明白:“那玩意就叫花盆炉,铸铁做的,都是那些效益很好的公家单位才采购回去取暖用。前阵子肖山木材厂关门了,我们煤站收到几只他们淘汰下来的花盆炉,现在还搁那呢。那玩意好啊,可以烧煤球,也可以烧蜂窝煤。炉子外壁中间,还有一圈儿铸铁篦子,篦子上还可以烤吃的。马上天冷了,烤窝头、红薯、热饭盒,可好使了。”
说了这一大串,感觉肚子都开始饿了,师傅及时刹了车,“花盆炉好是好,就是安装起来麻烦,得找专门人装烟囱和风斗,普通人家用的少。”
黎棠一听这个年代真有“花盆炉”,眼睛都亮了,满脑子想的全是冬天土坯屋里要是有个取暖的炉子,那她和姥姥过冬肯定不成问题。
冯翠贞年轻时候也是见过好东西的,听外孙女比划了一番,觉得跟她年轻时在沪市用过的壁炉很像。
婆孙俩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要说婆孙俩最合拍的地方莫过于,冯翠贞其实是颇具生活情趣的女人,苏瑛也遗传了她这一点,即便物质短缺,也把一家人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黎棠对师傅道:“那敢情好!我正为冬天取暖的事愁得睡不着觉。过几天我去煤站找你买点搪炉子的泥灰,顺便看看花盆炉。”
师傅笑了:“花盆炉可能要花点钱,泥灰哪用买!煤站最不缺的就是泥灰!需要啥炉子,你来煤站找我,指定比外头便宜,不会坑你!”
说话间,师傅已经收拾好散在地上的麻绳,拉着板车离开了。
黎棠将刚才卸下来的蜂窝炉重新码整齐,用油布盖好。刚直起腰,便听到门外有人敲门:“请问黎棠是住这儿吗?”
黎棠赶紧就着刚打井水洗了个手,然后去开门。
两个军装男人齐整整地杵在门口,旁边还放着两只樟木箱子。
黎棠没想到军管组的同志亲自把箱子送上门,她还在等他们通知她去领箱子呢。
和外孙女的喜出望外相反,冯翠贞在看到部队同志的那一刻,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脸色煞白,吓得躲进了里屋。因为太慌张,进门的时候还趔趄了一下。
看到姥姥害怕的样子,黎棠心里颇不是滋味。
苏瑛被抓那天,原主在学校上学,而冯翠贞是亲眼目睹女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几个穿军装的男人给抓走的。那个场面想必给她留下了极深的阴影。打从那天起,她就留下了军装恐惧症了。
两个军装男人,一个是那天在办公室里看到的那个叫赵鹏的小伙。另一个,黎棠不认识。他们俩正把那两只箱子往屋里搬。
黎棠怕他们吓到姥姥,忙道:“谢谢。箱子放院子里就行了。”
土坯屋院子本就不大,两个男人往院子里一杵,整洁挺拔的军装更显得屋子破败不堪。
黎棠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家贫无以待客”,这回她没像招呼送煤师傅一样招呼他们喝水。毕竟送煤师傅自带水壶,而现在家里连给客人喝水的杯子都没有。
不过,部队的同志应该也不缺一口水喝。
“谢谢你们专门跑一趟,把箱子送过来。”
黎棠由衷感谢,这要是她自己去领回家,她还不知道怎么弄呢。
赵鹏站在院子中间,打量着这套快倒塌的土坯屋,再看看面前脸上还蹭着煤灰的姑娘,心里最后一丝芥蒂也淡了。
刚才他开着车,跟王建国找到向阳里,才知道那个叫黎棠的姑娘已经被继母给赶出去单过了,现在住在红棉厂废弃不用的猪棚里。
看到这屋,赵鹏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他老家的屋都比这强多了。两相一比较,黎棠那个后妈住的大杂院简直是天堂。
他是个老大粗,也不懂什么陋室明娟。只觉得这屋子跟他对这姑娘娇蛮无理的印象对不上。
黎棠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乱蓬蓬的屋顶,有些尴尬解释:“我们才刚搬过来,还没完全安顿好,找了个泥瓦匠,过两天过来帮我们修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