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解试发榜,武松第一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宋城摇头道:“没有了,这个考生,就是全场最佳!”

    “我当时看到他的文章,好似拨云见日、醍醐灌顶。”

    “说实话,我读书40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文章,此子必成大器!”

    “我说句托大的话,此人宰相之才,甚至...甚至可能比肩孔孟!”

    作为读书人,孔夫子、孟夫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把武松和孔子、孟子相提并论,这是最大的崇拜!

    胡瑗点头道:“既然你知道此子文章经义如此渊博,我定他为解元,有何问题?”

    “哎,胡大人忘了,这次州解试,转运使何大人的公子也参加了?”

    “我当然知道,路过府衙时,何大人请我喝酒。”

    “那...”

    胡瑗冷冷一笑道:“若是相当,我自然可以做个人情,让何运贞成为解元。”

    “但是遇到此人,算他何家不走远,何运贞只能第二。”

    “如果转运使不服,我把答卷给他看便是,他也是个读书人。”

    宋城用力点头道:

    “既然胡大人早有打算,下官就不多言了。”

    把武松的四张答卷放在旁边,胡瑗继续看其他考生的卷子。

    但是吧,看过了武松的文章后,再看其他人,简直索然无味。

    最后选了九个考生,分别排名,州解试十个举人全部选定。

    副考官宋城把卷子拆开,对照名字,全部写好,然后送给恩州府知州王怀。

    州解试考试阅卷全过程由外地考官评定,但最后的名单审核与发榜,由恩州府知州负责。

    所以,胡瑗把名单送给知州王怀。

    到了州府衙门,王怀拿着名单,看着第一名武松、第二名何运贞,脸色顿时变了。

    “宋大人,是不是搞错了?”

    “王知州,我也知道转运使的公子参加了州解试,但这个武松太过优秀了,我和胡大人商议过,第一名解元就是武松。”

    王怀愕然无语...

    “太过优秀?这武松能有多优秀?能比转运使更优秀?”

    官场之上,官大一级压死人,县官不如现管。

    转运使何正复比他们官大几个级别,又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冒着得罪这样的人,也要让武松成为第一,这他娘的到底多优秀?

    王怀想不明白!

    “王知州也是进士出身,你可以看看武松的答卷。”

    宋城知道王怀会反对,所以特意把武松的卷子带来了。

    四份卷子放在桌上,王怀拿起来展开。

    “存天理、灭人欲...”

    看完第一张考卷,王怀不说话了。

    又看完其他三张考卷,王怀叹息道:

    “时运不济、时运不济啊...居然碰到这样的大才子!”

    王怀服了,彻底服了。

    何运贞确实不错,但武松的答卷太过优秀,和武松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北宋文人治国,身居高位的,几乎都是进士、举人出身。

    所以,王怀相信,就算转运使亲自到场,也没话说。

    “那个武松在清河县的时候,写过一首《临江仙》,也是佳作啊。”

    宋城感慨,知州王怀收了名单,说道:“我知道了,武松第一名,实至名归。”

    宋城起身行礼作揖:

    “下官告辞了。”

    宋城离开,王怀命令衙役,把名字抄录好,张贴在府衙门口。

    ...

    州学旁边是青楼所在。

    在北宋,文人士子逛青楼很普遍,甚至被看做风雅之事。

    比如柳永常年混迹青楼,皇帝给苏轼送歌姬。

    考完试后,何运贞带着一帮士子沉醉青楼、瓢到失联。

    青楼里。

    何运贞左拥右抱,吴英杰躺在一个妓女怀里,享受着温软胸怀。

    在清河县的时候,家里管着,不许吴英杰逛青楼。

    到了这里,跟着林震,他认识了何运贞。

    青楼所有消费由何公子买单,吴英杰大肆消费,腰子都搞虚了。

    “何公子,阅卷已经半个多月了,到底何时发榜?”

    林震喝着酒,心情烦躁。

    吴英杰哈哈笑道:“林兄急什么?反正解元不是你。”

    林震瞪了吴英杰一眼,心中不悦。

    自从认识何运贞,吴英杰甘愿给何运贞当走狗,不把他放眼里。

    何运贞哈哈笑道:“不急,到了时日自然放榜。”

    吴英杰马上拍马屁:“何公子必定是解元第一,当然不急。”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