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175  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壁?!

    沈城导演凌晨两点半辗转反侧,自觉从未受过如此侮辱。以至于大半夜亲自下场,表示网评对《秦颂》似乎有很多误解,大家有什么看不懂的可以提问啊,他很愿意为大家解答。

    并亲自在部落解释《秦颂》欲扬先抑的设计思路、草蛇灰线的剧情铺垫、生动立体的形象塑造、严格考据的道具布置……

    但是底下的高赞热评:

    “说考据的时候先算算清楚赵王在邯郸大战时到底几岁,应不应该用个糟老头子来演。”

    “我懂,这都是为了对比反衬出嬴政20岁长了张四十岁的脸没问题【狗头】”

    “立体的人物形象没看见,不过那帮installability 的老男人长得是挺立方体的。”

    “造型考究=造型难看?”

    “导演亲自下场剧透自己在草蛇灰线,活久见啊【鼓掌】【鼓掌】【鼓掌】”

    ……

    然后沈城就破防了。

    给脸不要脸!乌合之众!

    开始指责同行无脑营销,指责观众不懂欣赏,最后指责到夏国影视文化土壤先天不佳。

    沈导凭借比电视剧本更诙谐幽默的发言,迅速沦为夜间笑话一则,并荣登第二日热搜。

    第二天周六。

    辛苦劳动了一周的牛马们,一大早就哈欠冲天地刷新在工位上,嘟嘟囔囔着“要不是为了三倍加班费”,智能手环上自动记录当前空洞指数,打卡,登记,入档。

    等一杯咖啡的间隙,打开热搜,顿时觉都醒了大半。

    被窝的封印残留解除!阴阳插件启动,进入杀戮时刻!

    等另一批安稳睡大觉的人醒来,看到的就是漫山遍野的,

    知否:《<秦颂>的考据是真的考据?》

    豆贴:《抛开历史真实如何不谈,浅谈<秦颂>截至目前六集出现的剧本创作大忌》

    知否:《<秦颂>1个亿的拍摄经费都花哪儿去了?非遗和考古复刻是否沦为装裱门楣的工具?》

    豆贴:《考据不是掉书袋,谈谈<秦颂>中穿越时空的虚空宣教与雷人台词。》

    知否:《如何看待沈城在4月17日凌晨的部落发言?》

    豆贴:《对比<秦颂>和<千秋>,创作者如何书写理念的同时,控制自我的训诫欲?》

    ……

    “欺人太甚!”

    沈城把平板气得往旁边一砸。

    此情此景,陈述在旁边看得隐约感觉到诡异的熟悉,以至于此刻,心中甚至有种:

    “啊,果然如此。”

    的奇妙感觉。

    这回轮到他冷静安抚还要和网友继续对线的沈城:

    没事没事,时间会证明一切。

    不就是目前收视率不佳么,没关系,咱们正在铺垫剧情,先避过风头,等《千秋》盖棺定论了,自有它好受的。

    “真的?”沈城对此表示怀疑。

    这就是沈导隔行如隔山了。

    对于他拍的很多喜剧片来说,确实很多时候首周票房能占据最终一半票房,因此首周风评格外重要。

    但是陈述表示电视剧不是这样的。

    只要最后成片质量过硬,再加上足够的话题度和演员粉丝,自有源源不断地后续观众会播放观看。

    不怕被骂,就怕无人问津

    再说它《千秋》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了,昨晚放到第31集嫪毐登场,嬴政婚事提上日程,算算也就是周日大结局,到时候我们就能接手现成的流量盘。

    而且,他已经发现了《千秋》的致命问题,就等尘埃落定后一次性引爆。

    “那最好。”沈城将信将疑,

    “陈制亲自去调查《千秋》,真是辛苦了。”

    陈制:。

    陈述清了清嗓子:“应该的。”

    *

    4月18日,《千秋》大结局。

    朱岚与嬴政打了通配合,还政少君,年轻的国君和太后互相角力又默契联手,再唱作俱佳地将嫪毐政变翻篇,朱岚享受起难得平静的退休生活……

    直到,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赵灭。”

    伴随着画外音,画面上,肃穆的秦王车架抵达了斑斑血迹风霜的邯郸城。

    唇上续起短须的秦王下车。

    曾经的诸多旧故俯身拜倒,噤若寒蝉,秦王阴贽而漠然地扫过。

    眼前闪回的,是临行前太后紧闭的宫门。

    画面一转,千里之外的甘泉宫中。

    朱岚轻咳着将记载着“得赵王,公子嘉携宗人遁走”的书简投入火中,有些浑浊黯淡的眼睛阖起,落下一滴泪。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1]

    旁白:“同年,太后崩,谥号帝太后,葬于芷阳陵。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