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操作也更复杂。
品牌方要自己开店,自己负责仓储物流发货售后……
最主要的,还是流量!
虽然直营店也会有一定的流量支持,但比起唯品会自营店的流量低了很多。
买家唯品会搜索商品时,自营店都会出现在最前面。
还有优团网首页展示,也都是自营店。
品牌直营店想要靠前,想要首页展示,都得额外花钱买流量。
没办法,品牌直营店5%的抽佣,对应的就是5%的流量支持。
自营利润更高,对应的流量级别也更高。
这三种模式,满足了不同品牌的不同需求。
王君山看着唐智递上来的统计数据,露出笑容:
「目前唯品会合作的品牌数量超过5000个。」
「其中,品牌特卖模式,有四千多个品牌。」
「唯品会自营模式,有三千多个。」
「品牌直营模式,也有两千多个。」
部分国际品牌,尤其是国际二线品牌,没有足够的资源在国内建仓库,整物流,运营旗舰店,索性选择入驻自营,全部交给唯品会打理。
如此一来,只需要根据销量情况,将货物送到唯品会八大仓库,就行了。
其他的推广,销售,仓储,发货,促销,清仓等等,都不用管。
唯品会自营的全套托管模式,简直是这类品牌的福音。
而有些小品牌需要资金周转,接受不了自营的T+30天的压货和高抽成,反而选择品牌直营。
自己开旗舰店,自己运营,自己仓储,自己发货,虽然麻烦点,但只抽佣5%,剩下的都是品牌方自己的利润。
T+7的结算周期,也更快。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千多家品牌,三种模式的合作,都存在!
尤其是服装类。
国外的耐克丶阿迪丶匡威,国内的李宁丶安踏丶鸿星尔克丶美特斯邦威丶森马等等,全部都是三种合作都有。
过季产品入驻品牌特卖,三五七折清仓。
新品入驻自营旗舰店+品牌直营旗舰店,九折开卖。
典型的不做选择,全部都要。
王君山扫了一遍各大合作的品牌,突然皱起眉头:
「怎麽3C丶家电品牌这麽少?」
「尤其是国产3C丶家电巨头,少的可怜。甚至都不如国外的3C丶家电品牌多。」
「发展失衡了啊!」
五千多家品牌,超过六成是服装美妆。
两成是日用百货,快消品也很多。
但3C丶家电品牌很少,只占半成。
国产品牌更少,还不如国外品牌多。
这完全不合理!
像是诺基亚,索尼,爱立信,松下,东芝等品牌,都在唯品会开了自营旗舰店,或者自营+直营双店齐开。
部分卖不动的库存产品,也会参加了品牌特卖,七折大促。
但国产品牌反而没多少。
就连联想,华硕,宏基,都没有!
甚至海尔海信美的也没有!
这不对劲!
唐智面露难色:「董事长,3C家电这一块,进口品牌多,是因为这些品牌之前就在和优团国际合作。」
「见优团国际销量不错,利润可观,品牌方自然愿意再上线唯品会。」
「再加上唯品会和优团国际都是同样的仓库,同样的优团网销售,不会增加多少成本,还能多一个渠道,多一份收入,自然不会拒绝。」
「还有那些快消品,日用百货品牌,本就和优团团购合作,也是同样的仓库,再上线唯品会,也是理所当然。」
「但国内3C品牌和优团国际没有合作过,也不了解我们的实力。觉得我们唯品会以服装丶美妆特卖为主,3C产品难以热销。」
「依旧觉得京东是他们的首选,不会为了唯品会,得罪京东。」
王君山闻言,立刻明白了其中缘由。
眼下还是垂直电商的京东,品类稀少,和唯品会的差距很大,成交额利润,都远不如唯品会。
但在3C家电领域,京东是绝对王者!
别说唯品会了,连淘宝商城都干不过京东。
没办法,京东98年起家,04年上线京东商城电商,就是只卖3C家电的垂直电商。
去年,京东首次突破3C,试水家电,与海尔丶海信丶美的合作,新增电视丶冰箱丶空调等品类。
今年又进军日用百货,上线办公用品丶家居小家电,比如电饭煲丶剃须刀。
可以说,在3C和家电领域,就是京东的主场。
而唯品会的主场则是服装丶美妆丶鞋包!
在3C丶家电领域,还真干不过京东。
无独有偶,黄征创办的欧酷网同样聚焦3C丶家电领域,与京东业务高度重合。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