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节  大庆:永生,从收徒范闲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事实就是,她绝不可能再回来。
    只不过刚好有些人,就是不怎么愿意接受事实吧.
    比如他,比如范建。
    他和范建,这些年,都很有默契地互相不怎么见面了。
    见了面,难免都会想起故人,想起年轻时候那些美好的人与事。
    对他和范建来说,沉浸在过去美好的记忆中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见到彼此,就会想起,斯人已逝,往事不可追。
    索性,那就互相少见面的好。
    只是,陈萍萍想到,由于费介的这封信。
    想必,以后他们或许很难做到少见面了。
    关于儋州,关于范闲,就要有变了。
    而有些事,他也要提前做一些安排了。
    京都,庆国皇宫。
    御书房内,一位衣着宽松,却气质威严的男子,正随意地侧卧在榻上。
    这是庆国的国君,这块土地上的霸主,是最高高在上的人物。
    他曾用几年的时间,摧毁了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强国。
    他四处征战,将北魏打得分崩离析,血流成河,令天下惊惧。
    也曾精心编织过一张网,将那个最令他恐惧的女人。
    以及庆国的那些贵族,全部一网打尽。
    而此时,这位自认可睥睨天下的孤独君王。
    正在读着一封来自一个偏远海港,儋州港的信。
    信里讲了些一个五岁早慧的小男孩,和他的教书先生的事。
    按道理,这些对于一位伟大君王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
    而此刻,这位君王,却将这封信,拿在手里读了许久。
    脸上的表情,也是时而变化,令人难以捉摸。
    侯公公安静地侯在一旁,呼吸得很轻。
    虽然不知信上内容是什么,但来自于鉴察院,想必是大事。
    【这孩子机敏过人,只是有些好动,静不下来。】
    【但在苏先生的课上,却十分地乖巧。】
    【他跟着苏渝读书学习,从来都很投入。】
    【进步也很多,熟读古籍,并且很有自己的见解。】
    【偶尔评论大儒的文章,见地也十分令人意外。】
    庆帝一开始看到前面的内容时,脸上犹可见笑容。
    思及从前送来的书信中,范闲总是很调皮顽劣的形象。
    而如今,跟着这位苏先生,却是改了不少。
    将读书一事放在了心上,也做得极好。
    庆帝点了点头。
    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能读些蒙学书就不错了。
    还能静下心来熟读各类古籍文章,当真是令人意外。
    苏渝。
    庆帝的目光,在这两个字上划过,停留了几瞬。
    想来是这个叫苏渝的教书先生的功劳了。
    不错,有点本事。
    听陈萍萍说,明年这个年轻人还会来京都参加春闱。
    到时候看看此人文采是否当真令人惊艳。
    庆帝再继续往后看去。
    【范闲最近作了一首诗。】
    【是送给这位年轻的苏先生的。】
    【说是感激先生的开蒙之恩,一年多的教导与陪伴。】
    庆帝一笑。
    写诗,五岁的孩子,能写出什么好诗来。
    不过倒也是个尊师重道的。
    也是来了兴致,庆帝将身子略微坐正了些。
    准备拿起第二页的信纸,看看那首诗是什么。
    他轻轻咳嗽了几声。
    侯公公赶紧迈着小碎布上前来,恭敬地奉上参茶。
    庆帝拿起参茶,喝了一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庆帝点了点头,唇角上扬。
    这诗写得真不错。
    随后却又皱了皱眉,喃喃道。
    “这诗是他写的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