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帐内,孙权跪在兄长遗体面前嚎啕大哭,张昭也站在一旁抹泪。
吕范上前劝孙权道:「人死不能复生,请二公子节哀!」
张昭也在一旁劝说,孙权这才抹去眼泪,咬牙问道:「刺客是谁?」
「刺客自称许贡的门客,为主人报仇,但想想也不可能,吴侯是临时起意去北固山,若事先没有得到消息,是不可能去甘露寺埋伏的。」
「我兄长的亲兵队中有内鬼?」
吕范点点头,「吴侯遇刺的当天,两名亲兵自尽身亡。」
张昭在一旁问道:「这两名亲兵的背景查过了吗?」
「两人都是吴县人,家庭情况不明,只能回去后再详查。」
张昭给吕范使个眼色,两人走出帐,张昭问道:「主公继承人,吕公有什麽想法?」
吕范沉思片刻道:「我想让老夫人来决定!」
张昭淡淡道:「我出发前请示了老夫人,老夫人倾向立三公子孙翊!」
吕范大惊,「孙翊怎麽行,他性格残暴,绝不是仁君,我绝不赞成!」
「那吕军师个人的想法呢?」
吕范沉吟一下道:「我更倾向立主公之子,然后由大臣辅佐。」
张昭叹了口气,「如果绍公子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那我也同意立绍公子,可他现在才三岁啊!要十七年后才能成年,如果是天下统一的盛世也就罢了,现在可是乱世,吕公不担心吗?」
「这个......」
吕范有点踌躇了,这也是他犯难之处,主公的儿子太小了,才三岁。
张昭又低声道:「本身吴侯为主公,孙贲就已经不服,如果变成三岁的孩童为主公,孙贲会认可吗?吕公想一想,如果孙贲不认可,会出现什麽后果?」
吕范是一开始就跟随孙策的老臣,他对孙贲打压孙策体会很深,张昭的话让吕范也心生担忧了,如果孙贲不认可,分裂都是最轻的,内战才是最大的可能。
「那以张长史的想法呢?」
张昭指指大帐,「让二公子上位,他能得到世家的普遍支持,只能他能抗衡孙贲。」
吕范沉思片刻道:「让我支持二公子上位也可以,但我有个条件,将来二公子必须传位给孙绍。」
张昭把孙权叫出来,对他说了吕范的条件,孙权立刻举手发誓道:「我孙权在此发誓,将来必还位给侄子,若有违此誓,天地不容,我孙权必将死于乱箭穿心!」
吕范大喜,跪下磕头道:「吕范参见新吴侯!」
孙权连扶起他,感慨道:「有子衡这样的忠心之臣,是东吴社稷之幸也!」
吕范当即下令升帐,召集众将来见,当众把帅印丶军符丶令箭和吴侯剑交给了孙权,孙权坐在兄长的帅位上,左边军师吕范丶右边长史张昭。
众将立刻明白,程普率先跪下行大礼,「末将程普,参见新主帅!」
程普还是比较稳重,他知道封新吴侯先要有太后认可,然后朝廷认可,没有那麽简单,但主帅就比较容易了,只要有帅印和军符就可以。
众人一起跟随跪下参拜,「参见新主帅!」
孙权缓缓道:「兄长是一棵参天大树,有了他,我们这些后人才有乘凉之地,我没有什麽可说,一起按照兄长制定的规章执行,现在当务之急是送兄长之灵回吴县,让兄长早日安息!」
就在这时,有士兵在帐门处禀报,「斥候传来消息,孙贲将军率领五千军队正疾速赶来,已在二十里外!」
吕范和张昭对望一眼,暗叫一声侥幸,要是孙权晚来一个时辰,军队就要被孙贲夺走了。
孙权冷冷道:「传令大军立刻出营列阵,欢迎孙贲将军!」
.........
孙贲昼夜不停追赶,终于在无锡县追上了主力大军。
眼看距离大营还有数里,有斥候来报,「启禀将军,军营大军出营列阵了!」
孙贲一惊,连忙喝令道:「全军停止前进!」
这时孙权已经率领六万大军在旷野里列阵了,不多时,孙贲独自骑马上前,远远高声道:「权弟,是你吗?」
孙权抱拳道:「大哥可是来祭奠兄长?」
一句话就把孙贲的退路堵死了,大义面前,谁敢说不是?
孙贲见程普和黄盖都站在孙权身后,目不斜视,根本不看自己一眼,孙贲原本就是想利用程普和黄盖支持自己,压倒吕范,夺取军权,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了。
孙贲作为孙氏统治集团的主要领导者之一,确实能压倒吕范,毕竟在豫章郡,吕范也是他的手下。
但现在孙权已抢先夺取了军权,他就没有机会了,没有了军队,他夺取江东就没有一点希望。
孙贲心中长叹一声,吴侯之位还是和自己失之交臂啊!万般无奈,他只得点点头道:「我确实是来追悼兄弟!」
孙贲随即在吕范的陪同下,进军营去祭奠孙策,不多时,孙贲红着眼出来,对孙权道:「我得去丹阳郡防御甘宁,孙辅之事,还望权弟尽快安排救赎。」
他说这番话就等于暂时放弃争夺江东之主,承认孙权为孙策的继任者。
孙权点点头,「我答应大哥,一定会尽快把孙辅救出来!」
孙贲带着五千手下走了,他虽然夺不了江东政权,但他可以退而求其次,割据丹阳郡。
.........
孙权率领六万大军返回了吴县,他亲自扶着兄长的灵柩入城,吴县满城举哀,家家户户在门前挂白幡,数十万百姓跪迎吴侯孙策的灵柩归来。
吴夫人原本想立三子孙翊继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