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开始全神贯注了起来。
陆北顾此文,在开篇并未如寻常辩驳那般,纠缠于“石敬瑭割幽云”等具体史实细节,亦或是唐之法统传承的枝节,因为纠结这些只会陷入到全然被动的境地。
陆北顾另辟蹊径,直指“正统”的核心根基,即正统的纯粹性与延续性。
在其观点里,什么是正统?不是朝代法统继承顺序,不是传国玉玺,而是三要素。
——天命、中原、人心!
这篇文章之所以看起来四平八稳,甚至没有过多激烈的言辞,是因为陆北顾根本不是在争论辽宋哪一方更强,而是在重新定义“正统”的标准。
而这个新标准,几乎是为大宋量身定制,同时将辽国置于一个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企及的“仿效者”和“边缘者”位置。
陈顗身为辽国汉臣,且是真正深入研习儒学的士大夫,岂能看不出这篇文章的厉害?
冷汗,不知不觉间已浸湿了陈顗的内衫。
而当陈顗看到那句“未革部族之制则效汉法,譬若邯郸学步,未得汉礼之髓,先失从前之步”,更是整个人都怔住了。
这句话,如同一根无形的针,精准地刺中了辽国政治体制中最核心的痛点。
——试图融合契丹旧俗与汉法,却难免陷入非驴非马的尴尬境地,既未能彻底汉化以承华夏正宗,又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原本的部族凝聚力。
陈顗强忍着不适,继续看了下去。
往下看,就越心惊,陆北顾巧妙地将“中国”的地理概念与文明核心区绑定,引用《禹贡》、《周礼》,强调“神皋奥区,乃阴阳之所和,圣贤之所产”,断言唯有占据并治理中原腹地,方能真正维系道统不坠。
这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辽国凭借占据幽云一隅便可宣称“华夏正统”的可能性,将辽国置于“僻在朔漠,远绝文明腹心”的“肃慎之墟”地位。
这种基于文明地理观的论述,比单纯强调“华夷之辨”更具说服力。
而文章最后部分,关于“民心所向,即天意所彰”的论述,更是隐含杀机,陆北顾承认幽云之民“陷于膻腥”,却笔锋一转,指出其“南望故国,未尝一日忘汉家衣冠”,将辽国的统治定性为“力屈势穷”下的被迫服从,而非“心悦诚服”。
这指明了辽国对幽云的统治缺乏真正的合法性基础,全赖武力维系,换句话说,就是大宋始终保留着收复幽云的法理依据。
通篇看完,陆北顾这篇《正统论》其立意之高远,阐述之严密,引证之精当,已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政论,几乎就是在立下一面“大宋合法性强于大辽”的旗帜。
陈顗仿佛能看到,此文若流传开来,不仅在宋国境内,即便在辽国境内,尤其是在那些心怀汉家的人中间,将引发何等的思想地震!
它动摇的将是辽国统治阶层努力构建的“华夏正统”认同,从根本上削弱其统治幽云乃至维系多民族帝国的法理基础!
“陆状元此文。”
陈顗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微不可察的颤抖还是泄露了他心里的波澜。
“引经据典,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陈顗无法直接认输,但也不敢再深入辩论下去。
因为他发现,自己赖以立论的根基,在对方这篇看似平和的文章面前,竟显得如此摇摇欲坠。
再辩下去,恐怕只会自取其辱!
甚至,可能在不经意间,说出一些有损北朝体面的话来。
陈顗深深看了陆北顾一眼,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少年,其见识之深、思虑之远,远超他的想象。
“今日辩论,酣畅淋漓。”
陈顗拱了拱手,语气已然不复最初的随意:“他日若有机缘,再向陆状元请教。”
说罢,他不等陆北顾回应,便转身对随行的契丹人示意,几乎是有些仓促地离开了撷芳阁。
阁内一时寂静。
苏轼、曾巩等人虽还没看,但从陈顗变幻的神色和匆忙离去的姿态,也足以感受到陆北顾这篇文章的分量。
等到看完。
晏几道第一个抚掌笑道:“妙极!贤弟真乃我朝栋梁!一番宏论,竟让那北使哑口无言,仓皇而去!看他日后还敢在我大宋士子面前妄谈什么‘正统’!”
他语气中充满了与有荣焉的快意,仿佛是自己打了胜仗一般。
苏轼看完后也是忍不住击节赞叹:“此论直指根本,非深明《春秋》‘尊王攘夷’者不能为!你这状元之才,实至名归!”
他本就性格豪迈,此刻更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曾巩虽然素来沉稳,此刻亦面露激赏之色,颔首道:“此文确然不同凡响,不纠缠于具体史实之争,而从天命、中原、人心三者立论,重新厘定正统标准,可谓高屋建瓴。”
张载跟着说道:“不错,尤其指出辽国‘邯郸学步’之弊,以及幽云之民‘南望故国’之心,实乃诛心之论,难怪那陈顗难以招架。”
而二程兄弟对此文的核心论点亦深表赞同,认为其坚守了儒家道统的根本原则。
众人看向陆北顾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敬重。
此前他们只知陆北顾才学过人,然如今见其于国家大义、华夷之辨上有如此深邃见解,甚至能做到正面交锋让辽使退却,心中对其评价自然又高了一层。
而阁内气氛,也因这篇即兴而成的《正统论》以及辽使的仓皇离开而变得热烈起来。
众人纷纷向陆北顾敬酒,称赞不已。
其实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祝贺,更是对一种理念、一种气节的认同。
陆北顾对敬酒来者不拒,但也未因众人的赞誉而显骄矜之色。
他心中清楚,这篇文章与其说是驳斥辽使,不如说是对自己心中信念的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