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0章 惹人艳羡  大宋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这」

    宋庠环顾书房,书架上的书脊题签丶墙上的字画落款丶甚至窗外摇曳的竹叶脉络一切需要费神细看之物,此刻都轻松地呈现于眼前。

    他的眼睛,就仿佛重新回到了几十年前的状态一样。

    这位久经宦海丶素来沉稳持重的老臣,竟一时失语,只是用手指轻轻扶着镜框,反覆低头丶抬头,确认着这不可思议的变化。

    良久,他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惊叹道:「奇哉!老夫目昏多年,阅字如隔雾观花,今日方得重见分明!」

    看着陆北顾,宋庠虽然没说什麽,但此前思忖的想法却是定了下来。

    翌日,中书省内,依旧是那般庄严肃穆丶文书往来的景象。

    宋庠如常点卯,他平常就是来签个到刷个脸。

    因为他没有差遣在身,所以虽然贵为观文殿大学士丶兵部尚书,享受宰相仪仗,在中书省也有办公位置,但却没有任何实际公务需要处理。

    不过今日的他明显与往日颇有不同,那副精巧的玳瑁框架水晶眼镜,已然稳稳地架在了他的鼻梁之上。

    起初,中书省的官员们并未立刻察觉异样,只觉宋公今日气色似乎更显清朗。

    直到宋庠拿着一张邸报,就着寻常距离,扫过字里行间,阅读速度竟比平日快上许多,且毫无滞涩犹豫之态时,才渐渐有人注意到他脸上那副前所未见的物件。

    「宋公。」一位舍人终于忍不住,指着自己的鼻梁示意,好奇问道,「您这所戴是?」

    宋庠从文卷中抬起头,镜片后目光清明。

    他微微一笑,抬手轻扶了一下镜框,语气带着几分欣然:「此乃『眼镜』,老夫目力昏花多年,近日偶得此物助益,视物方得清晰如初。」

    「清晰如初?」

    那舍人闻言大为惊讶,凑近了些细看:「竟有如此神效?不知是何处所得?不瞒宋公,下官近年来阅看文书,亦是倍感吃力。」

    这番对话立刻吸引了左近几位同样苦于目疾的老臣。

    他们纷纷围拢过来,看着宋庠毫不费力地阅读蝇头小字,皆是啧啧称奇,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羡慕。

    这是真的羡慕,做不得假。

    古代读书人想要考科举入仕就必须勤学苦读,而照明条件又不佳,故而到了中老年,普遍都有视力问题,只是或轻或重的区别。

    这对于官员来讲,是很要命的。

    想想都知道,一个老人视力不好,需要离的很近才能看清楚身前谁是谁,稍微批阅一会儿公文就要歇息眼睛,甚至不知道什麽时候就会目盲,下面的人怎麽会不起欺瞒丶轻视之心呢?

    总而言之,这种事情对于个人威权,是有极大影响的。

    「敢问宋公,制作此物的匠人何在?我亦想求购一副!」

    「是啊是啊,若能看得如此清楚,批阅文书又何须如此煎熬?」

    这个惹人艳羡的消息很快传开,连隔壁政事堂的几位相公也有所耳闻。

    富弼与宋庠虽然关系一般,但与文彦博不同,跟宋庠并无直接嫌隙,且深受老花之苦。

    他闻讯后,索性放下手中需要拿远才能看清的奏疏,径直走了过来。

    「公序兄。」

    富弼笑着拱手,语气颇为热络:「听闻你得了一桩宝贝,竟能解目昏之困?可否让我见识一番?」

    他目光灼灼,毫不掩饰对清晰视界的渴望。

    宋庠见是富弼,亦起身还礼,并无怠慢。

    他大方地将眼镜取下,递给富弼:「便是此物,不过需要依人定制,若是戴旁人的,因着双瞳之距和视光程度不同,可能会头晕。」

    富弼小心接过,学着宋庠的样子戴上一试。

    他戴宋庠的眼镜,效果当然不如宋庠好,但也明显感觉到了变化。

    「真妙物也!公序兄从何处觅得如此巧匠?」

    富弼抚摸着光滑的玳瑁框,爱不释手。

    与宋庠有宿怨的文彦博,此刻正坐在政事堂内,看似专注于案头公务,实则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眼角馀光亦不时瞥向热闹处。

    文彦博心中同样好奇甚至是羡慕,但碍于面子与往日过节,是决计不肯拉下脸来上前询问的。

    此时听得富弼赞叹,他只是鼻中几不可闻地轻轻一哼,继续佯装处理公务,却难免有些心不在焉。

    宋庠将富弼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中已有计较。

    他重新戴回眼镜,对富弼缓声道:「此物并非购自坊间匠人,乃是老夫的学生陆北顾与其友人依据古籍所载,参详光学之理,特意为老夫测量定制而成。」

    「陆北顾?今科省元?」

    富弼讶然,随即恍然:「难怪能想出此等精妙之物,不知.」

    他语气略带迟疑,显然极想为自己也求一副,却又不好直接开口。

    宋庠知其意,微微一笑,话锋却是一转:「彦国若对此物有兴趣,定制一副倒也不难。」

    但这时他略作沉吟,似有难色。

    富弼立刻道:「公序兄有何难处,但讲无妨,若能得此物助益,在下感激不尽。」

    「实不相瞒,我这学生虽侥幸得中省元,然殿试在即,常恐学识未臻至境,临场或有疏漏。」

    宋庠这才说出了他的目的:「令婿冯当世乃皇佑元年状元,如今回京任职,可否请彦国从中说项,于殿试前来我府中交流学问?」

    冯京,字当世。

    他是大宋迄今为止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