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过说来,是有些话长。
事情是这样的……
无论是那日皇宫含光殿之事。
还是庆帝给苏渝授了两个官,太子少师,太常寺少卿。
苏渝一个也没去的事情。
都十分令那位帝王恼火。
含光殿里的事,庆帝不好发作。
而苏渝不去当差的事,本来庆帝是提示了。
让下面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那两个职位,一个太常寺少卿,本也是闲差。
另一个,太子少师,过阵子再换个新的就行。
却是不知为何,这些被压下了的消息。
被不知道是哪个长舌的,说与了一些不开眼的御史大夫。
于是,便有了某日朝会,御史大夫们纷纷参奏苏渝一事。
尤其是,太子少师,怎能缺席如此长的时间。
只是,御史们参了许久参得口干舌燥,庆帝却是一言不发。
直接视而不见,开始下一个议题。
不过这事儿,本来和王启年也没多大关系的。
只是那些个御史们,锲而不舍地参奏着。
还贴脸质问庆帝,为何如此护着苏渝?
难不成是怕了那少年剑神?
带头的便是都察院的言官,赖名成。
还一脸严肃认真道。
“若是陛下怕了,老臣可不怕。”
“大不了让剑神,取了老臣这条老命去。”
赖名成此言一出,堂下众臣顿时心中一惊。
剑神取不取他的老命,不好说。
毕竟人家也不上朝,和一耿直老头计较什么。
但是看陛下铁青的脸色,估计很想赐他一死。
不过参奏苏渝的,也并不只是他一人。
还有些个平日里并不大多言的言官们,此时纷纷站了出来。
一时也不知道,是真想支持赖名成。
还是在其中起到拱火,浇油的作用。
但是,经过多日的参奏。
终于,某一日的朝会。
庆帝松了口。
说是,苏爱卿才情出众,心存高远。
要在山水间办个书院。
爱卿既是太子少师,也更是书院学生之师。
因此不必少师亲来皇宫授课。
索性,太子就去书院上学,与民同学。
如此,深入民心,才能更磨练太子。
庆帝既已如此说。
言官们便应该见好就收。
赖御史却是还想继续说太常寺少卿的事。
却被庆帝一挥手,索性让太监强行拖了出去。
说是赖御史年纪大了,特许他回府休息几日。
虽是面上这样说着。
但在场的都不是傻子。
帝王一怒,诸臣皆静。
刺头走了,便无人再敢提此一事了。
就是刚刚那些言官,也纷纷闭了嘴。
此番对苏渝的参奏,便以太子出宫去书院上课结束了。
而下了朝之后。
朝中并不乏有聪明的人,也是不难发现。
那群拱火的言官,大部分,是太子门下。
纷纷可惜,他们苦心孤诣,大胆谏言一番。
却是最终也没能让那苏渝被处罚。
反而是,太子要出宫和一帮平民一起学习了。
这岂不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只是他们哪里知道。
出宫,入书院,本就是太子所求。
自从二皇子李承泽,将苏渝所说之话,告诉了太子。
太子便苦想了几日,终于下定决心。
号召了手下文臣,来了这一出釜底抽薪。
幸好,终于是得偿所愿。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