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还是能互通有无彼此相帮的,可自从两年前因为几个鸭蛋胡寡妇和于寡妇大吵了一架之后,两家就彻底交恶再无往来了。
当初鸭蛋事件发生的时候,也有双方都交好的人,不忍两家就此断了往来,好心来劝和。无奈两个妇人都觉着自家占了理,对方蛮横欺人,任凭人家怎么劝说都不肯退让半步。
后来为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两家又小小地闹了几场,然后这仇越结越深,终于演变成如今这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
“吃啊,蘩姐儿,怎么尽顾着发愣不吃饼,趁着热赶紧吃了。”胡寡妇抓了个饼塞到方采蘩手里。
“是啊,大姐你不赶紧吃,回头远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冤家住对门》 冤家住对门 第1节(第2/3页)
儿这个馋嘴的全吃光了。你看他那吃相,就跟三天没吃饭了一般。”方采菱笑着打趣自家弟弟。
“我哪里馋嘴了,二姐你才馋嘴呢!”方志远狠狠地冲方采菱翻了个白眼。方采菱指着弟弟道:“说你馋嘴还不承认,你看大姐还没开吃,你都快吃掉两个了!”
“你们两个别吵了,远哥儿早饭没吃饱,这会子是真饿了,让他多吃吧,我不怎么饿,有一个饼就够了。”方采蘩挥了挥手中的饼道。
自家的大闺女真有长姐范儿,胡氏对方采蘩的话感到很欣慰。她哪里知道方采蘩前世身为独生女,最羡慕人家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亲相爱。穿过来后多了一弟一妹就够叫她开心了,这两个小家伙还懂事又黏她,所以她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他们。
长女知道疼爱弟妹是好事,可胡氏却不忍心方采蘩饿着,忙道:“不用,你和菱姐儿都吃两个,娘不怎么饿,娘吃一个就够了。”
“娘吃两个,我和大姐各吃一个半,省下那个给远哥儿吃够了。”方采菱嘴上挤兑弟弟,心里还是心疼他的。方志远却不领情:“不要,我只要吃两个就够了。”
看着三个孩子相互疼爱谦让,胡氏不由红了眼圈,颤声道:“好,都是娘的好孩子。有你们这么懂事的孩子,再大的苦娘都不怕了。”
不过为着两个饼子,没想到老娘这么激动,两个小的都有些吃惊地看着自家老娘。方采蘩却知道老娘这是想起了前夫,也就是自家那个渣爹方修文以及他的老娘,自家那位可恶的祖母范氏。
这几年老娘以寡妇的身份拉扯着三姐弟,委实不容易。方采蘩想到这里不由一阵心疼,走过去拉住胡氏的衣袖道:“娘说什么呢,如今咱们生意红火,这铺子都叫咱们给买下了,往后不但不用付租金,我们一家还可以搬来城里住,再不用住在青竹竹溪边了。”
“是啊是啊,每天走来走去,累死人了,娘咱们什么时候搬来城里住啊。”方采菱也关心这事。
胡氏哼了一声:“谁说咱们要搬来城里住啊。姓于的婆娘明明早已盘下了铁匠铺,却说她家若是搬了家,岂不是表明她怕了咱们只好避开,愣是不搬家。她都不搬家,凭什么咱们就要搬?咱家搬了岂不是表明咱们怕了他们家?不搬,就住在那里,看谁熬得过谁!”
方采菱和方志远都蔫了,姐弟两个都知道凡事只要牵涉到对面的于寡妇,老娘这里就没有商量的余地。方采蘩满头黑线,暗道老娘你可不可以再幼稚一点啊,你可是三十岁,不是三十斤好不。就为了和于寡妇赌一口气,愣是放着城里的房子不住,非得窝在乡下。
☆、第2章互损
吃完了午饭,方志远回学堂,胡氏则带着闺女去了前面铺子。胡记绸缎铺主要卖的是各色绫罗绸缎,然后因为胡氏从她外婆那里继承了一手刺绣的本事,所以又收揽了附近几户穷苦人家的闺女,开了个绣庄。两个铺子的收入不错,养活娘儿四个不成问题。
胡氏出身于小康之家,父亲是个秀才,由于自小跟着自家老子识字念书,后来又做了几年的官太太,还算是有些见识,单是看她对自家几个孩子的分工安排就可见端倪。
方采蘩前世念到了大二,所以她是十三岁的外壳二十岁的芯,在算账和对色彩搭配方面自然就是“天赋异禀”了。还加上性子沉稳善于揣摩顾客的心,理所当然地被胡氏安排主管绸缎庄这一边的买卖。
至于方采菱,则继承了胡氏自己在针黹女红方面的天赋,胡氏就带着她主抓绣庄那一摊子。
即便胡氏不愿意提起前夫方修文,但也不得不承认儿子方志远随了他,天生就是个读书种子。这不才发蒙不久,就得到学堂唐夫子的好几次赞扬了。
唐夫子好不容易发现一棵好苗子,激动得不得了,前些天甚至巴巴地跑到胡记绸缎铺告诫胡氏:一定要好生供养方志远,切不可因为家里缺钱啊买卖上需要帮手啊什么的,让方志远的科考之路半途而废。
唐夫子翘着山羊胡子道:“老朽教书大半辈子,虽然教出了好几个举人,可他们考了多年,始终中不了进士。令郎天资聪颖,比之前那几个中举的都强,老朽断言,此子将来定能高中进士。”
胡氏本来就一心供养儿子读书,有了唐夫子的这番话后决心更加坚定了。
下午时间过得很快,方志远下学回到绸缎庄,也到了该关铺门的时候了。胡氏放下针线,揉了揉酸痛的脖子,招呼大家散了各自回家。
几个绣女起身道别,方采菱跑去前头叫方采蘩。母子四人将东西收拾好,吩咐了雇请的晚上看守铺子的老张头一通后,就赶路出城回家。
城里廖大户家的三姑娘出嫁,除了来自家铺子买了几身儿尺头外,还订了好些绣活,所以胡氏今日心情不错,一路上眉头舒展,和三个儿女说笑不休,脚步格外轻快。直到快到城门口的时候,她的笑容才收了起来。没办法,陆家铁铺到了。
从绸缎庄出城要途经陆记铁铺,每每从铁铺门口走过的时候,胡氏都是嘴角隐隐泛着不屑昂首挺胸,今日自然也一样。方采菱也目不斜视,一副和老娘同仇敌忾的架势。方志远却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直直望了过去。
方采蘩表面上不看那边,实际上还是飞快地瞟了几眼。没法子,铁匠这个行当她前世所住的城市已然绝迹了,她活了二十岁也没见过人家打铁,本身就好奇。更何况于寡妇一个妇道人家还举着铁锤亲自上阵打铁,这场面对方采蘩来说实在是颇具吸引力。
此时铁铺母子几个还没收工,于寡妇和她的大儿子,十六岁的陆骥正挥舞着铁锤在大力打着铁。于寡妇背对着门口,一手拿铁钳夹住烧红的铁条,一手拿个小锤,站在她对面的陆骥则挥舞着大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