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节  大唐悬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那一连串的画:海面上的风起云涌;蛟龙激浪;三只在怒涛中挣扎的小船,还有……泣血成珠的鲛人。

    画面中的内容应该和金仙观地窟里的壁画一模一样。裴玄静虽未曾亲下金仙观地窟,但从段成式等人的描述中,她知道地窟中的壁画画幅巨大,而且色泽鲜明,笔触生动,气韵天成,令人神往。然而裴玄静在牢房墙上发现的这些壁画,小而潦草,没有设色,只用石青的颜料草草画就,就像是作画者事先所作的草样。

    对,就是草图。

    金仙观地窟中的壁画作者,一定曾在这间小屋居住过,并且在墙上画下了“鲛人降龙”故事的最初设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悬疑录》 第七节(第2/2页)

    他是谁?他是如何产生这些瑰丽浪漫的想象,又为何要将它绘制在地下,一个永远不见天日的地方呢?他创作出那么奇妙的画卷,完成了一个不可得多的杰作,却似乎并不希求世人的欣赏?

    裴玄静有些担心被人发现,正打算将玉片重新藏起来,突然,她又在草图的边缘发现了一些墨迹。

    这次不是画,而是字。

    蝇头小楷,和裴玄静擦拭后残存的污迹混在一起,差点儿就被忽略掉了。

    裴玄静几乎把脸贴到了墙面上,才勉强辨识出来——

    最左边的一列写着:“壬子年,蛟奴一岁记,草图成。”

    第二列:“癸丑年,蛟奴二岁记,海船。”

    第三列:“甲寅年,蛟奴三岁记,蛟龙。”

    第四列:“乙卯年,蛟奴四岁记,鲛人降龙。”

    第五列:“丙辰年,蛟奴五岁记,泣血成珠。”

    裴玄静用手按住胸口,否则心就要跳出来了。她看见了什么?这分明是那个神秘的作画者所写的编年志,记载着从壬子年开始到丙辰年,整整五年绘制成金仙观地下壁画的全过程。

    此人不但有一手绝世画技,书法也相当精湛,寥寥数字的小楷写得优雅端丽。

    但是,从第六列起字体却变了,歪歪扭扭,几不成型。写的是:“丁巳年,蛟奴六岁了。”

    蛟奴?裴玄静猜测,那应该是一个孩子的乳名吧。时人给孩子起的乳名中,常带一个奴字,比如花奴、凤奴。高宗皇帝李治的乳名就是雉奴。但“蛟”字不会用在女孩的身上,所以这个蛟奴应当是个男孩子。

    裴玄静惊喜地想,是了,在六岁时,这个叫蛟奴的男孩学会了写自己的乳名。

    她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指,轻轻触摸这行稚嫩的笔迹。

    丁巳年,那应该是代宗皇帝的大历十二年——整整四十二年前。

    多么奇妙啊,她竟与一位四十年前的男孩在此相遇了。许是为了纪念他的降生和成长,孩子的父亲才在地下绘制了令人惊叹的磅礴画卷。

    嗯,肯定是父亲作的画。有机会学画的女子太少,完成金仙观地窟中的巨幅壁画所需要的体力,也不是一个女子所能承担的。

    这位画师父亲,一边在地下作画,一边在这间小屋里抚养他的孩子。

    蛟奴很聪明,因为紧接着的第七列,他的字迹就端正了许多:“戊午年,蛟奴七岁,爹爹走了。”

    爹爹走了?裴玄静的心里“咯噔”一下。走了是什么意思?孩子还只有七岁,做父亲的为什么要离开?难道是因为,画成了就不能继续留下吗?

    右边还有最后一列字,是更显成熟的笔迹:“己未年,蛟奴八岁。太子殿下赐名:罗令则。”

    裴玄静将玉片藏回衣带中。

    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睁大双眼,她看见了——

    玄宗皇帝师从的真人罗公远有一位再传弟子,俗家名为罗义堂。罗义堂曾被代宗皇帝封为国师,在太极宫中的三清殿为代宗皇帝炼丹。大历五年时,一场雷击引来天火,三清殿付之一炬,罗义堂也在火海中失踪,传说他已火解成仙。

    看来罗义堂并没有成仙,而是躲到了祭天台下的地牢里。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便悄悄回到这间下等宫奴栖身的小屋,来看望自己的儿子。

    不知是因为在金仙观地窟中绘制了“鲛人降龙”的瑰丽画卷,便给这孩子起了“蛟奴”的乳名,还是因为这孩子,特意绘制了壁画。

    蛟奴七岁时,罗义堂走了,原因不得而知。先皇将蛟奴接去抚养,给他起名罗令则。

    永贞元年末,罗令则因矫诏谋反之罪,被当今圣上诛杀。

    原来山人罗令则,就是永安公主口中,那个由先皇抚养长大的道士的儿子。</p>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