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电话那头立刻能听到弗雷德·波尔起身丶放酒杯丶穿衣的声音,叮铃咣当地响。
「你在哪,我马上就来,」弗雷德·波尔说。
一段时间后……
恩尼将弗雷德·波尔邀请进了房间。
弗雷德·波尔将帽子摘下来,露出一颗秃了三分之一的脑袋。
甚至都来不及坐下,就催促道:「稿子呢?」
恩尼给弗雷德·波尔和他自己倒了两杯咖啡,将桌上一叠用回形针装订好的稿件递过去。
弗雷德·波尔根本没去喝咖啡,就直接阅读起来。
【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我实在累了,便请求主任给我两天假,出去短暂旅游一下散散心。主任答应了,条件是我再带一双眼睛去,我也答应了,于是他带我去拿眼睛。眼睛放在控制中心走廊尽头的一个小房间里,现在还剩下十几双。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这个开头的悬念感很足啊,」弗雷德·波尔阅读着那些打字机敲打出来的整齐文字,嘴里嘀咕着,显然很好奇那所谓的『眼睛』到底是什麽。
这部小说的原作故事剧情,说的是未来人类已经能通过「传感眼镜」实现感官共享。「我」受上级指派,携带一位因特殊任务无法离开地下的女同事的「眼睛」,回到地球表面,带着她游历草原丶森林丶溪流丶落日……
而彼时,这位女同事沈静因飞船故障,被困在深达6000公里的地核边缘,永远无法返回地面,且通讯最终将随设备老化中断,只能在封闭舱内度过馀生。
当然,在小说一开始为了保持足够的悬念,以及塑造人物。刚开始不知道真相的「我」对这件事很敷衍,甚至觉得女同事对大自然的渴望有些过于矫情。
可随着时间进展,最终,「我」得知了「落日六号」的遇难过程。那些一开始的质疑丶不解丶敷衍,都在故事结局的悲壮丶牺牲丶孤独中碰撞,产生了极大的故事张力,将「热爱生命」的这个简单的故事主题,彰显得更加深刻。
虽然这部小说的故事剧情很简单,篇幅只在1.2w个词左右,文章主体更是只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戴着传感眼镜带小姑娘沈静游历草原,第二部分是揭开真相,回溯了「落日六号」地层飞船的失事过程。
但故事也遵循了大刘擅长的风格,在简单的故事结构中填充进了惊人的想像力,用最冷峻丶简洁的文字,就描绘出了「被困地核」的孤独丶苍凉。然后,又藉助了「我」与「女同事」在旅游中的互动,侧面描绘出了永存人类文明中的美好与温暖。
这次恩尼在写这部小说时,没有进行过多的改编,而是将剧情聚焦于「我与女同事的旅游」和「落日六号失事」这两件事上,对整个故事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模糊处理。
因为,恩尼认为这篇小说的寓意很美好,想要表达的就是人类对生命的热爱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固然是可以加入些战争丶政治元素,来隐喻时下的世界。
但是,完全没有必要。
恩尼在这部小说中想要创作的是一副纯粹的丶美好的图景,希望每个阅读过的人想到的都是美好的事,而不是引起骂战丶争端。
约莫十五分钟,弗雷德·波尔阅读完了这部小说。
他推了推鼻梁上厚厚的黑框眼镜,还处在「萨妮」在孤独丶黑暗中独自一人沉沦进空无一人的地心丶靠着对地球的美好回忆独自生活献身科学的震撼情绪中。
喝了口咖啡平复心情,弗雷德·波尔认真的点评道:「这篇科幻小说毫无疑问带着儒勒·凡尔纳《地心游记》的奇幻感,但不同的是,前半部分透露在字里行间的快乐与美好,都是对后续悲剧的铺垫。
看似是结构简单的一篇故事,但极具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困在地心」这个情节设置,就是对正在发生的战争的隐喻……像是你在借着这个故事悼念那些死于战争,永远也『无法从地心回归』的灵魂,同时告诫每一个人,要珍惜这个世界的美好。」
听到弗雷德·波尔说的。
恩尼啜饮着咖啡,微微一笑:「其实我在写的时候,就预见到这部小说,会被大部分人解读为一部『反战』小说,可实际上,我创作这个故事的目的很纯粹,就与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样,想传达一种很本质丶本能的精神——热爱生命丶享受自然丶珍惜美好。」
说到这,他顿了下:「但我只负责写故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弗雷德·波尔听着这番话,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不过,纵然恩尼都这麽说了,弗雷德·波尔点头后,还是带着几分吹捧道:「这种随意落笔,都携带着深邃的故事思想,不是大作家还真做不到!」
恩尼:「……」
他可太清楚弗雷德·波尔的目的了,估计还想跟他约稿来着。
果然。
只见弗雷德·波尔将稿件收进公文包中,并根据说好的5美分/词的稿费统计了下字数,将总共600美元左右的支票和稿费单交付后。
立刻就带着笑,近乎谄媚地说道:「再写一篇小说给《超级科幻小说》如何?我看这次合作很愉快,完全可以再来一次嘛。」
恩尼也没把弗雷德·波尔当外人,径直说道:「这还要靠你的努力啊,如果你能努力将《超级科幻小说》做大做强,超过《惊奇故事》,我有什麽稿子肯定都投给你啊。」
当然了,恩尼这番话纯属屁话,以约翰·坎贝尔目前的作者资源而言,弗雷德·波尔想要赶超《惊奇故事》,有种拿石头砸飞机的原始之美。
——我们的作者都是阿西莫夫丶海因莱因,你没作者难怪你卖得不火。
此言一出,弗雷德·波尔当即有些哑然,需要好作者才能超过《惊奇故事》,但超不过《惊奇故事》又没好作者……妥妥的悖论啊。
但弗雷德·波尔不是轻言放弃的人,想要继续以利相诱。
不过还没开口,就听恩尼说道:「其实我还想给这部小说写个前传,写完后肯定是发在同一个期刊上比较好。」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