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3章 落子欧罗巴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43章 落子欧罗巴

    那艘名为「威靖」的巨舰模型,依旧静静地伫立着,无声地宣告着一个即将到来的大航海时代。

    郑芝龙心头的震撼尚未平复,方才那番君臣问对,已让他深刻领会到眼前这位年轻帝王胸中,究竟蕴藏着何等波澜壮阔的海洋图景。

    他原以为今日之议至此已是巅峰,当可稍作喘息细细回味消化。

    然而朱由检并未给郑芝龙任何喘息之机,他那深邃的目光从船模上移开,扫过兀自沉浸在激动与骇然中的臣子,声线平稳却带着压迫感,仿佛前一刻的惊雷尚在耳畔回响,新的霹雳已划破长空。

    「学堂为魂,船厂为骨。」皇帝一字一顿,掷地有声,「魂骨俱全,方为真龙!方才所议不过是为我大明海军塑魂而已。接下来,朕要亲手为这条即将腾飞的巨龙,锻造出一副钢铁之躯!」

    他转向毕自严,语气加重:「毕爱卿,户部丶工部随行的堂官丶主事,今日可都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后,朱由检颔首,直接对侍立一旁的王承恩吩咐道:「承恩,去将他们一并唤入帐中。朕有大事要议!」

    「奴婢遵旨!」王承恩躬身一礼,悄然退下。

    不过片刻,王承恩便引领着数名神色肃然的官员进入行辕大帐。

    与此同时,另有几名身着大明绯红官袍丶头戴乌纱,外貌却是高鼻深目的泰西之人,也在一名小太监的引导下,从另一侧悄无声息地步入,安静地站在了阴影之中。

    当郑芝龙看清来者面容时,瞳孔骤然收缩!

    这几人,虽身着大明官服,其形貌却迥异于中土。

    他们高鼻深目,发色瞳色各异,分明是泰西佛郎机之人!

    而且他们神态肃穆,目不斜视,安静地走到大殿一侧,垂手侍立,仿佛早已习惯了此等场合。

    这一幕,让郑芝龙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

    他久在海上,与各种红毛夷丶佛郎机人打过交道,深知这些人倨傲自负。可眼前这几位,却对大明天子表现出属臣般的恭敬。皇帝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麽药?他预感到,今日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其震撼程度,恐将远超「威靖」战舰本身!

    朱由检并未理会众人各异的心思,他径直走到悬挂于墙壁正中的那副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之前。

    长杆抬起,在地图的京师附近重重一点,那落点之处正是天津卫旁的大沽口。

    「诸卿请看!」皇帝的声音在略显空旷的行辕内回荡,带着金石之音,

    「此地,天津卫!北邻京师,朕可朝发夕至;南接朕方才定下的海军学堂,人才可即学即用;西靠朕即将大规模兴建的皇家工业园。地利人和,无出其右!朕意已决,于此地,建立『皇家造船总厂』!」

    皇帝并未停顿,长杆在天津卫旁划出一个圈,将周边区域尽数囊括,语气中的严厉转为一种对未来的向往与擘画:

    「不仅如此!在这总厂之侧,朕会同步兴建皇家炼钢厂丶皇家炮厂丶皇家火药厂!朕要看到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联动之景:钢厂的铁水还未完全冷却,就能被直接运去铸成龙骨的紧固件;炮厂的红夷大炮刚刚出炉,尚带着炽热的馀温,就能被巨型吊臂直接吊装上船!

    朕要的不是六部九卿之间文山会海的耽延,而是铁水奔流丶炮出即装的雷厉风行,是物尽其用丶环环相扣的经武之道!」

    最后,朱由检收回长杆,猛然转身,手握木杆拄地,目光如炬,直视着已被他气势完全压倒的众臣,下达了最终的战略定位:

    「所以,尔等要记住!天津总厂,不追求数量,只追求精尖!它不负责大规模的量产,它的唯一使命便是集结天下最顶尖的智慧与技艺,不断地研发不断地改进!

    它将是我大明海军的技术巅峰,是未来每一代,如『威靖』级乃至更强大战列舰的唯一诞生地!此地,便是朕为大明巨龙钦点的——心脏!」

    君王一席话,浑然天成,便将一幅集王权督造丶百工联动丶技艺精研于一体的宏伟景象,清晰地刻画在所有臣工的脑海之中。

    其构想之宏大,布置之缜密,用意之深远,令在场众人为之失语。

    然而,这仅仅是发端。

    众臣还在心神激荡间回味那巨龙之心的震撼,皇帝手中的长杆已沿着海岸舆论,一路南下,最终点在了长江入海口,那个天下财富汇集之地——松江府。

    「若天津为心,则此处,当为帝国之血脉!」

    朱由检的目光转向郑芝龙,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重托:

    「郑爱卿,你在汪洋之上纵横多年,最知晓南方的物阜民丰,最熟悉南方的能工巧匠。朕命你协同江南三省巡抚,并由户部丶工部全力襄助,于此地建立『江南造船分厂』!」

    不等郑芝龙叩谢皇恩,皇帝便直接赋予了他三项明确至极的差事:

    「天津总厂司职攻坚克难,成无中生有之功;松江分厂则要将天津送来的精妙图样,迅速化为百舰千帆之势!朕要此地的船坞,昼夜不息!战时,它要能如撒豆成兵一般,为朕的王师源源不断输送战船;平时,亦可建造通洋巨舶,为我大明远航贸易,广积财富!」

    「其二,此乃巨木之中枢!」他望向工部诸官,「福建的福杉,湖广的巨樟,云贵的铁力木,凡造船所需之良材,都要在此地汇集丶甄别丶炮制丶储藏。朕要在此地,建起一座能储备帝国十年造舰之需的皇家木场!国无十年之蓄,曰备;有十年之蓄,曰安。朕要为我大明万世基业,打下磐石之基!」

    「最,此乃经略南洋之前沿!」皇帝的眼中已然然映照出万里海疆,「此地所造之舰,不必千里迢迢运抵京师,可就地编入南洋水师!以此为船马之始,扬帆远航,为帝国开疆拓土,庇护我大明海商,将日月龙旗,插遍四海八荒!」

    一主一辅,南北辉映。

    北司精研,南主广造。

    一个执掌尖巧之技艺丶系于国之安危,一个专务规制之量产丶关乎王师潜力!

    这幅壮丽的帝国工造画卷,自天子之手,在《坤舆万国全图》上被亲手划定。

    宏大的设想不再是朝堂空谈,而是化为了明确的处所,指派的专人,清晰的职司,即将化作一道道不容置疑的圣旨,驱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