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接下来几天,陈景乐都沉浸在种地的愉悦中,不能自拔。
眼看着一桶桶稀释的月华露倒下去,秧苗一天天长大,见证它从播种到茁壮成长,乃至接下来的收获,这种成就感丶期待感以及满足感,是其他作物难以企及的。
又或者说,被农耕文明浸染几千年的国人,骨子里都喜欢这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感觉。
每到收获季节,站在田埂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皆是金黄色稻穗,那场面着实令人欣喜。
没办法,饿怕了。
00后一代基本没再经历过饥荒,但陈景乐这种90后,这一代千禧年前出生的农村青年,或多或少体会过交完公粮后吃不饱的感觉。
以至于他现在平时有事没事,都喜欢囤点食物在家。
包括但不限于大米丶方便面丶肉类罐头丶罐装八宝粥等等。
反正一时半会儿又坏不掉,赶在保质期到期之前吃完就行。
陈景乐没敢浇太多月华露给秧苗,主要是手头上的月华露数量有限,不允许他大手大脚。
「幸好接下来很快又到十五月圆,到时候又能多攫取多储存一些月华露。」
想及此,他内心多了几分雀跃。
没办法,真的缺啊!
月华露太好用了,以至于随便种点什麽,养点什麽,都需要用到。
偏偏每个月的量就那麽点儿,陈景乐绞尽脑汁,都没办法攫取到更多。这就意味着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的种植养殖事业,没法扩大规模。
没法扩大就没法扩大吧,院子加果园这麽大范围,够他折腾得了。
能兼顾得过来,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
哪天把这一片地都照顾得妥妥当当,再考虑别的。
……
其实种地是很辛苦的一件事。
只是他现在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加上种植范围不大,才会觉得轻松。
放在一开始那会儿,光给整片果园除草,都累得够呛。
真纯人工种个三五亩水稻或者其他作物,保证你想死的心都有。
想想小时候,跟着大人们到田里插秧丶割稻谷丶拔花生,一亩地就得干一整天,太阳晒得火辣辣地疼,那叫一个崩溃。
所以网上那些美好的田园生活,更多的是包装出来的,只为满足广大小布乔亚们的幻想。
以至于部分城巴佬都以为地里的粮食会自己长出来,花生是树上结的,萤火虫是虚构的。
(花生树)
殊不知真实的田园生活,和他们想像的差异巨大。
陶渊明都说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种地比996还要辛苦,关键是收益低。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真没人愿意种地。
当然,如果像陈景乐这样,不愁吃喝,无需劳作,纯纯摆烂,那麽回到老家闲云野鹤地过一生,也不是不行。
只要你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不怕别人背后说闲话。
他就无所吊谓。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人一旦抛开那些外在的所谓的成功标杆,专注自我,哪怕只是站在田头吹吹风,都比在大城市钢铁森林里灯红酒绿舒服百倍。
「上班?上个屁的班!」
最烦就是上班。
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日子过得舒服点,所谓的价值感归属感乃至幸福感之类的,都可以用舒服俩字来概括。
陈景乐现在就过得很舒服,他不想再回钢铁森林里去做牛做马。
他早已厌倦那样的生活。
抛开辛苦程度不谈,某种意义上,种地其实是平衡情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手上拿着锄头,脚下踩着土地,会给人一种莫名的踏实感,除草的时候只需机械地重复动作,注意别伤到自己就好。
这种脑袋放空的感觉,跟旅游到某个特别空旷的大草原或者山林景区很像。
关键是不用花钱,不用出远门。
……
不过这麽轻松的日子,没能持续太长。
因为台风要来了。
据10号天气预报说,今年的第一号台风已经生成,不出意外,又是在我们琼东西范围内。
虽然距离台风登陆还早,不过即便离得十万八千里,依旧带来大量雨水。
连续两天晚上没法攫取到月华露了,连月圆之夜都错过。
陈景乐不由得庆幸,自己没有浇太多稀释月华露给秧苗,不然这会儿库存见底不说,要是抽穗或者快到成熟阶段,台风一来,基本都毁了。
现在这样不到膝盖高,就不怕被刮倒。
等撑过这次台风,再考虑继续浇灌并尽快收割。
同时不得不提前把果园里成熟的果子全部摘下来,省得被雨水泡过之后,膨胀开裂或者被台风打下来。
本想着什麽时候想吃就什麽时候摘的。
如今只能抢收了。
目前果园里就剩一颗芒果树跟两颗桂味荔枝,是处于成熟状态,另外的树菠萝跟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