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长江上,到处是络绎不绝的客船,将一批批南迁的百姓运送过长江,介于目前的形势,战争逐渐逼近,大量江北的百姓都要迁徙到江南。
对开发还远不及北方的南方各郡而言,人口从来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如果保不住江北土地,那至少要把江北的人口保住。
从去年秋收开始,官府就开始动员宣传了,战争即将到来,希望百姓都迁徙去江南,官府将保证土地和宅地。
这次迁徙的目的地主要是豫章郡的彭蠡泽平原和长沙郡的洞庭湖平原,外还有武昌郡的长江沿岸平原,这三大平原足以养活上千万人口,尤其洞庭湖平原和长江沿岸平原基本上还没有开发。
第一批移民来自江夏郡,全部都是军户,约两万户人家,十余万人口,他们将被安置在一江之隔的武昌郡长江沿岸,每户依旧可以获得二十亩的军户土地和两亩宅地。
这两万户百姓主要安置在夏口县和楚县,其中楚县就安置了一万户百姓,三成左右安置在楚县郊区,其余七成百姓则安置在鄂水两岸,形成三十余个新的村庄。
甘宁带着高官们亲自来到了楚县视察,也就是之前的鄂县,后来改名为武昌县,现在又改名为楚县。
甘宁在百官的簇拥下来到了距离县城约两里的一座村庄前,这里距离长江很近,旁边就是鄂水,四周分布着大片农田。
“诸葛司马,我记得这里爆发过激战吧!”
负责安置的高官正是副司马诸葛瑾,他做事认真,又精明能干,甘宁便以他为首组建了安置署,全面负责迁徙百姓和北方移民。
诸葛瑾笑着介绍道:“启禀楚侯,这里确实爆发过激战,不过我们已经彻底清理安静,最多偶然能挖出一两支生锈箭头,别的不会有了。”
“我们进去看看。”
甘宁和大群官员进了新村庄,村庄很大,每户都有两亩宅地,用泥土夯成了院墙,官府又给每户人家修建了一座基础住房,让过江百姓有栖身之地。
房子虽然都是用旧木料造的,成本很低,但数量庞大,这次官方为迁徙百姓,也花费了血本了。
万幸的是百姓都比较配合,都害怕遭遇战争,纷纷同意举家南迁,曹军名声可不好,当年攻打徐州时,更是纵军烧杀抢掠,屠杀了无数百姓。
听说楚侯来了,村子里的百姓都出来夹道欢迎,两名老者上前跪下磕头,“感谢楚侯护佑百姓免遭战乱涂炭。”
甘宁连忙扶起两名老者,高声对众人道:“大家好容易才在江北安居下来,这次又把大家迁徙到江南,我心里很过意不去,官府也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让大家能安定下来,大家有什么要求,只要我们能办到,我们一定尽力满足大家。”
鲁肃见众人都不敢说话,便笑道:“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既然楚侯开口问大家了,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一名中年男子举手道:“既然楚侯有诚意,那我就斗胆说两句。”
甘宁笑着点点头,“你请说!”
“我们在江北的房子都是花钱造的,虽然泥土不值钱,但各种大梁、墙柱之类木料都是花钱买的,瓦片也是花钱的,还挺贵,我想回江北把房子扒了,木料和瓦片都运回来,可现在找船也不容易,能不能请官府提供船只替我们把材料运过长江,我们这边造房子也需要材料啊!”
甘宁想了想道:“我可以提供大船运送,但不提供劳力,你们得自己动手,另外你们可以自己组织起来,一起去江北,这样大家互相协助搬运。”
众人顿时欢呼雀跃,纷纷答应,这时诸葛瑾笑道:“楚侯,我来提个合理建议吧!”
甘宁点点头,“诸葛司马请说!”
诸葛瑾笑道:“用大船其实并不方便,比如村口这条小河渠,大船就进不来,但百石小船就能驶入,我建议给每个村提供几艘小船,让他们划船去江北搬运东西,他们在江北的家也在河边啊!完全可以家门口对家门口,这样他们也省力,不用从江边再搬到村庄来,直接装在小船上运进村子了。”
诸葛瑾这个方案到不错,甘宁点点头,“可以借,我就两个要求,第一,一定要还,而且不能长期借用,必须限时,三个月吧!第二弄坏也没有关系,可船必须在,由你来制订规则。”
“请楚侯放心,卑职一定会安排好!”
江东丹徒县,张昭匆匆走进孙权的官房。
“启禀吴侯,卑职刚刚得到一个消息,豫章郡那边正大规模从江北向江南迁徙百姓。”
孙权眉头一皱,“难道辽东战役结束了吗?”
张昭缓缓道:“辽东的情报我们不了解,但应该快了,对付乌恒人这种游牧民族不会打长期战,都是一战决胜负,卑职感觉豫章郡那边危机感很强,我们这边有点”
“军师是说我们这边有点风轻云淡了?”
张昭点了点头,他不好说得太直率,但江东这边确实缺乏危机感,招募几万人军队就耗费了三个月时间,豫章郡同样招募三万军队,半个月就完成了,相比之下,他们做事太拖沓了。
孙权负手走了几步道:“军师觉得曹操大军南下是走东面合肥线,还是走西面的襄阳线?”
“坦率说卑职不敢肯定,但曹操养了孙贲这么多年,应该是想在关键时刻让他起作用,卑职认为,曹军走合肥线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如果曹军走合肥线,那就要从历阳渡江了?”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曹操会先拿下整个江北,夺取庐江郡和江夏郡,从哪里渡江就难说了。”
孙权若有所悟,“所以甘宁大举迁徙江北的百姓,他就是担心曹军会统一江北?”
“应该是这个缘故!”
孙权缓缓点头,又问道:“如果我们要加强战备,该怎么做?”
“集结兵力;集结钱粮物资;集结江东民心,一起抵抗曹军即将到来的南侵。”
(本章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