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2章 陆兄大才,冠绝今朝  大宋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92章 陆兄大才,冠绝今朝

    完整地看完了陆北顾的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辙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若非陆兄压阵,今日蜀人颜面恐怕难保.」苏辙暗暗思忖道。

    「陆贤弟此论,真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痛快!痛快啊!」

    苏轼则是抚掌大笑,虽然自己的文章因编典被黜落甲等让他略感遗憾,但此刻胜利的喜悦压倒了一切。

    与二苏兄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闽地三人那难以置信的沉默。

    林希的脸色由苍白转为铁青,嘴唇抿成一条僵硬的直线,他死死盯着陆北顾,眼神复杂。

    他自负文辞犀利,从未想过会在自己挑起的争端中,被一个来自蜀地的同龄人如此彻底地盖过锋芒。

    此前陆北顾那篇《仲达论》名动东京,他只道是侥幸,而今日亲历其锋芒,才知盛名之下,实有惊世之才。

    而章惇的反应最为激烈。

    「韩学士!学生斗胆,我不觉得此文评等应该比子平之文高!」

    章惇猛地踏前一步,年轻的脸上写满了不服,对着韩绛说道:「子平之文立意纯正丶引经据典,论证之绵密堪称典范。而此文虽奇,然其所谓『培固元气』丶『使民知耻』,未免空泛,其指斥刑赏『治肌体而非肺腑』,更似有颠覆治道之嫌!学生愚钝,恳请学士明示高下之判!」

    他的质疑,其实就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较为传统的士子们的心声。

    章衡的文章是他们熟悉的丶推崇的巅峰,是「正道」的极致。

    而陆北顾的,则像是闯入这片熟悉疆域的异类,强大,却令人不安。

    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韩绛身上。

    韩绛神色平静,并未因章惇的质问而着恼。

    他捋了捋颌下短须,目光扫过章惇,最终落在章衡身上,缓缓开口。

    「章衡之文,老夫评为『甲下』,已是极高之誉。其文立意正大,根基稳固,引据翔实,论证周延,深得圣贤经义精髓,更兼气度沉稳,文辞精炼,确为应试雄文之典范。」

    他先肯定了章衡文章的价值,让闽地士子的心稍安。

    但随即,话锋一转,用手指向墙上陆北顾的文章说道:「然陆北顾此文,立意之奇崛丶思辨之锋锐丶格局之宏阔,已超脱寻常应试窠臼,直指治国理政之根本症结。其开篇『刑赏愈繁而世风愈漓』之问,如惊雷破空,振聋发聩,直刺历代治术之痼疾,其以『针砭舍汤药』喻刑赏局限,剖析深刻,前所未有。」

    韩绛顿了顿,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继续道。

    「其论『知法昧本』,溯源于商君秦法之失,鞭辟入里,非止于批判,更在揭示施政思维之锢。其界定『忠厚』真义在于『施治得中』,非宽猛之辩,而是把握『本元』与『手段』之精微平衡更难得者,此文前所未有地将『生民尊严』与『耻感培育』提升至『忠厚』精神之核心。」

    韩绛最后说道:「章衡之文,乃『术』之巅峰,而陆北顾之文则如良医剖症,直指本源,开方固本,实为『道』之新篇,故此方才评其为『甲中』。」

    这番点评,韩绛已经把他评等的理由陈述的很充分了。

    章惇还想说什麽,却被章衡拉住了。

    看着章惇满脸不服的样子,韩绛也没说什麽.说实话,韩绛的脾气是真的好,以他宰执之子的身世和如今贵为知制诰的煊赫地位,根本就没必要对普通举子如此耐心地解答的。

    「韩学士明鉴,学生心服。」

    章衡一直沉默地听着,他朝着韩绛深深一揖,又转向陆北顾,声音诚挚:「此文立意奇峰突起,思辨如利刃破空,学生之文,虽自问工稳,然与之相较,确如皓月之于初阳,虽清辉朗朗,终逊其破晓之万丈光芒.不愧是名动东京的陆北顾,章衡拜服!」

    他这番话,发自肺腑,毫无作伪,尽显其风度。

    章惇张了张嘴,看着章衡心悦诚服的模样,又回味着韩绛那番剖析入骨的点评,胸中的锐气最终化为一声复杂的叹息。

    林希脸色变幻不定,韩绛的评价和章衡的认输,如同两记重锤砸在他心头。

    他自负才高,视蜀地文教为鄙薄,今日却被对方以最直接的方式击溃。

    随后,林希猛地一甩袖袍,一言不发,转身便挤开人群,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背影带着难以掩饰的狼狈与愤懑。

    苏轼见状,哈哈一笑,朗声道:「林兄慢走!今日切磋,获益良多,他日金榜之上,再较高下!」

    苏轼这话看似送别,实则带着几分调侃和蜀人扬眉吐气的快意。

    林希的背影微不可查地顿了下,随后便消失在了视野里。

    而林希这一走,不少福建举子也面色讪讪,悄然跟着离去,场中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阁中,陆北顾则对着章衡丶章惇拱手还礼,神色平静,并无骄矜之色:「章兄过誉了,章兄文章如江河奔涌,浩荡雄浑,乃正道之砥柱,我亦受益匪浅。今日之论,各有所长,幸得韩学士高评,实乃侥幸。」

    他这番话既给了章衡台阶,也显露出胜而不骄的气度。

    韩绛看着眼前陆北顾得体的应对,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赞许。

    「文试已毕,胜负已分,今日之会到此为止罢。」

    说罢,他便在从人的簇拥下,缓步离去。

    韩绛一走,阁楼内外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蜀地举子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涌上前来,将陆北顾丶苏轼丶苏辙三人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表达着祝贺丶钦佩之意。

    「壮哉我蜀中英杰!」

    「陆兄大才,冠绝今朝!」

    「陆兄!今日真乃为我蜀地扬眉吐气!」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