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0-115  废太子的奇妙旅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除此之外,段文还安排了人,去找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让他们把种田的经验给口述出来,他们记录下来。

    装订成册,再用低廉的价格,从书坊里面销售出去。

    村民们都能简单识字了,他们装订的农学书籍,也都是大白话,就算是一个村子只买了一本。

    这些知识,也就慢慢传播出去了。

    说起知青下乡,这个政策,是其他人想不到的,更是闻所未闻。

    但是没想到,能带来这么多好处。

    这些知府们也在琢磨,如果这个政策在他们的地方实施,会是什么样子。

    他们优先考虑的,也是那些读过书,但科举无望更进一步的学子。

    结果段文又告诉他们,其实大部分都是贫困户,以及商籍子弟。

    甚至还有一位,令段文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戏班班主的儿子。

    要说这个时代,士农工商也就算了,戏子那可是贱籍,戏班老板的儿子,也是贱籍。

    用商籍出身的读书人也就罢了,居然还用了贱籍出身的。

    这让他们觉得很不可思议。

    但是一想到孔盛说的思想,人人平等。

    边城好像是真的在往这个方向去发展,去进步,是切实地在实施贯彻这个思想。

    这样的思想,其实也引起了他们的沉思。

    他们虽然是读书人,但也是贫家子。

    从前也是靠爹娘的双手和族亲们的双手托举,才让他们有朝一日,能走到朝堂上,能面见天子。

    即便是没能留在京城,只是被发配到偏远地方做县丞,县令,同样也是光宗耀祖了。

    后续慢慢往上累积,慢慢往上爬,做到知府这个位置。

    他们心里也清楚,他们这辈子的官位,基本上就是到头了。

    这些说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110-115(第2/16页)

    了,就说曾经托举他们的那些族亲。

    因为要供养他这个读书人,家人,族亲,吃穿都不太好。

    村子里,大家都知道,那还能理解。

    走出村子之后,外人见他们穿着全是布丁,人也瘦弱,难免被人看不起。

    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但是边城这个地方,有人带领大家走向了一条新的道路。

    如果今天没有旱灾……

    他们都可以想象到,边城的发展,定然会更进一步,如今,旱情也差不多过去了。

    那一场雨,真的下得太及时了。

    边城未来,富庶程度,定然是不输京城,也不输江南的。

    可是反观他们管辖的州府,之前比边城还稍微好一点儿,但是也穷啊,要是他们不紧跟脚步,以后就更穷了。

    几个知府离边城也不远,到时候他们的百姓都来边城谋生,来边城定居,他们管辖的州府岂不是慢慢要变成空城了?

    这怎么能行?

    他们也是父母官,看见百姓过得苦,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否则,他们这回也不会特意过来借粮了。

    君郁和段文带着他们在城里跑了几乎一整天。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边城的变化,段文也拿出了企划书。

    是一年,三年,十年的发展规划。

    从医疗,教育,民生,交通,边防,事无巨细,段文都做得很详尽。

    甚至是包括后面造反,即将要面临的危险,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等等。

    虽然是针对边城做的企划书,但是对周边的州府,也是有极大的可取之处的。

    只要他们跟紧脚步,不怕发展不起来。

    最后是陶隐一咬牙,决定跟着他们干了。

    他本是穷苦读书人,当年的科举成绩,也进入了二甲,才得以留在京中为官。

    可是他没有人脉,也不屑于成为他人的附庸,浑浑噩噩十几载,到头来,也只是因为得罪了人,然后上头就随便给他找了错处,把他发配到了边境这边来做知府。

    平等,人人平等。

    就光是这样的思想,就足以让他们反复咀嚼三日不眠。

    “总之,今天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了,那位陈大人,不愿意参与,我们也没办法。”

    君秋澜:“没关系,我们的发展,也捎带他们一些,等陈大人慢慢看到实际情况之后,恐怕也会转变思想的。”

    实在是不行……

    也可以找苏先生想想办法。

    虽然苏长寻被贬十载,但他在朝堂上并不是没有人脉。

    到时候给陈大人安排一个好的去处,去一个稍微富裕一点的地方继续做知府,把陈大人现在的位置空出来,换成他们自己的人。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