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0-110  我爹汉高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萧何:---

    “萧相国。”几人看见他赶紧走过来行礼。

    魏王豹也如见救星, 伸着脖子朝萧何喊道:“萧相国,饶我一条命吧, 我真的只是想好好活下去啊,汉王放过我更是真的放过我啊。”

    周苛表示:“王上一向对臣下宽容,但这种前后背叛的两面三刀小人,今日放过他日恐会成为荥阳之患啊。”

    萧何索来刘邦的传信, 上面只有三个不耐的大字“放了他”。

    这些人恐怕以为刘邦不让杀魏王是他不想担上个杀害诸侯好兄弟的名声,因此他们才要这么积极地动手。

    萧何说道:“他之前怎么着,现在还怎么吧着,这段时间我都会在荥阳,如果魏王有什么异动再动手不迟。”

    好吧。

    躲过一次生死危机的魏王豹,到了他每天磨豆子的房间看见在门口等着他的王后,顿时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

    萧何就这么在荥阳留了下来,初时还有人担心栎阳这个大后方,没想到萧相国来到荥阳三日后,还能收到来自栎阳的物资资源,大家这才意识到王后的能力丝毫不弱于萧相国。

    也就全力应对日益增多的楚军了。

    萧何到荥阳来,一面是要守住这座城,一面就是要趁机把被楚军俘虏的戚夫人解决掉了。

    正在萧何苦恼于怎么动手能不着痕迹的时候,他们在楚军中的眼线传回来一条消息。

    戚夫人每日在楚军中捣衣,忍受不了艰苦的生活,竟然作歌曰:“夫为王,妾为虏。终日捣薄暮---”(1)

    萧何听得嘴角抽搐,戚夫人这是在喊刘邦去救它,还是在埋怨项羽对她不好?

    不是,明知道自己是俘虏为什么还要做这种无用的歌?

    担心自己死得慢?

    萧何甚至觉得都不用他送戚夫人一程了。

    萧何问左右的谋士们:“算上今日,戚夫人被楚军抓了多少天?”

    众人回:“满打满算,十二日。”

    当初王后被困楚营,至少十五日,但王后却从未发出过任何牢骚之语,反应过来这点之后,谋士们摇头叹息。

    戚夫人乃王上富贵时得遇的美人,如同锦上花,只能同甘不能共苦,也不想想王上现在是不去救她吗?

    汉军乏粮,已经到了被楚军围攻的边缘了。

    她若是在楚军老老实实待着,说不定能等到双方不得不和谈的那一天。

    现在就,很有可能一朝惹怒项羽被杀掉。

    只是可惜了汉王的幼子。

    此时,刘邦已经在项羽没注意到的时候绕了个大圈,从成皋西面避开楚军,跑到赵国去了。

    正当初春,嫩芽始出。

    打退了楚军一批进攻的韩信张耳都在军营中,早晨的天刚显出亮蓝的色彩,军营内引起了一阵骚动。

    韩信睁开双眼,神色清明的没有一点残留的睡意,韩信赶紧披上衣服来到外面,此时,刘邦正在和沛县的几个将领在军营空地上说话。

    王上的到来着实令人意外,但意外了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韩信赶紧过去:“信拜见王上。”

    这时,蒯彻也急匆匆披衣而来,张耳年纪大手脚慢,他是最后一个到的。

    刘邦亲自搀扶起韩信,忽略蒯彻,拉着韩信叙起契阔来,韩信就挺受宠若惊的。

    其实汉王这时候来是什么目的,大家心里清楚,收兵就收兵好了,但是他真的不习惯跟人亲切地说什么。

    忽然,刘邦问道:“上次我家嘉儿带着弟弟过来,没有给你添麻烦吧。”

    想起那姐弟俩,韩信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也松快了很多。

    刘邦一看韩信这样,就知道他对自家女儿没有什么反感的,双方携手进入军营之后,便由身边的曹参提起了这门亲事。

    刘邦正坐在主座上喝茶,案几上的一盏灯差点滚落在地上。

    刘邦赶紧伸手已一捞,将弄倒灯的那个透明小身影抓在手里。

    其他人听到这点细微的小动静,看向首位,刘邦笑了笑,道:“当我不存在,你们继续说。”

    韩信放在荷包里的小石头动了下。

    刘邦是眼睁睁看着臭小子一溜烟钻到韩信腰间的荷包里的,要不是这段时间没少跟政哥学不动声色的稳重,他能抬手揉眼睛。

    臭小子什么时候会的这一招?

    韩信起身谢罪,“曹将军所提之事,请让末将出去仔细考虑。”

    刘邦摆摆手,考虑去吧。

    这小子肯定是觉得嘉儿不错,会答应的。

    但是想到钻到他荷包里的臭小子,刘邦又担心起来。

    臭小子到底要做什么?

    还有啊,这个臭小子什么时候成了韩信的荷包了?看韩信那般郑重的模样,还是一个能够影响韩信颇深的荷包。

    刘邦的眼皮跳了下。

    好像是儿子的手段,比老子还多。

    小凹刚给韩信忽悠瘸了,让他答应不娶自己姐姐,缩在小石头里跟韩信一起回到营帐内,就听见他爹说:“张先生,赵国还是交到你的治理之下我才放心,不如你担任赵王好了。”

    张耳虽然马上欢欢喜喜地谢了刘邦,心里却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等着刘邦给他这里派一个监视他的赵相,谁知封他为王之后,就没有别的什么安排了。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