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但问题是。
一旦转出农村户口,几乎就不可能再转回,同时原本分配的土地,也将被上面收回去。
贾张氏在村里的那块地,是当初国家分配给她个人,并且在她的名下。
这个时候的土地性质,还是归属于私人,国家和法律是允许买卖的,只有到了农业合作化之后,土地性质变更为集体,才不被允许和禁止。
只是贾张氏显然是舍不得卖。
因为只要这块地一直在,每年租给自己的弟弟种,源源不断的有产出,她就能每年收租金,就跟聚宝盆一样。
至于把地挂在自己弟弟名下,贾张氏显然是不放心的。
亲兄弟还明算帐呢!
万一到时候自己弟弟一家不认帐,那这块她当初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地,就打了水漂。
只有稳稳攥在自己的手里,才能保障自己的这份利益。
「老嫂子,我也只是给个建议,至于要不要这样做,还得看你们家自个儿的选择。」
除了这个方案,易中海其实也没有别的法子。
不过他也不想劝,而且这种事情,不能劝。
倘若将来,贾张氏后悔了今天的决定,到时候的一切责任,就都落在了他的头上。
易中海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东旭他师父,不是我不想听你的,只是我在农村还有块地,每年都能有一部分粮食的收益,要是没了农村户口,这块地就保不住,每年的这些粮食也没了。」
「这块地,要是赶上收成好的时候,每年能到手的粮食,就顶我好几个月的口粮。」
「粮票是重要,但也只是买粮用的几张纸,还得自己搭钱买,我算了一下,实在是划不来。」
「等接下来,外面肯定有倒腾粮票的,我只要花点钱买些粮票回来,然后再去粮店买粮,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我觉得,这户口还是不要转的好……」
「……」
贾张氏并不想和易中海唱反调,但农村的那块地,可以说是她的命根子,怎麽都不可能舍弃。
这块地,每年能给她提供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粮食,而不是那些还需要另外花钱,才能买到粮食的所谓粮票。
在贾张氏的心里,接下来这粮票,其实就跟之前的面粉购买证一样,到时候一样有人倒腾。
算了笔经济帐,贾张氏还是觉得留住村里那块地,更加的重要和划算。
就为了几张粮票,把能下金蛋的母鸡给放了,未免有些太可惜。
不值当!
眼下还没到困难三年,村里土地也没开始进行集体合作化,所以贾张氏根本想不到,这城里的粮食定量,将来会有多重要。
而且现在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粮食都定量,这粮票的重要性,可不是之前的面粉购买证能比的。
就算是有人倒腾粮票,价格也肯定会比原先的面粉购买证高,一年下来的这笔支出也不小。
也就贾张氏在村里的那块地,每年都有产出,基本能抵消掉这部分,收成好的年份,甚至还能有一些盈馀,不然根本就划不来。
「老嫂子,既然你自己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那我就不跟着添乱了。」
摆明了,贾张氏的算盘都已经打得叮当响,根本用不着别人帮他们家出主意,易中海也识趣的不打算掺和。
只是贾张氏的这个选择,对他们家还是有影响的,毕竟要比以前多出来一笔买粮票的钱,开支肯定会比以往大一些。
想到这个,易中海就有点头疼。
以贾家现在的开支情况,即便贾东旭的工资已经恢复到原来的正常水平,可还是需要他每个月帮衬一点。
这回上面实行粮食定量供应的政策,易中海怎麽感觉是冲着他来的?
……
转眼次月,已是晚秋。
因为从这个月开始,四九城正式开始进入粮食定量供应的时期,所以很多人在拿到这个月粮票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带着购粮证和粮票,来到各自指定的粮店,排起了长队。
显而易见。
由于这个政策的实施,很多人都产生了危机感,以为粮食供应方面,出现了什麽问题,怕接下来出现粮荒的情况,所以抓紧把这个月能买的粮食,通通都给买上了。
普通民众有这种担忧,其实是正常的,不过眼下显然还没到真正困难的时候。
这次上面给出的粮食定量标准,其实是提前组织人员进行过深入调研的,并不是随意填写的数量。
除了个别特殊情况,或者某些饭量比较大的,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定量基本都是够吃的。
当然了。
适当做一下规划,还是有必要的。
不然有的一开始不控制,吃到月底的最后几天,刚好发现没粮了,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挺过去了。
李红兵显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不过粮票制度的实行,也给他带来了点影响,就是以后在丰泽园吃工作餐,要开始交粮票了。
以前丰泽园作为私企的时候,就有包吃包住的福利,而在谷建良接手丰泽园,开始进行公私合营之后,除了对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增加了一些国营企业该有的保障制度,并没有动这块小蛋糕。
毕竟是餐饮企业,而且当初工资改革,可是砍掉了后厨所有老师傅的分红高薪,砍工资还能把人给留下来,已经不容易了,要是连这个都要动心思,那等于是要把所有人给逼走。
上个月谷建良调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