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话至此处,又不自觉停住了,想起三皇子在奶姆怀里安安静静的样子,心下不大舒服。
三皇子被皇后养的太过文静了些,看着也远不如做弟弟的四皇子壮实,就是大皇子当年也不这样,更不用说二皇子了。
皇帝总共四个儿子,现阶段最看重大皇子,最头疼二皇子,最担心的就是三皇子。
想到此处,他对皇后的不满又多添了一层。
“皇上……皇上……?该用膳了!”元春的声音唤回了周高昱的思绪,他不再想其他事,抬手接过了筷子……
————
素珠站在东配殿门口,眼看那边熄了灯才回来给甄瑜报信。
这地方当年柳婉清也住过,这事,柳婉清身边的大宫女越竹也做过。只是时移世易,住在这里的人不同了,心境也不一样。
主仆两个都明白,以后的日子能不能过得下去,关键不在皇帝,而在这所宫殿的主人。比起皇帝,她们更关注的是宜妃。
素珠是唯一一个陪着甄瑜来了毓秀宫的奴才,甄瑜去宫道上见了元春一面,德妃转眼就知道了。
新仇勾起旧恨,她越性把甄瑜叫来狠狠骂了一顿。但看着甄瑜那张不动如山,无所顾忌的脸——她更气了,于是转身就闹到了皇后跟前。
甄瑜知道德妃不喜欢她和元春接触,但她就是要去戳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80-90(第2/17页)
德妃的眼,否则没法顺理成章地去到元春身边。
皇帝放了甄家一条生路,代价是她要护好宜妃母子,不管宜妃需不需要她护,她都得勤勤恳恳履行约定。
这世上的人,还没有敢欠皇帝债的。不说皇帝只是让宜妃闭门思过,就是将宜妃
打入冷宫,她甄瑜也得跟着去。
她猜测德妃容不下她的挑衅和漠视,但这事德妃没有决定权,哪怕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常在,都不是德妃说赶走就赶走的。
这后宫能做主的就两人,一个皇后,一个惠妃。德妃和惠妃一贯不睦,她只会去找皇后。
而皇后那边也刚好需要一个借口,去试探皇帝对元春禁足一事的态度,所以,她就这么顺理成章地来了毓秀宫。
自从甄太妃死后,甄瑜就天天在佛前跪着,彻底死了争宠的那颗心,后宫这些事情,琢磨着琢磨着,也算悟出些因果来了……
第82章
黄河水患一除,众人都意识到,朝廷对乱党动兵已是势在必行之事,朝堂上下对此再没有争议。
只是这一次明显比前番慎重,兵部议事时还将北边以及广南地区的防守部署提上了日程。言谈之中,果真没有把刚刚和亲的真真国当成盟友来对待,反而十分防备。
朝廷的风向若有若无地吹向民间,城根脚下是最先受影响的。
平民百姓闲磕牙时,舆论已经变了风向,街头巷尾说的都是王师受辱,匪盗猖狂,如何能咽下这一口气,实在应该给他们点教训。
甚至提起真真国,也不复和亲时亲近友好的意思,隐隐地流传着真真包藏祸心,在乱党与大庆之间首鼠两端,左右逢源的说法。
贾雨村上回去了兵部习学,因为投了宜妃而开罪王子腾,着实坐了好些日子的冷板凳。
元春被禁足时,他不是不慌张,只是咬牙挺住了。
路已经选定,临时改弦更张,不但惹怒元春,王子腾也不见得会收下他。
毕竟人家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弄不好他就要两头不是人,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这么心如火烧地强自按耐着,终于等到元春复宠,贾雨村果然走了大运,顺势鸡犬升天,这些日子可谓是春风得意。
他如今也依稀明白皇上的意思了,宜妃身后的贾家没出什么的用的人,皇上是想捧着他,让朝堂上有个为宜妃母子说话的人。
或许有人会看不上这样的裙带关系,嫌弃丢了文人的风骨。只有他这样吃过亏受过罪的,才明白其中的好处。
他没攀上贾家之前,走的是正路子吧,那时多么战战兢兢,夙兴夜寐、恪尽职守,但人家说让他下去,他就只能灰溜溜回家赋闲。
想清楚这一层后,他就是再忙,也不忘往贾家走动,宜妃那里更是四时八节都有孝敬。
这两次往贾府走动的时候,他就敏锐地感觉到贾家风向不对。
贾政不在,他拜访时一般都找贾赦,他俩有着石呆子那几把扇子的交情,贾赦很愿意与他说说烦恼。
两回去拜访,贾赦脸上都有不愉之色。
贾雨村细问之下,才知道是贾政千里之外传信回来,让贾琏回家整顿家业。
不知贾琏怎的说动了老太太,全家翻天覆地闹起来,说是要缩减用度。
贾赦一来不满老太太偏心,嘴上不敢说,心里憋着气;
二来嫌弃他那便宜儿子成天给二房当帮闲,丢了颜面;
三来,邢夫人日日在她面前念念叨叨,抱怨家中不至于此,成日讲究缩减,越发连体统都没有了。说的贾赦烦不胜烦。
他有自己的私房,当年贾家的老太君给他留下了不少好东西。
他就是再纨绔也知道那些产业是他傍身的东西,所以从未动过,一直留着,如今年年都有进项,根本不稀罕家里那三瓜两枣的份例银子。
邢夫人也不缺银子,她当年出嫁的时候父母已逝,弟妹都还极小。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