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彻底死心  虎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孙氏和徐真呆坐在内堂很久,孙氏才颤抖着声音问道:「真是吴侯下的手?」

    徐真轻轻点头,他早就看出孙权是个冷酷无情之人,为争夺权力绝不会考虑亲情,大哥孙策之死他或许没有参与,但他一定知情,否则他怎麽会提前布局,收买陈武。

    所以自己给他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准杀孙翊,他当时虽然答应了,可一旦稳住局势后,他还是下手了,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可大家都知道是他干的。

    孙氏眼睛都红了,「他怎麽能.....那可是他胞弟啊!他怎麽能如此心狠手辣?」

    「自古无情帝王家,哎!」

    「可是他母亲怎麽受得了,还有蔚儿怎麽办?这不就成望门寡了吗?」

    「蔚儿就不用担心了,她都逃婚了,翊儿一死,她求之不得,倒是芬儿,她马上要嫁给吴侯,我心中有些不安啊!」

    「那怎麽办,退了这门婚事?」

    徐真沉思良久,摇摇头道:「他们兄弟相残,与徐家何干?不用退,芬儿正常出嫁。」

    .........

    甘宁在南昌接见了黄祖派来的特使,黄祖的儿子和家人都成了战俘,黄祖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来和甘宁谈判。

    让黄祖庆幸的是,他和甘宁没有世仇,不像江东有杀父之仇,付出一些钱粮应该能赎回来。

    官房内,甘宁负手走了几步,对鲁肃道:「钱粮就不用了,我只需要黄祖答应三个条件,第一,正式承认武昌郡是我的土地;第二,承诺永远不得进攻武昌郡和浔阳县;第三,任何情况下不得妨碍豫章郡和荆州之间的正常贸易和民间往来,其他的军师还有补充吗?」

    鲁肃摇摇头,「卑职完全赞同主公的三个条件,相对于硬条件,软条件才是制约黄祖的有力武器,如果他失信,就会被世人所不齿,他会失去江夏世家豪族的支持。」

    甘宁冷冷道:「不光是世家豪族不齿,我们也要有制约手段,军师不妨告诉黄祖使者,如果他们胆敢出尔反尔,违反了三个承诺,我必将封锁长江,他们的人和船都休想再跨入长江一步。」

    鲁肃躬身行一礼,「卑职这就去和他们谈判!」

    鲁肃刚走,徐庶便兴冲冲走来,抱拳行礼笑道:「恭喜主公又得人才!」

    甘宁眼睛一亮,「谁又来了?」

    「卑职的两个好友,崔钧和石韬来投奔主公。」

    甘宁大喜,崔州平和石广元来了,他连忙问道:「他们现在在招贤馆吗?」

    「正是!」

    「不可怠慢了贤才,我现在就去见见他们。」

    甘宁其实想的是诸葛亮和庞统,但崔州平和石广元也不错,历史上他们逃到襄阳避难,也渴望能立功建业,刘表虽然接纳他们,却不用他们,一耽误就是十几年,最后曹操大军南下,他们还是效忠了曹魏,可都没有受到重用,普通的郡官而已。

    .........

    招贤馆内,甘宁陪着笑脸倾听崔丶石二人讲述荆襄的情况,甘宁忽然听出了一点端倪,笑问道:「崔兄说刘皇叔目光狭隘,胆小慎微,不知变通,何以见得?」

    崔钧欠身道:「南阳郡最初是刘荆州的地盘,张绣南投,刘荆州就把宛城借给了张绣,前年张绣投降曹操后,被曹操继续任命驻扎宛城,但一个月前,张绣被曹操调去参与官渡之战,他便把宛城还给了刘荆州。

    刘荆州就让刘备前去驻扎宛城,还让刘备防御叶城一线,但刘备居然拒绝去宛城,宁愿呆在新野小县内,我和广元劝他拿下宛城,目前曹操精力在河北,无暇南顾,一旦拿下宛城,便可沿丹水入关中,占据关中沃野,重建汉室大业,可刘皇叔却以自身实力不足,难以胜任宛城为由拒绝了这个机会,让人扼腕叹息。」

    甘宁笑道:「现在宛城守将是何人?」

    「张绣走后,便一直由大将文聘坐镇宛城,刘荆州想安排文聘攻打荆南,便让刘皇叔去接任,」

    甘宁笑着点点头,「原来是文聘!」

    从崔州平的这番话中,甘宁听出了很多重要信息,崔州平和石广元之前去投奔了刘备,但刘备没有用他们二人,他们不得已才南下投奔自己。

    历史上,刘备用了徐庶丶诸葛亮和庞统,但没有用司马徽丶崔州平和石广元,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现在甘宁有点明白了,崔州平和石广元只是一介白面书生而已,管理政务勉强可以,但出谋划策,争霸天下,靠他们真的不行。

    自己都听出来了,刘表让刘备去驻扎宛城只是试探而已,怎麽可能把南阳郡给刘备?

    刘备若上当兴冲冲去宛城,不但文聘不会交权给他,而且到时刘备连新野也回不了,刘备看透了刘表的试探,才装弱不肯前去丶

    可笑崔州平和石广元却没看出来,还说刘备目光狭隘,胆小慎微,此二人确实水平一般,难怪诸葛亮说他们官位可至刺史丶郡守。

    刘备没有用崔州平和石广元,是因为他没有合适的职务给他们二人,但甘宁不一样,甘宁刚辟了武昌郡,正是用人之时,甘宁当即任命崔钧为武昌郡司马,又任命石韬为幕僚府文学掾。

    武昌郡太守是由甘宁兼任,郡丞是尹默,崔钧出任司马,就是尹默的副手,石韬在襄阳帮助司马徽办学,办学经验很丰富,让他出任幕僚府文学掾,主管三郡教育,对他来说是如鱼得水。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甘宁看中了二人背后的家族,两人都是北方世家出身,将来自己北伐,需要获得北方世家的支持,所有北方世家的优秀子弟,他都需要留下。

    刘备当然不需要,他自己本身就有足够多的光环,所以他可以不在意崔州平和石广元二人,但甘宁就不一样了。

    从招贤馆出来,甘宁问徐庶道:「元直和诸葛亮熟悉吗?」

    徐庶点点头,「我们是至交好友,之前我也写信给他,邀他来豫章郡,但他回信婉拒了我的邀请。」

    「为何?」

    徐庶苦笑道:「理由嘛!他说叔父诸葛玄惨死在南昌县,他不愿再踏入豫章一步。」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