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节  荣华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准备。”

    吴怜儿由原先的大哭改为无声的抽泣,并又要给孟玉嘉下跪。

    孟玉嘉又皱起了眉头。

    果真是自小做粗使丫环惯了,就算被吴郁生认了几个月,骨子里也改不掉那股奴性。

    “快扶五姑娘梳洗,然后伺候她休息去。”

    吴怜儿不愿意,她目光灼灼的看着孟玉嘉,孟玉嘉道:“你放心便是,我现在呢,先去拿你哥哥所收集的证据,然后派人去鄂城和省城衙门,等到我的陪嫁队伍来了,便去县衙告状。”这里终究是吴家的地儿,孟玉嘉不知道这县令和县尉和他家有没有关系,所以她不能轻举妄动。

    派人去鄂城和省城衙门备案,凭着定述侯府的声名,做什么事情也很有保障。当然,因为这备案久了一些,所以孟玉嘉准备等到二哥等人的到来,有了实力方才去县衙寻求尽快解决。

    吴怜儿不懂这些门道,不过听到孟玉嘉愿意出手帮忙,她到底是放下心了。

    目送吴怜儿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荣华一生》 荣华一生 第23节(第2/2页)

    孟玉嘉叫唤屋外的双易。

    “重赏孟三孟四两个,且记着两人功绩,一个月后的考核也好有用。”

    “小的已经做下了。”

    孟玉嘉点点头,道:“剩下的日子便去查查孟关氏,多搜罗一些证据,免得恶人逍遥法外。”

    “是。”

    孟玉嘉点点头。

    宁园的人各司所职,孟玉嘉将信有看了一遍,此人也未免太过相信人心的纯良,她一个被诓骗的新娘,要有多大的本事不记前仇,甚至还照顾他的妹妹。

    如果嫁过来的是孟玉妍,估摸着这一家子都会死的很惨,哪怕吴郁生和吴怜儿是被逼的。

    嫁过来的是孟玉琪,估计她会直接抽身走入,将吴家告上县衙就回京哭诉了。

    而孟玉如,应当也差不多。

    至于孟玉悠,孟玉嘉想着那刁钻大胆的妹妹,她可能会将吴怜儿带回京,全了她的好名声,内里,极可能是把吴怜儿继续当奴才使用出口恶气。

    孟家的几个姊妹,除了一向端庄贤良,且大度的大姐孟玉秀,就属孟玉嘉的性子最好了。

    谁是谁非,孟玉秀和孟玉嘉或许恼怒,但是绝不会迁怒。加上两人对自己的名声比较看重,两人会将此事办得谁也挑不出错,吴怜儿,两人也必是要给与特殊照顾的。

    所以说,吴家这次挺幸运。

    如果吴郁生没有这封信,让她自己的人查到,孟玉嘉会和孟玉琪一样的做法。现在吴郁生既然送来了信,不管是想借孟家势力扳倒吴家也好,或是想让孟玉嘉承情保护吴怜儿,还是他的心底真的纯良,不想她跳入火坑;这份情孟玉嘉必须承受。

    孟玉嘉此时想着,就开始计划未来的日子。

    扳倒吴家,解决婚约的事情还是需要吴郁生,如果顺利的话,也至少需要一两个月。

    剩下的,吴郁生真的逝去,吴怜儿还必须让她有个好的安排。

    孟玉嘉的私心是想让吴郁生给吴怜儿定下亲事,免得她将其带回京城惹出什么风波。毕竟……孟玉嘉摇摇头,吴怜儿虽然畏畏缩缩,手脚也粗糙,可是却有一种楚楚可怜的风情,到了京城里,凭着祖父对吴家的愧对,说不得会成为她的靠山。那时候,吴怜儿若惹出事情,事态就不一样了,而且闹得不可收拾,她得跟着受累,谁叫她将其带回去了……

    这虽是孟玉嘉杞人忧天,却也不能不防。

    作者有话要说:不要因为这是第一更,就不给花了……

    34花轿临城

    日子悄然而过,到了第六日,吴关氏终于反应过来。

    最近铺子的伙计也察觉偶尔有吴家的小厮在一旁转悠,吴关氏现下只是怀疑孟家什么重要人物到了,还不认为孟家贵女会甩开陪嫁队伍到此。

    停了她们吴家在铺子里的用度,吴关氏只道是她们最近挥霍无度,只是一番警告而已。于是吴关氏咬了咬牙,花了大比银子在铺子里买新婚用度,小厮们言语之外都是说给新媳妇准备的。

    又打听到吴怜儿并未在八家铺子,于是一边给那未出面的孟家主子留下好印象,一边大费人手在县城周围搜罗。

    孟玉嘉得知这一消息,甚是觉得好笑。

    没有吴怜儿,难道她查不到?

    接生关雄、失踪已久的稳婆找到了,她可以证明吴关氏在吴老爷死后一年后生了孩子。就算没找到她和吴二叔偷情的证据,这寡妇出墙足以让她变得唾弃,吴关氏是个狠性子,得知吴二叔养了叫艳儿的婊、子,她定然会全盘托出,届时一网打尽就可。

    第十日清晨,望燕县南门大开,喜乐声响彻县城天际,随即,近百人用着一台台嫁妆进入县城大陆,围观的群众纷纷大叹。

    瞧那包裹嫁妆箱子的红色丝绸,也是有些人家奋斗一辈子也买不到的。

    路上旁客窃窃私语,等到花轿抬入城内,稚子们纷纷拥上去讨要喜糖。孟连和笑呵呵的叫一旁下人拿出一大篮子红包,稚子过来,不仅给了喜糖,而且还给了一个红包。

    红包里有二十六枚铜板,在县城这小地方也是成年做工好几天才能得到的。

    这是孟玉嘉在信上特意嘱咐了,损失那么些银子,换来孟家的好声势,等到吴家事情披露,众多的人心里只会认为吴家可恶,太不识好歹了。

    围观的路人见稚子还有红包拿,有些稚子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笔铜子顿时引起人的惊呼声。

    围观的队伍立刻散开了不少人,这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