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4章 陆家老宅里的秘密  大宋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之腻,就是瓠瓜稍微老了点。

    因为是早晨,主食给上的是软羊面与枣箍荷叶饼,软羊面的面条很筋道,浇头是炖得极其软烂的羊肉臊子,荷叶饼则是用烫面制成,形似荷叶,中间夹着轻抹上去的一层枣泥馅。

    酒水除了不知道什麽名字的酒,还有沆瀣浆,这是一种用甘蔗丶萝卜丶冰块等调制的清凉饮料,以备不喜饮酒之人。

    欧阳修挟了一箸炕羊,笑道:「此物甚好,肥而不腻,诸君快尝。」

    梅尧臣则对那瓠羹赞不绝口。

    举子们多来自四方,许多菜式未曾见过,如苏轼便对那形色俱佳的肉兜子颇感兴趣,询问做法,晏几道在一旁笑着解释,席间气氛愈发融洽。

    窗外,汴河水声潺潺,春风拂柳,温柔依旧,似乎从未曾有人离去一般。

    早晨出门太早,陆北顾也没来得及吃饭,此时饱餐一顿,又与众人谈笑许久,等到离开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好在此地交通方便,他雇了辆驴车,便前往了澄明斋。

    因为买宅子所需的铜钱动辄上千贯,重量实在是太沉,别说一个人了,就是一辆车都拉不动,是不可能现钱交易的,只能票据交易。

    而开封的金融业非常发达,这种涉及大额交易情况早就衍生出了应对手段跟「交子」差不多,开封的钱铺也有专门的便携票据,名为「见钱交引」。

    否则的话那些大商人动辄万贯的交易,岂不是要次次都搬着一座小山般的铜钱去?

    此前澄明斋入帐的钱已经存进钱铺里了,他这时候只需要取出来即可。

    而陆家老宅的转卖事项,陆北顾也已经提前跟牙行沟通好了,只待钱到位便能将宅子买回来。

    他径往陈州门内大街的一处牙行。

    牙人见是他来,忙不迭迎上前,脸上堆满笑意。

    「陆官人可是为那宅子的事?钱可备妥了?」

    牙人是专门做中介的,很会说话,哪怕陆北顾年纪小,也不会叫小郎君,免得让买家觉得起了他轻视之心要是买家心里不舒服,那可做不成生意了。

    「备妥了。」

    陆北顾问道:「户贴丶地契和砧基簿呢?」

    在大宋,房产交易极重产权清白,且需无重迭典押丶亲邻争讼之虞。

    而验证卖宅者是否是宅主,就必须得验明原主的户帖和地契是否姓名一致,而验证是否存在抵押问题,就必须得见到砧基簿,如果存在抵押问题,砧基簿肯定是不在宅主手里的。

    牙人忙道:「官人放心,地契丶户帖丶砧基簿俱全,绝无纠纷,宅主只是近年生意折本,方忍痛割爱都在他那里,之前我们也验过了。」

    「那让他带来,我都得当面查验清楚。」

    陆北顾沉声道:「另外,须即刻请耆老邻右至现场『勘界』,共签『定基文书』,以免日后界至争端;而今日赴开封府衙签赤契,契书须明载『永为业』字样,杜绝典押回购;还需在契书上写清楚,交割后,我需更易门钥,另立界石。」

    大宋律法,田宅交易须邀集邻佑丶耆长共同勘验界至,签署「定基书」以备存证;交易税须当场输纳,获「赤契」方为合法;而「永卖断契」则彻底断绝原主赎回之权。

    这些,陆北顾都是事先打听好了的。

    「自当如此。」

    牙人点了点头,兀自絮叨道:「官人莫看眼下寥落,这地段可是顶好的!左近天清寺,南邻延丰仓,水路交通便利不说,他日若扩修外城,地价必翻」

    陆北顾当然明白对方絮絮叨叨的在等什麽。

    随后,他自怀中取出十五张面值为一百贯的钱铺「见钱交引」。

    牙人眼见他掏钱,知道成交有望,高兴地双手接过。

    随后,牙人就着天光仔细验看各种防伪标记,确认无误后方才还给他:「官人稍待,这便请原主并左右邻舍来作见证,原主的商铺离着不远,他平常不住那宅子。」

    不多时,一个身着绸衫丶面色焦急的中年男子跟着牙人快步进来,身后跟着两位老头,皆是街坊中的耆老。

    那中年男子便是现今的宅主,不过却早已不是当初接手的那人。

    毕竟,这麽多年都过去了,早就几经转卖丶数易其主了,而每个宅主只能看到上一个宅主的地契。

    故此,他也根本不清楚这宅子,原来是陆家的。

    而此时他因生意周转不灵,急欲脱手这处原本购置来等着涨价的宅邸,也就卖的不贵。

    「陆官人。」

    宅主拱手,语气急切:「今天可否交易?」

    「钱我带来了,先看看牙行草拟的契书吧。」

    陆北顾此时反而显得并不着急,买卖宅子里面门道太多,他怕被人坑,毕竟是上千贯钱呢,对于他来讲也是很大一笔财产。

    所以,必须要把事情都核对好再交易,不能被对方带着节奏走.对方现在着急,却并不知道陆北顾是什麽心态。

    牙人说道:「契书已依您吩咐写清楚了,您过目。」

    陆北顾展开契书。

    这是标准的「赤契」草稿,墨迹新干,条款依《宋刑统》并天圣年间修订的《田令》所载,详列宅基四至丶间架数目丶交易钱数,并特别注明「依问亲邻,案验分明,准折钱货,永为业」,末尾留着空白待签押用印。

    陆北顾细细看了两遍,尤其核验了关于「上手契书」也就是原地契移交,以及税赋交割的条款,而这些都是要开封府用印方才生效的。

    除此之外,按照地契上面记载的宅基四至,还拟了份「定基书」,因为陆北顾事先考察过,所以知道上面写的都没问题,没有邻里占地纠纷。

    随后,宅主自怀中取出一只扁木匣,打开来,里面正是张盖有开封府大印的地契,以及他的户贴和砧基簿。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