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沉重的翅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沉重的翅膀》 第十九章(第1/3页)

    郑子云觉得叶知秋太过地不拘小节。动不动就打个电话,而且在电话里直呼老

    郑,为什么不称郑子云同志呢部长的电话,参加听的人少说有一打,还不算她那

    一头的。是一种炫耀吗不像,她当然不是那种世俗的女人。而且,时不时地还要

    写个语气相当随便的条子或短笺给他,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无非是对社会上

    一些问题的看法,或是对他们曾经交谈、辩论过的一些事情,再作一些说明和补充。

    文笔诙谐而潇洒。但,在中国这块封建意识还到处寻隙侵蚀的土地上,女人,是顶

    顶让人敏感的问题啊,稍不注意,就会使人身败名裂。郑子云对待女人的问题,是

    十分谨慎的。

    邦子云每天要收到若干封信,不论什么“亲启”、“内详”,甚至写“大人亲

    收”,一样按公文程序办理,由秘书纪恒全首先过目,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之后,

    再转给他。电话也是照此办理。像叶知秋这样太过随便地打电话、写信,会平白地

    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想想看,纪恒全告诉他叶知秋电话时的神情。真是

    岂有此理!最近,还搞了个“邮票事件”。有封注有“叶知秋缄”的来信,纪恒全

    不知为什么不拆了,却拿着那封被人撕去纪念邮票的信,到处诉苦:“谁把邮票撕

    了我怎么向郑部长交待”弄得人人都知道叶知秋给他写信,又好像他和叶知秋

    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生怕人知道,连秘书也避着。

    鬼知道。没准那邮票就是纪恒全撕的,有意搞个“国会纵火案”呢。

    是不是应该告诉叶知秋以后有事可以写信到家里不好。好像他真和她有什么

    事情。何况,他看出叶知秋对夏竹筠印象不佳。

    郑子云不希望叶知秋有更多的机会去加深这个印象。不管怎么样,夏竹筠毕竟

    是他的妻子,凡是与她有关的一切,必然会波及到他。他们是“模范夫妻”,郑子

    云的一生,应当是无懈可击的一生。

    郑子云拿起电话筒,语气里带着过分渲染的距离感:“你好,我是郑子云。”

    对郑子云的努力,叶知秋竟全然不予理会,她开门见山地说:“告诉您一个也

    许使您不快的消息,您那篇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文章,后天不能见报了。”

    “什么原因编辑同志亲自对我说后天发稿。”郑子云有点光火。他毕竟不是

    一个以写稿为职业的随随便便的小人物。何况这篇文章,又是报社派人上门请他写

    的。

    “说是总编的意见,希望您对文章里的一些提法,再斟酌一”哪些地方呢你

    是不是谈得具体一些。“

    “比方说,‘团体意识’这样的概念,我们这里一般是用‘集体主义’——”

    叶知秋不知为什么笑了笑,“其实,用意相同,用‘团体意识’接受的人可能更多

    一些,也就是说,多些统战意味,如同用‘人情’比‘无产阶级感情’接受的人更

    多一些。调动人的积极性,自然是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而不仅仅是学雷锋的先进

    分子。我以为是不必改的。我们的一些同志,到现在还认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等理论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是资产阶级学科。实际上人总是

    有行为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人有行为,无产阶级社会的人也有行为。人总不能躺着

    不动吧,实际上躺着不动也是一种行为。问题是你用什么立场、观点去研究它。您

    看过《参考消息》上报道的日本丰田汽车厂吧我以为他们很会做人的工作。谁家

    死了人,会送上一笔丧葬费;谁过生日,会收到礼物……

    这就是心理学。当然,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资本家赚钱,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它

    用于社会主义的目的呢“

    倒好像那篇文章是叶知秋写的,她在说服他相信她的论点。

    也或许她敏感到了郑子云的犹豫。

    郑子云没有更多的“野心”——如果要用“野心”这个词儿的话。他已经六十

    五岁,年轻时的许多抱负,到如今只剩下这一点:他希望在社会主义新历史到来的

    时期,根据他多年在经济部门工作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在企业管理问题上,提出

    他认为切实可行的办法。它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哪怕有一部分可行,也会使他感到

    欣慰。他开始把自己的想法、体会形诸笔墨。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适应新的历

    史时期的要求,便是其中一篇。这第一篇出世,就是如此的不顺利。他要不要考虑

    这意见呢是不是他走得太快了如果不修改呢可能全篇都不能发表。人总得有

    小的、局部的妥协,不然就要失去全盘。那就连一部分也不可能为人们所了解,所

    接受了。

    郑子云没有回答。改或不改都还在斟酌之中。他不便同叶知秋说那么许多。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