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际,已将惊讯昼夜疾驰送抵建康。
袁氏主园内,一众不满土断之策的世家齐聚,其中不乏陇西李氏等人。
满座皆面浮愤懑,声如沸鼎。
“简直是我们士族中的叛徒!”
“居然敢直接将本土一大姓士族家主的头颅砍下,当真是行事张狂,悖礼犯义!”
“若是任此等人坐上高位,焉有我们的好日子过?”
“哼,借着圣旨之名,便可为所欲为?此举分明是要掘我等根基!”
“她们谢氏当真无法无天,肆意妄为!”
坐于主位之上的袁照蕴,双手交叉置于膝上,阖眸静心听着众人怨怼。
李善长看向袁照蕴,拱手问道,“不知袁大司农有何见解?”
袁照蕴睁眼扫视众人,缓声道:“谢廷玉如此行事,一凭其母在凤阁位高权重,二仗屡次出征大捷,深得圣心。其实本无不好,朝堂正需此等锐才,大周方能强盛。”
她轻呷茶汤,声转沉冷:“然何必拿世家开刀?我等祖辈岂未为大周殚精竭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今收纳流民供其温饱,何错之有?可惜天子独信谢氏。而谢氏,早非我等同心!”
言罢,室内群情愈发激昂,有人重重拍案:“当今天子一意孤行,处处
欲削我等根基,实在寒人心肠!”
袁照蕴放下茶盏,指尖在杯沿轻轻一叩,“既如此,何不携手共谋,另立一位知得世家功勋,能与我等同气连枝的新天子?”——
作者有话说:明天我要7点就爬起来码字!!!!!其实也未必起得来
第113章
众士族激愤议事完毕后,于袁园用过晚膳方才陆陆续续散去。
袁缚雪自宫中归来,甫一下马车便见数位家主辞出。他面色沉静扫过众人神情,近前时抬手一礼,眸光微敛,目送她们离去。
论虽士族间往来议事本是常事,袁缚雪却嗅出一丝异样。
恰逢这段时日无需宫中当值,他留居园中的时辰较往日更多,竟频频见得各地士族往来拜访袁照蕴,亦或甚至袁照蕴至戌时方踏月归园。
“母亲。”
袁照蕴踏镫的步子一顿,抬眸望去:“夜深露重,怎不去歇息?”
袁缚雪手提鎏金提梁灯,俯身一礼。待母亲走近,他退后半步执灯相照:“虽已春末,夜路昏晦。见母亲未归,特在此等候。”
袁照蕴颔首,侧眸看向幼子。除却非要入宫当医官,对婚姻之事不大关心以外,她素来最满意这个性情肖己的小儿子。
“往后不必候我。虽已春末,夜深露重,若染风寒反而不好。你师从医道,这些理当比为娘更通透。”
“是,多谢母亲教诲。”
袁缚雪随母转过廊庑,步入梅影掩映的洞门,忽道:“母亲,阿姐的正君有孕了。我探脉象约莫三月余,可要传信让阿姐回京?”
“不用。”
二人行至书房,袁照蕴拂袖落座,肘倚凭几:“她既罔顾我意,擅自离建康追随谢廷玉推行土断,便由她历练去。”
她抬眸看向袁缚雪:“你既通医理,又是男儿身,多去照拂你姐夫。”
“是,那我这便写信告知阿姐喜讯。”
袁缚雪方欲退下,却闻身后道:“且慢。”
他转身,就见袁照蕴已执笔研墨,从一堆文书奏章中拿出一封信笺:“信由我写。土断尚需至少三月方毕,正好借此事敲打她莫分心神,与谢廷玉专心办差。”
“是。”
回房途中,袁缚雪细细回味袁照蕴近日行止与方才言语,只觉隐隐有古怪之相,却又难明究竟。
又过三日,仍有不同世家之人络绎进出袁园。每次来时皆言是奉送凤阁遗留的文书,但一入书房,便与袁照蕴密谈许久,神色凝重。
其中必然另有图谋,且一定是件大事。
袁缚雪在房中踱步几圈,最终决定提笔去信一封。
察觉到异样的,还有谢清宴。她之所以留意此事,还是因为桓斩月下朝后来找她诉苦。
桓斩月言道,她的小女桓折缨原本任金吾卫都尉,职司皇城内外安防,并统领建康城内的金吾卫。可不过履职一夜,因追捕盗贼时不慎自屋檐跌落,仅是皮肉擦伤,连骨折都未曾有,却被人立刻上奏参劾,言辞苛刻,直指其有失职守。
圣上准奏后,桓折缨遂被令在家养伤,复职之期却只字未提。
蹊跷的是,随后,竟有一位来自汝南袁氏的女郎顶替其位,还顺势担任了禁军要职。
谢清宴身为大司徒,所辖司徒台本就主管官员调动,尤其牵涉皇宫禁军、金吾卫之职务更在其列。然而职官更替虽多,她亦不可能一一过问,但此事之巧,令她心头泛起疑云。
没过几日,宫中突发盗案。传言是一名身手矫捷的小贼夜入宫禁,偷走了不少奇珍异宝,竟在禁军与金吾卫合力搜捕的重重防备下,悄然遁去,不留半点踪迹。
姬昭得讯,龙颜大怒,于朝堂之上震怒斥责。袁照蕴则顺势出列,谏言道:“既然宫禁安防屡屡出纰漏,不如自军中调拨精锐,以助皇城巡防。”
此言一出,立得圣上首肯。于是,自青鸾军中仅拨出两队人马,分守皇城要地,与金吾卫、禁军并肩巡逻。
袁照蕴等人经缜密谋划,首步便将亲信安插于皇城巡卫之中,如今此策已成。
其二,定于本月末皇女生辰宴起事。一来所选傀儡皇帝尚在建康之外,需遣人密迎入京。二来宴上众人松懈,最易攻其不备。三来谢廷玉正值土断推行之际,月末绝无返建康之可能。如此便可万无一失逼宫,迫姬昭签署退位诏书。
然而她们千算万算,却独独没算到,那位千挑万选出来的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