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爹汉高祖》 170-180(第1/13页)
第171章 韩信,两个小舅子有忙是真帮 陈婆……
陈婆婆惊讶:“你是大将军?你就是大将军的夫人?”
刘嘉扶了陈婆婆的手臂, “刚开始没有说明,还请婆婆勿怪。”
大将军夫妇何苦到她这里借水吃饭,这其中必有缘故。
陈婆婆想着, 打量着前面这个年轻人的侧脸, 诶, 她就说这个年轻的脸好似见过似的。
到底是谁呢,人和事就在嘴边,但一时之间愣是想不起来了。
小兵跑到跟前半跪下来:“小凹公子悬赏四个钱找当年那个屠夫,跟人在县里的市集上打起来了。”
三人虽然知道小凹的厉害且县中有护着小凹的人,但仍然担心他会不会受伤。
在盈儿想来, 那可是当年的姐夫都害怕的一个屠夫啊,小凹真不一定能打得过, 王离章邯都去前面探路了不在县城。
挺怕小凹会闹大的,所以咱们赶紧回去吧。
韩信原本也要告辞了,当下让小兵把他们停在村外树林里的马车赶过来。
马车和阵容整齐的特种兵走进村庄,将这个农家小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虽然他们特种兵穿的都是便衣, 他们身上那种强大的气势却不容人忽视,村里的人都被惊动了, 走出家门慢慢凑到陈婆婆家门口。
“你们是什么人?”村里的一个年长的人走出来, 向里面问道。
盈儿看了看姐夫又看了看陈婆婆,走到门口跟人家解释:“我们是县里的人, 跟陈婆婆有故交,因而前来探望。”
小家伙说得礼貌客气, 引得村人们内心惊叹,不想陈婆婆家还有这样的亲戚,以后不用担心陈婆婆年迈的时候没有人管了。
韩信看着陈婆婆已经了然的眼神,一时竟然不知道说什么, 直接把来之前装好的金子拿出来双手奉上:“当年若不是婆婆的饭团,信不能度过那段困苦期。本想千金相酬,但我的妻子,嘉儿担心婆婆一人独居家有巨财反而不安全。”
陈婆婆没有让韩信接着说下去,她指了指门口的盈儿,“你还不如小家伙明白,不如说我们是故交,当日赠你饭团也并没有图你的回报,只是觉得你一个大小伙子那样颓废很看不过眼。你现在成了大将军,过得好了,我当年的饭团就没有浪费。”
陈婆婆对刘嘉的印象倒是极好,抓着她的手说道:“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夫人亲切,好像自家孙女似的,你们的钱我不要,能这么费心地来看我一趟,老妇便很开心了。”
刘嘉说道:“婆婆,他不会说话,您别听他的,”把韩信手里的钱袋拿过来放到婆婆手里,“这没有多少钱,是我们孝敬您买米买面吃的。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回时还会经过此地,到时嘉儿想聘请婆婆去长安给我们当丝织教习。”
韩信没想到妻子竟然和他有一样的打算,且说得比他原本想说的更周全,感觉很惭愧,不过也很庆幸,庆幸当初没有拒绝汉王安排的他和嘉儿的亲事。
陈婆婆早就听说过北方的棉纺,听说那是一种比丝更保暖易得之物,是当今皇后和小太子从神仙处得来的。
秦时北方养蚕亦不少,现在却都盼望着种棉花织布,还需要什么丝织教习?再说她只会缫丝而已。
刘嘉笑道:“您去了就知道了,虽然棉花更保暖,夏日还是穿轻纱丝罗更好,您这样的教习我都已经请了好几个。不需要精通全部,只要会一样就可以了。”
如此一说,陈婆婆便开开心心地答应了。
送他们三人出门的时候,又把剩下的几个饭团给他们拿上,说道:“大将军喜欢吃,给他带些。”
韩信不好意思地道谢。
这一行剽悍的人护送着那三位贵人离开,村里人才慢慢地回过神来。
忽然有人问道:“可知那位大将军是哪位?陈婆婆,您可问了他们。”
陈婆婆道:“那夫人说大将军姓韩名信。”
村人震惊。
“韩信。”
“是那个齐王吗?出自咱们淮阴的韩信韩大将军,听说他立下了卓著功勋,当今的皇上老子把唯一的公主都嫁给他了。”
“公主?难道刚才那个小姑娘就是公主?”
“岂不是说跟我们说话的小男孩是太子?”
村人们七嘴八舌,陈婆婆越听越糊涂,她不喜欢打听消息,很好奇什么公主太子啊,众人忙给她解释:“您老当年赠饭的就是大将军---”
陈婆婆:当年那个傻小子还挺有福气的。
最后大家议论着议论着,决定给村子改名,就叫太子村,妇人们不服气:“怎么不叫公主村,公主也来了。”
“你们懂什么,公主没有太子厉害。”
还是乡老出面,一锤定音:“就叫千金村,受陈婆婆恩惠的大将军要以千金相酬,今日踏足我们村的又都是千金般的任务,叫这个最合适。”
于是在韩信他们回到县城时,原先这个普普通通的县城外小村子把村名都改好了。
被留下来陪着小凹的人在城门口等着。
盈儿跑到车外面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没有家里的大人在小凹万一被欺负怎么办?”
那名护卫嘴角抽抽,谁欺负谁您去看看就知道了,再说小公子那身手哪个能打过?回道:“刚才王将军和章将军都已经回来了,去了集市上。”
所以还是有家里大人在的。
淮阴以南就是九江郡,王离和章邯出去既是探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