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第 43 章  在北京送外卖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还处处被尊重,比在写字楼里当个行政文秘稳靠得多。

    “现在也不晚。”我笑嘻嘻说,“你可以报个夜校什么的进修班,北京机会多得是,说不定以后也可以拿来傍身。”

    要不怎么说北京好呢,夏强一旦想学,就立即找到了一家老牌职业技术学校的烹饪学校。

    正好能在他休假的时候去上课,上够学时就行。

    夏强也多了动力:“妹妹这么厉害,我也要上进。”

    我的成绩单让大伙儿都备受激励,别说夏强了,小梅也意动:“我也要改变,不能现在这样一潭死水啊。”

    没想到很快来了个事打破了她的安静生活。

    家里通知她:“村里要重新分配宅基地。”

    她村里每隔十几年会重新核定一下宅地基,平日里个体村民要起房新建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说不定还批复不过,所以这个机会可以说很难得。

    小梅原本想的是在老家洛阳买房,要买的还是孩子能上学的学区房,钱都攒着呢,从未想过在村里建房,可这回重新分配宅基地让她心里一动。

    “宅地基多难得啊,有时候村里打个报告上去审批一年都不予通过。”小梅跟我们念叨,“我也想要一份。”

    “是得要。”卓娆姐见多识广给她出主意,“你看,现在都说楼房洋气,但那楼房老旧,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倒是平房,接地气,以后揭不开锅了也有个去处,何况村里平房还能种菜养鸡鸭,起码能混个温饱吧。”

    “可是,我是女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北京送外卖的日子》 43、第 43 章(第2/2页)

    …”小梅面露难色,“这宅基地自古以来就没有外嫁女的份。别说外嫁女了,就是不嫁搁在娘家户口本上都没有。”

    我们几个对视一眼,都很无奈。

    大家都是农村出生当然心知肚明,每年村里因为宅基地打得头破血流都大有人在,外嫁女默认不能得宅基地。

    “这回不一样了,咱上回不是听小保安的投票了吗?”桑弧一拍大腿,“你试一试,他们村里再厉害还能大过王法吗?”

    “就是,反正试一试没什么损失。”我也鼓动。

    我们几个东一句西一句,就让小梅向他们村村委交了申请书。

    没过两天,村委发了通知,拒绝了小梅申请,理由跟我们当时顾虑的一样:“外嫁女不得占本村宅基地。”

    村里还有人不忿:“要是外嫁女都拿到了地,让男丁怎么办?”

    “她带着地再嫁,我们村的地不就少了吗?”

    “各个外嫁女都这么干,我们村怎么办?”

    村民淳朴,可涉及到土地都是寸土必争,有时候修房起墙时多挪一块砖的位置都会闹出人命,何况这么大一块宅基地?

    村里闹得飞起,小梅却稳得住:“我就不信了,他们还能大过王法?”

    然而这件事很难说,许多上面的法制法规进了村巷,就出于“考虑广大农村村民的感情,酌情处理。”,这条法规也是这样,至于是不是伤害了广大农村女性的感情,就无人在意了。

    还有这样的道理?

    我们几个集体出动,我帮小梅找当初通过的那条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条款,卓娆姐帮她写申辩书,岑坚索性翻书,找了很多其它相关法律条文做支撑,桑弧胆子最大,直接电话打到了小梅本地的乡镇国土所咨询。就连小梅哥嫂都出面找了村民小组里那些乡亲们说明情况。

    然而村里人还是有不少不愿意的,有人在背后捣鼓,说服其他村民不愿意在自建房申请表上签字。

    小梅村里有规定,自建房要动土前必须得三分之二的村民数在表上签字,否则你就算有批文也没用。

    卓娆姐给她出招,小梅只好回了趟老家,挨家挨户登门。

    遇上那脾气软的,上门先掉眼泪,说自己“离婚后无家可归,哥嫂家毕竟不能常住。”;遇上脾气暴躁不好讲话的,就请爹妈找对方长辈拉关系;

    要是双方没什么关系但对方家里也有闺女的,小梅就用利益打动人“你家也可以申请啊,谁还想地多?”

    一方面小梅爷奶辈起在村里就很受尊重,小梅爹妈又人缘好,小梅嘴甜,在村里没有特别大的仇敌,

    另一方面小梅的动员也让那些家里有女儿的人家心动:他们也想占这个便宜。

    虽说大家嘴上都嚷嚷着不给女儿田地,但女儿能占个名额自然是好的,先占回来再说,至于之后,利用女儿心软好说话的缺点再转手给自己儿子,家里地不就增多了吗?

    这跟拆迁一个道理,没听说谁家拆迁时以“女儿不能拿家产”为由拒绝拆迁款,等拆迁之后再赖账吵架那是另外一回事,可拆迁时女儿可是一个宝贵的人头呢!

    说来说去,村民们都心动。

    小梅所居住的村庄在中原算是经济富庶,所以村民并不似招娣家乡那么堕女婴严重,女儿家都会被安然生下来,十里八乡甚至还有一句俗话“会生的才先生女儿呢!”,究其原因,当然是因为长姐可以做免费保姆照顾后面的弟弟。

    在这种背景下,家家几乎都有女儿。小梅例子在先,村里自然人心浮动。

    一番折腾,小梅终于凑过了三分之二的签名。

    村里将她的申请递交到了乡上。

    很快小梅就拿到了《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

    她家人把照片拍过来,我们几个围着小梅手机看个不停,新奇有趣。

    “我这辈子,估计是见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