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毫不夸张地说,就算接下来三年内不拍新片,单靠这笔钱也够养活公司了。
「这笔收益里,4000万美元已划入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制作帐户,3000万美元用于《暮光之城》的后续推进……」
听着彼得的汇报,吕睿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刚到手的钱还没捂热,7000万就花出去了,属实让人无奈。
但这就是做生意的常态,往往上个项目的回款刚到帐,就得立刻投入下个项目,根本容不得半点「闲置」。
「剩馀的3000万美元,加上两部电影后续陆续到帐的收益,暂时留在帐户里当流动资金。」
吕睿叮嘱了一句。
他可没打算用这笔钱享乐。
之前已经花4500万美元买了豪宅,享受欲早已消散大半。
接下来要做的是更长远的投资,比如特效与视效领域。
《斯巴达三百勇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暮光之城》三部电影都离不开特效加持。
虽说可以找华纳丶二十世纪福克斯合作,但与其让别人赚走这笔钱,不如自己搞个特效公司。
反正可以通过做帐优化成本,说不定等三个项目完成,特效公司也能站稳脚跟了。
吕睿把这个设想简单跟彼得说了说,后者立刻反应过来:
「Lv,我懂你的意思,我会尽快找一家成熟的特效公司,洽谈收购事宜,让它为我们专属服务。」
「Good!」
吕睿给了他一个大拇指。
从无到有创建太费时间,直接收购现成的团队,省时又高效。
他早就在馋这块业务了。
毕竟做上游制作的电影公司,怎麽能没有自己的后期制作中心?
要知道,现在全世界九成九的大制作电影,都离不开好莱坞的特效团队。
比如国内的《英雄》《无极》,就连张艺谋正在拍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都得靠好莱坞团队支持。
国内的特效行业眼下还是一片「死海」,没人敢碰。
没办法,这业务太踏马烧钱了,没有稳定产出大制作能力的公司,根本养不起。
毕竟特效是按秒来计费的,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哪怕只有1/3需要特效,花费也是天文数字!
不然好莱坞大制作也不会动辄起步就是上亿美元投资了。
倒是棒子那边在特效领域一直奋力追赶着,可和好莱坞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
聊完后期制作中心的事,吕睿又跟彼得敲定了后续项目的细节:
「《斯巴达三百勇士》和《暮光之城》按2D格式推进就行,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务必同时做好2D和3D两种格式的呈现。」
彼得连连点头,全部记下。
他明白吕睿的考量。
好莱坞的3D市场相对完善,但其他国家还是以2D观影为主。
所以,只有兼顾两种格式,才能兼顾更多票房,不至于曲高和寡。
「Lv,我听说你们华夏也在陆续推进3D观影模式?好像有个叫万达电影的公司,资金实力很强?」彼得忽然问道。
「对。」
吕睿点了点头,但心中却不禁浮现出了几分遗憾。
国内能支持3D播放的影院太少了,就算有,用的也大多是好莱坞淘汰的设备。
这一直是他心里的疙瘩,也让他打定主意,日后自己投资院线时,一定要大力推动3D观影设施的建设。
眼下看,这是高投资丶低回报的事。
但他清楚,用不了几年,3D就会变成低投入丶高回报的香饽饽!
其实关于院线布局,他早就在暗中筹备了。
2002年国内施行院线改制,要求每家电影院必须选择一条院线加盟,发行方后续直接与院线对接合作。
如今国内1300多家电影院,分属37条院线,其中大部分是地方院线,能实现跨省运营的寥寥无几。
而目前国内排名前三的院线,分别是上影旗下的魔都联合院线丶北影旗下的新影联院线,以及中影旗下的中影星美院线。
不过根据官方通告,今年六月,首轮院线制签约就将到期,到时候各地影院都要重新选择加盟的院线。
吕睿瞄准的,正是这个关键节点!
他的计划很清晰。
等签约到期后,先收购一条现成的院线打底,随后要麽新建电影院,要麽收购旧影院进行翻新改造。
当然,所有影院的选址都有个前提:不租场地,要用自己持有的房产。
这样做虽然会让前期成本大幅增加,毕竟搞院线和做视频网站一样,都是烧钱的重投入。
但长远来看,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哪怕将来真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没法继续运营院线,手里的房产也能稳稳保值,甚至大幅增值。
就像现在入手的房产,等到2025年再出手,这中间的利润空间,光是想想都让人心动!
随后,彼得又汇报了瑞兴影业近期的公司运作情况:
「我们已经正式加入了好莱坞制片人联盟,《斯巴达三百勇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暮光之城》也陆续在导演工会丶演员工会丶编剧工会等各大工会完成了注册与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