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94章 办成事不容易,但搞事情可太轻松了!(求月票)
香江电影圈别看地方不大,可凭藉多年积淀,圈子里亦是鱼龙混杂,山头林立。
尤其在七八十年代最鼎盛的时期,这里更是被称作为「东方好莱坞」,年产影片数量惊人,影响力辐射整个东南亚!
可也正因如此,「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的戏码在圈内屡见不鲜。
各大公司丶帮派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从演员争夺到剧本资源丶再到院线排片,明里暗里斗得难解难分。
其实细究起来,香江娱乐圈大体能分成两派。
一派是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拥抱内地市场的,英煌便是其中的代表。
另一派则沉迷于过去的辉煌,始终抱着保守排外的心态,比如永盛和多家老牌电影公司。
后者即便看着前者在内地市场赚得盆满钵盈,眼红得不行,嘴上却始终端着架子,动辄摆出一副「香江电影才是正统」的姿态,对内地市场和观众带着轻视与隔阂。
说白了,就是又想挣内地的钱,又放不下所谓的「身段」,拧巴得很。
而英煌正是在这样的夹缝中闯出来的。
最初靠着唱片制作与发行丶音乐出版起家,后来逐渐拓展到艺人管理丶演唱会制作等领域,一步步站稳脚跟。
旗下签约的谢霆峰丶容祖尓丶Twins等艺人,更是火遍内地与香江,成了英煌的「金字招牌」。
就在今年,英煌又趁热成立了英煌星艺(首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标志着业务正式进驻内地。
用圈里的话说,这笔投资就是英煌给中影递的「投名状」,既表了诚意,也打开了内地影视圈的入口。
可随着英煌的业务持续往内地扩展,杨授程又不甘于此,逐渐把主意打到了睿视界身上。
他心里清楚,姜闻虽有才华,却算不上纯粹的商业片导演。
最关键的是姜闻拍片节奏慢丶风格也偏艺术向,想靠他快速抢占市场不太现实。
但睿视界却不一样。
从《白日梦想家》到破票房纪录的《飓风营救》,出品的项目向来是又快又好,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显然是更适合长期合作的对象。
如果能借睿视界的制作能力产出优质内容,并且蹭上其背后的资源,对英煌在内地市场的发展助力无疑是极大的。
所以,刚落地首都机场,听说姜闻和韩三坪都在《我不是药神》剧组,杨授程便没多耽搁,直接驱车赶了过来。
想合作,就得让人看到自己的诚意。
他总觉得,香江其他资本实在是太端着了。
这都什麽时候了?还踏马搁哪儿摆架子?
难道真看不出来,香江电影的辉煌已经过去了?或者是沉溺在梦里不愿醒?
驱车穿过怀柔影视基地,看着窗外两侧的取景地,杨授程满是羡慕。
还是地盘大了好,不像香江那弹丸之地,拍影视剧时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场景。
车很快开进了《药神》剧组。
吕睿刚好结束了一段戏份拍摄,便宣布了暂停。
杨授程下车后快步迎上前来,笑着招呼道:「韩总丶姜导丶吕导。」
虽已年过60,可他身体依旧健壮,腿脚看起来十分利索。
「来了。」韩三坪招呼了他一声。
吕睿也上前跟他握手。
「哈哈,吕导好久不见,风采依旧啊!」
「杨董也是,越发显得年轻了。」
简单寒暄后,姜闻在旁边陪着杨授程说话,韩三坪则回了剧组,继续拍他客串的戏份。
一场戏拍完,已经过了40多分钟。
吕睿当即宣布今天拍摄到此结束,让剧组众人都提前下了个早班,先回酒店。
有朋自远方来,自然得好好接待。
今天的饭局是姜闻组的,几人跟着他往饭店走去。
今晚是纯「罗汉局」,大家都没带女伴。
毕竟饭桌上要聊的事,不少是外人听不得的,传出去容易惹麻烦。
到了包厢,菜刚上,没吃几口,姜闻就端起酒杯朝杨授程递过去:「杨董,我先敬你一杯,《太阳照常升起》能落地,多亏了你帮忙。」
他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感激。
毕竟当初英煌二话不说就投了几千万人民币,顺利解了他拍片的燃眉之急。
虽然其中有别的原因,但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这人情必须得领。
杨授程笑着抬手碰杯,一口饮尽:「姜导客气了,我信你的才华,这笔投资不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约莫半个多小时后,姜闻见气氛差不多了,才话锋一转,带着几分向出品方汇报的语气道:
「杨董,《太阳照常升起》我已经让人送审坎城了,现在就等提名消息了。」
「好啊!」杨授程眼睛一亮,当即端起酒杯,「那我先预祝姜导拿个大奖回来!」
旁边的韩三坪听着,突然想起《无极》冲奥失败的事,脸上掠过一丝郁闷,没等旁人劝,自己端起酒杯先喝了一口。
吕睿看在眼里,没多言语。
《无极》当初被寄予厚望,结果连奥斯卡提名都没摸着,韩三坪心里难免有落差。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