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玉隙  今夕何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夕何夕》 第十八章 玉隙(第1/2页)

    菡玉满心惴惴,不敢想象杨昭听到她自请前往河北宣旨时会是什么反应。一直到第二日黄昏到达长安以北四五百里开外的延州,仍无追兵赶及,才确认自己不会被他半途截回去了。

    潼关外就是叛军阵营,去河北须先往北取道太原,再往东经井陉而至河北。一路兜兜转转,用了半个多月方出井陉,追及李光弼大军。

    万余人的大军尚未扎营完毕,就见旌旗林立兵马肃然,远看只见灰茫茫的一片,绵延数里不见首尾。触目所及是玄铁战衣连成的浩瀚黑海,仿佛日光也被吸入,只余肃杀的黑沉。

    李光弼见朝廷派来宣旨的竟是菡玉,大吃一惊,匆匆接下委任状,便急忙遣退左右,问道:“师姐,你怎么不在京师好好待着,跑来这兵荒马乱的地方?”

    菡玉面有赧色:“大夫别叫我师姐了,真是折杀下官……”以前有个爷爷辈的七旬老翁史敬忠叫她师叔,现在又来个河东节度使叫她师姐,真有些承受不住。

    李光弼道:“你比我先入门,当然是师姐,长幼有序不可乱。”

    菡玉道:“大夫如今不比往日了。要不我们私底下以师兄弟相称,但在人前还是互称官职,免得他人好奇还要一一解释。‘师姐’二字更不要提了。”

    李光弼想了想答应了,又问她:“朝廷没人了吗,为何派你太常少卿出来送信?”

    菡玉笑道:“我是听说师弟自己带兵打仗了,立刻马不停蹄地赶来投奔,死乞白赖才从陛下那里求到了这份送信的差使呢。”

    李光弼了然道:“是不是不想在朝堂上蹚浑水了?”

    菡玉赧笑道:“师弟心如明镜,什么都瞒不过你。现在外头乱得很,史思明一听你出了井陉关,定会立刻来袭,我可不敢这时候出去送死,没法回去向朝廷复命了。先在师弟这里避一阵子,师弟可要多多担待啊。”

    李光弼道:“在京城当过官就是不一样,都学会油嘴滑舌了。师兄文武双全样样精通,军中正缺这样的人才,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什么样样精通,样样稀松还差不多!”

    他们师兄妹三人,李泌尚文,李光弼崇武,菡玉两样都学了点,哪一样也不拿手,都是半吊子。

    菡玉止住笑道:“我虽然文才武功都不如人,但有一点长处却是放眼三军无人能比。”

    “哦?什么长处?”

    “我不怕死!”她豪迈地拍拍胸口,“师弟,以后要是有什么危险的任务只管派我去!”

    “好……好兄弟!”李光弼轻捶她一拳,“你有这等异能,又有无畏之心,将来定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

    菡玉心中也生出几分豪情来,在朝中积压胸臆的闷气一扫而空。

    二人携手坐下,忆起当初同门学艺的日子,谈到分别之后种种际遇,都是感慨万千。菡玉叹道:“师弟,如今你可是得偿所愿了。”

    李光弼大笑:“区区几个官职,不过是虚名而已!等拿下范阳、取得安禄山项上人头时,才算得偿所愿!”

    菡玉也颇为激动:“等师弟拿下范阳,我帮你扛旗插上城楼!”

    “好,一言为定!”李光弼拊掌笑道,“要把官军大旗插上范阳城楼,不是一日两日可以办到的,还须从长计议。眼下我倒想问问你,有没有办法把我军的旗帜,插上饶阳城楼?”

    菡玉道:“师弟这题出得太难了,饶阳我没有把握,不如先就常山?”

    李光弼来了兴致:“常山?这题也不算容易啊。常山经前太守颜杲卿多次修葺加持,城坚池固;被叛军攻克后,安思义率胡军驻守其间,另有团练兵三千余人,合起来有五千之众。我军要攻常山,一时半刻难以攻克,而史思明离此地不过二百里,援军一日可达,届时岂不是要腹背受敌?”

    菡玉反问道:“史思明若来救常山,不正好解了饶阳之围?”

    李光弼挑眉问道:“听你语气,似乎拿下常山已是成竹在胸。我倒想听听,你有什么妙计能速克常山?”

    菡玉笑道:“说不上妙计,借花献佛而已……”

    话未说完,帐外报说有常山来使求见。

    李光弼略感诧异,看了一眼菡玉,她向外挥手一指:“这不,办法就来了。”

    来使被侍卫引入帐中,竟是一名身着唐军战袍的武将,进帐便对李光弼下拜,全是下属礼节。

    原来常山的五千驻军中,三千多团练兵都是太守颜杲卿旧部,此次听说官军东出井陉,不等李光弼率军前去攻打,便自发起义杀死胡兵,将叛军将领安思义绑缚,开城出降。

    官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常山,李光弼自然喜出望外,连忙扶起常山来使,抚慰一番,问道:“安思义现在何处?”

    来使道:“末将已将他绑至行营外,等候大夫发落!”

    李光弼命他将安思义带进营来,一面密令下属前往常山打探究竟,回头对菡玉道:“你真是神通,怎会料到常山必会出降?”

    菡玉道:“颜太守忠节不屈,其部下都是忠勇之辈,因城破不得不投降叛军,但都心向朝廷。颜太守被缚东京,死于安禄山之手,常山将士更是恨叛军入骨,若非孤立无援、力量悬殊,早为颜太守报仇了。这次见朝廷大军抵达,自然更无归顺叛军之心。”

    嘴上说得头头是道,心中却暗想:我第一次见你就是在这里,当然料得准。

    当初小玉刚被师父收容时,从长安前往衡山,经过河北,师父顺道带她见了一见这位同门,因此清楚记得常山不战而克之事。当然那时候的李光弼是正儿八经的师兄,没被她横插一脚占辈分长幼的便宜。

    常山既下,叛将安思义也向李光弼投诚,表示愿意为他献策献力对抗史思明。李光弼以礼相待,移军入城。

    --

    史思明闻说常山失守,果然立解饶阳之围来救常山。次日天还未亮,先锋已至。

    菡玉一路奔波疲惫不堪,睡得迷迷糊糊被李光弼从被窝里揪出来:“史思明来了,快起来,把这个穿上。”将手里东西扔她身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