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也需要疏通。圣上还想在大内新建一座凝晖殿,再把长安几座大佛寺里的百年古木移一些过去……要我说,咱们圣上登基至今十二年了,天天为国事操劳,还从来没有好好享受过。如今削藩大业已成,天下太平,大兴土木本无可厚非。可咱们这位裴相呢,偏偏不肯体谅圣上的心情,连续三次上疏,劝谏圣上不得虚耗国库,耽于享乐。你说说,就这点小事,至于那么危言耸听吗?圣上起初不理睬他,他居然上书自请除去相位。现在可好,满意了吧?”
李忠言沉吟道:“我怎么听说,立碑也引出麻烦了?”
吐突承璀将眼睛一斜:“你听谁说的?”
“你管不着。”
“哈!”吐突承璀一拍大腿,“你听说了也不奇怪,这事儿早闹得满城风雨了。”
韩愈在应皇帝之命撰写的《平淮西碑》中,极力称诵裴度为平定淮西的第一功臣。本来以裴度在淮西战役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来说,韩愈这样写法即使略带夸大,总体还是符合事实的,连皇帝亦无异议,但却有人心里不舒服了。
李愬雪夜突袭蔡州,取得了关键战役的胜利。回朝之后,皇帝同样大大地嘉奖,加封为凉国公,恩遇丝毫不逊于裴度。但他的部下及家人却认为,韩愈在《平淮西碑》中将李愬的功劳说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悬疑录》 第八节(第2/2页)
太轻,待之不公。李愬的夫人是唐安公主之女、皇帝的表妹,遂亲入大内,在皇帝面前好一番哭诉,终于说动了皇帝,于是下令磨去碑文,并让翰林大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平淮西碑》。
如此一来,韩愈和裴度的心情可想而知。皇帝与裴度这对君臣,自武元衡死后一直精诚合作,不料,当胜利来临之际,却开始心生嫌隙了。
李忠言道:“我怎么觉得,是裴相公自己想离开京城?”
“你的意思是?”
“现在抽身而退,远离这块是非之地,总比有朝一日闹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要好。”
吐突承璀冷笑:“哼!算他聪明。”
沉默片刻,李忠言问:“你要不要去看看眉娘?”
吐突承璀脸上的得意之色消失了,代之以一种怅惘的表情,好像颇费了点力气才回忆起来,眉娘是谁。
他含混地说:“眉娘入葬丰陵……快满一年了吧?”
“早就过了。”
“啊,我竟记不得了。”吐突承璀讪笑。
“那你还记不记得,眉娘绣的《璇玑图》去哪儿了?”
“什么《璇玑图》?”
“你不是说,圣上就是从那幅《璇玑图》上认出眉娘,才派你去广州找她的吗?”
“哦,你说的是那个啊……”吐突承璀的眼神闪烁不定,“圣上命归入宫中秘藏了。”
“是吗?”
“是啊。”
“不是被你藏起来了?”
“笑话,我藏那个干吗。”
李忠言不再追问。吐突承璀却坐立不安起来,匆匆告辞而去。
他那细碎的脚步声在更衣殿中回响了许久方止,李忠言的脸上渐渐浮起一层晦涩的笑意——
从武元衡到裴度。
从陈弘志到吐突承璀。
从《兰亭序》到《璇玑图》。
他仿佛看见,一座巨大陵墓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均已成型,神道、石兽、壁画和元宫都准备妥当。
万事俱备,就等着棺椁了。
李忠言“呵呵”地笑出了声,越笑越响,直到迸出眼泪。
裴度在忙着准备赴太原上任了。他将裴玄静召来书阁:“玄静,跟我们一起去北都吧。”
裴玄静沉默片刻,问:“叔父,我可不可以留下?”
“我们连仆人都一齐带走,你不便单独一人住在长安府中。”裴度慈爱地说,“玄静,离开长安对你有好处。”
“可是我不想离开长安。”
“为什么?”
“我还没有找到李弥和禾娘。”
“留在长安,你就能找到他们吗?”裴度耐心地劝说着,“禾娘是在青城山上丢失的,而李弥,虽然无缘无故地消失在金仙观中,但圣上已经重新封闭了金仙观,任何人不得入内,所以你即使留在长安,又能做什么呢?”顿了顿,他语重心长地道,“玄静啊,听叔父的话,放弃吧。借此机会离开长安,忘掉一切,开始新的生活。今后不论是想入道,还是还俗,都由你自己做主。”
裴玄静垂头不语,良久方道:“我忘不掉。”
“那你想怎么样呢?”
“叔父,有件事我一直想问您。”
“什么事?”
“崔郎取回的玉龙子,叔父上呈给皇帝了吧?”
裴度点了点头。
“玉龙子是不是碎了?”
“碎了?”裴度皱起眉头,“为何这么说?”
“因为崔郎临行前曾对我说过,从聂隐娘手中取回玉龙子后,他会将其珍藏在胸前左襟处,除非刺破他的心脏,任何人都别想再夺走玉龙子。”裴玄静直视着裴度,“那日在郾城的城楼上,我看到叔父亲自射出一箭,正中崔郎的胸口,他翻身落马。当时我被人拉扯住了,没能过去看他最后一眼……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