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0-80  元春不干了[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若是这么空口白舌地回家一说,家里必定没人会当回事,凤姐说不定还会取笑他是吓破了胆子。

    至于大老爷——他的亲爹,那更是算了!

    别说挑起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只怕恨着他触了自个儿的霉头,抓住由头又是一顿好打。

    贾琏左思右想,这事情还是得和贾政合计!

    这位二叔虽然迂腐了些,可为人端方持重。又有一颗忠君报国的心,以前无处使力,此刻得了皇恩主持一方学政,正是爱惜羽毛的时候。

    不管他平时过不过问家事,如今只把实情和他一说,他若觉着无关痛痒,那自己以后乐得撂开手。

    真有那一天来了,便是各扫门前雪,自己也不亏心。

    他要是在意呢,就出首拿个章程出来,日后自己行动有个依仗,既在老太太太太跟前有个交代,下人面前也不至于诸多掣肘。

    主意一定,贾琏就快马加鞭地朝南赶。一路上昼夜兼程,也不寻花问柳、吃酒耍乐。等到了贾政跟前,着实把人吓了一跳,还以为家中有了什么大事,主仆一行人赶路赶得灰头土脸的。

    贾琏起先难开口,及至开了话头之后,就索性把面子撸下来揣衣兜里。不止说了家中窘迫的银钱亏空,还将荣宁二府里面那些不肖子孙做的糊涂事倒了个七七八八。

    贾政一听,简直气了个半死,手指着贾琏颤抖了几下,口里哆哆嗦嗦地念着,这还了得这还了得,一屁股跌坐在身后的凳子上。

    贾琏真怕把人给气死了,连忙上前给他顺气,又吆喝着门外的小厮,让进来倒茶。

    贾政缓了缓,一把甩开贾琏的手,呵骂着让兴儿出去,自己掉着眼泪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些污糟事,只过过耳朵都觉得不干净。依贾政的主意,恨不能把人打死,以免日后东窗事发带累了祖宗声名。

    可做出这些事的,要么是贾氏一族的族长,要么是自己的亲大哥,荣国府的当家人。真叫他骂也骂不得,颓然叹息!

    “蓉儿媳妇的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哪里传出的风声?是否属实,又有多少人知道?”

    “侄儿不敢隐瞒叔叔,这事儿差不多的主子奴才都知道。那边珍大哥哥做事并不十分仔细,只不过瞒着咱们这头的罢了。蓉儿媳妇的那个叫瑞珠的丫头,后头自己殉了主,这事估摸着再过几年也就淡了,就是查问也查不出什么来的!”

    “这难道是怕查问吗?”贾政气急,“人言可畏,这外头的名声都烂透了,谁管你事情真假,积毁销骨啊!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平生这种业障!”

    贾琏低头耸肩立在一旁不敢说话,贾珍爬灰这事做的真不地道,外头把宁府的名声都糟蹋坏了,只说宁府就门前两只石狮子干净。可怜惜春三妹妹,以后只怕连亲事都艰难。

    贾琏在心里头叹着气,又听贾政叹声:“那贾雨村,我还一直说他不错,林姑老爷也认他不错,这才荐他到你舅老爷处!谁曾想他是这样的人,为了几把扇子逼死人命,这哪是父母官能做出的事。

    也是了,当初你姨太太家蟠儿打死人的官司,就是托着他的手办的。这又是一场冤孽,我也难装着不知道,只是碍于亲戚的情分,乐得装聋作哑罢了——”

    贾琏听他叹气,知道再说就要说到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70-80(第7/14页)

    亲爹身上去了,毕竟这扇子是献给自己亲爹的,于是赶忙插话:

    “往事不可追,如今怎么办,老爷还是得拿个主意出来!如今看着,当今那是雷霆手段,甄家两个娘娘,说抄也就抄了!咱们娘娘如今有了四皇子,本来就招了不少人眼红,若有朝一日被那有心人倒腾出这些事来,只怕——”

    贾政虽深恨兄长行事糊涂,不仅纵容贾雨村逼死人命。还敢插手平安州的事,顶着皇上的怒火收受贿赂,留下这么大一个祸患。但不好当着贾琏的面说这些,于是连连叹息,顺着他的话说道:

    “如今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罢了——”说完,又看着贾琏,目光突然犀利起来:“你只说着别人的不好,你身上应该没有什么事吧!”

    贾琏闻言满脸惊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道:“侄儿也不敢辩自己身上无事,只求叔叔细想想,侄儿若真做了这样的事,还敢来叔叔跟前现眼吗?那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吗?”边哭边把自己对尤氏两姐妹的绮思,以及打算狠狠吞进肚子里。

    贾政盯着他看了半晌,才伸手扶他起来:

    “你是个好孩子,我料定你做不出这样的事来。你珠大哥早死,宝玉不成事,我放心把家里都交给你,是知道你与他们不一样。咱们家中人口多,保不齐就有那忘了祖宗德行的不肖子孙!咱们——管不了,也不好管,只盼你修身持正,方不负我的嘱托。否则,我也不知道能靠谁了——”

    贾政说到动情处,竟显出了几分老态与弱势。看得贾琏心酸不已,满口的应承下来,心里真觉得自己挑起了千斤的担子,下定决心要尽己所能,好好整肃家中。

    叔侄两个话说到此处,也都累了。贾琏伺候着贾政歇下,才告退回到自己房中。憋在肚子里的话都说了,竟得一晚好眠,可怜贾政偌大的年纪,翻来覆去几乎一夜未眠,临近天亮打了个盹,又被外头的鸟叫声吵醒,登时头痛欲裂。

    不说贾政那些日子如何难熬,只说叔侄两个坐在一处合计了大半个月后,终是勉强理出了一个章程。贾琏领了贾政的意思,又一路风尘仆仆向家中赶去。

    就在贾琏回程的路上,先是接到了太上皇驾崩的消息,接着又是南边要动兵的传闻,堪堪奔波两月来余回到家中,大军都开拔了。

    贾家就是军功出身,朝廷有这样的任命,不少人都心思活动,想着若是自家有人能在这场战役中一鸣惊人,说不定能再创祖宗的荣耀。

    可惜,全家的男丁扒着头数一遍,没一个扛得起刀,抡得动枪的。要想在军中混个职位捞捞功劳,又和南安郡王一派说不大上话,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大军开拔了。

    那时,所有人都没想过朝廷会输,所以南安郡王被俘虏的消息一传入京中,众人都沸腾了。连宝玉这样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公子哥都听了不少议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