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节  我在古代搞科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146节(第1/2页)

    “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等你们真去学堂上课,还有你们惊讶的呢。”

    老军屯觉得这墨宗兄弟有点吹牛。

    他和那几个毛头小子不一样,他是见过世面的。墨宗在九凌湖建的水龙车他都见过,还能有什么更让人惊讶?

    可等真进了学堂,老军屯才发现自己还是看轻了墨宗这群老小子。

    原来之前的桌椅食间,那都是在打个垫脚的,真正的大招还在后面。

    吃完午饭,墨宗农科的教学就正式开始了。

    30名军屯走进教室,发现原本空荡荡的桌面上已经放了些物件。

    “这是什么?”

    老军屯在桌前坐下,视线落那巴掌大的方块和炭条笔上。

    这方块是用线装订好的,里面层层叠叠,也不知道订了多少张,手感光滑细腻。似布非布,似绸非绸,薄如蝉翼却又平整有型,老军屯从没见过如此神奇的物事。

    “这这这这这……这是个啥玩意?!”

    他看向站在台上的柳老头,难得破音。

    “这一张一张的,是布帛吗?”

    老军屯年纪大,资历深,是本批学员中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能让他如此失态,其他军屯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来。

    刚才光顾着研究炭条笔了,没注意另外一样东西。现在听老军屯一说,众人才发现差点错过最大的宝贝。

    “你们……你们墨……墨宗怎的这样壕气?竟然……竟然给……给生员发布帛习字?!”

    一个中年军屯失声叫道。

    “这……这玩意不……不不不是世家郎君才用得起的吗?!”

    “哈。”

    柳老头抬头挺胸,低调地超·大·声炫耀。

    “啥世家才用得起?!世家比咱多长了两只手吗?!”

    “这不是布帛,叫纸,是咱们宗门自己造的。墨宗的娃开蒙都用沙盘,学好了才能在纸上写,可比那丝帛和竹简考验功夫!”

    “因为是墨宗秘宝,产量不多,本子暂时也不能给你们,只让你们记录和答题用,走的时候还要收回来的。”

    “所以啊,干货还是要装在脑子里,记在心里,走的时候才能带回去,以后到啥时候都能用得上。”

    说着,他又怀里摸出一个大笔记本,“哗啦啦”翻了几页。

    “我也有一本,叫讲义。我老头子就按这上的东西给你们讲课。”

    “一会儿你们也有一本,我讲的重点都在上面,下课你们可以拿着复习。但是要小心保存,坏了破了都要赔的,走的时候还要给宗门留下。”

    “别小看了咱们这农塾,可不比那些供世家讲经论道的学堂差哩!”

    被柳老头大吹特吹,惊艳了一众军屯的纸,在宁锯子看来,其实不算个成功的尝试。

    之前他在暮野兄面前吹牛,言说天下局势不明,如今还不是造纸的时候,农耕才是最要紧的大事。

    结果没过两天,宁锯子就自己打脸了。

    原因无他,牛背山上的桦树林都要秃了。

    最近墨宗的桦树皮消耗极大,克莱带着一众小孩漫山遍野地找树林,但收集的树皮纸还是供应不上需求。

    勘察乌知河的水文记录,地形测绘图,九凌城管道施工图、水力织布机和水力锤的设计,所有需要记录的都要树皮。画图宁锯子能找鱼忻当小工,但树皮却不是马上就能长出来的。眼看着树再扒就要挂掉,现实不容得宁锯子再矫情。

    宁非也曾想过用竹简凑活,然而那种极其不友好的书写方式,让由奢入俭难的锯子直接掀了桌,心中万分怀念手写板和绘图软件,哪怕给张草纸也能凑活啊!

    啊……对啊,还是要造纸。

    但是之前都把话放出去了,现在还不是造纸的时候……

    想了又想,到底还是跪倒在逐渐积压的工作面前,宁锯子抱着被自己打肿的脸皮失声痛哭。

    就……就造点纸吧,就造一点,概不外传。

    于是,厚脸皮宁锯子亲自下场,找来自己用惯了的工程师小团队,开始研究造纸。

    造纸说起来简单,但真开始动手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小麻烦。造纸的方法宁非虽然知道,但前世资料中适合造纸的植物并不存在于牛背山,到底什么能成为替代品,还要小团队一样一样去尝试。

    于是,“牛背山小霸王”克雷再度发挥了作用,带领一群“小弟”四处出没,并借此为由逃课三日,给造纸项目组提供了不少可以使用的植物。

    最终,宁非选定了来自三岔沟西坡的龙须草。

    龙须草是塞外最常见的野草,耐寒耐寒,生命力强,经常一长就是一整面山坡。

    龙须草纤维细长,叶片坚韧,只要不伤及根须,即便被剪掉了叶片也会迅速生发,用作基材不致对环境造成较大伤害。

    经他实验比较,龙须草的纤维素含量是众多草本植物中最高的,几乎与木本的马尾松相当,而且极易漂白,非常适合造纸。

    当然,用木材造纸,质量更好。不过林木生长不易,一旦破坏可不是短时间能恢复的,宁非可不想开生态破坏这个头。

    有了材料,造纸项目组就按照宁锯子提供的工艺开始试做。

    浸泡,粉碎,蒸煮,漂洗。加水配成纸浆、展平后烘干切割,史上第一批纸顺利诞生。

    诞生归诞生,但这批实验品并不完美。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