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事,颇有心得,且口气不小。
庄头在心中权衡了一下,才松口说可以让管事带他们过去员外家中拜访了一下。
转瞬间,那管事便同二人打了照面,又带着他们往外走去。
出门的时候,那群乞儿又迎了上来,最开始带路的那个小乞儿却缩在角落里,有些怯懦却又满含希望地看着林泱泱。
林泱泱瞧见那小乞儿脸上多了些淤青,心中的火是“噌”的一下冒了起来,当即就想骂人。
林知清不动声色地拉住林泱泱,抓了一把铜板,给那些大孩子分了。
随后,又招了招手让小乞儿跟在他们身后。
这般做法倒是叫那管事流露出了一丝轻视,只觉得眼前的二人确实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逞英雄的富家子弟。
一行人很快便去到了王员外府上,林知清一路上都在仔细观察,可却并没有看到柳树等线索。
同大腹便便的王员外谈了许久,林知清才发现这王员外似乎也不知郑阔其人。
她心中知道定是自己理解错了郑阔儿子的话,或者这中间出了一些问题。
林泱泱也察觉出了不对,做出了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
虽然那王员外不满,但到底顾忌着二人身份成谜,没有过多阻拦。
出了王家以后,林知清眉头微皱,细细回想了一遍郑阔儿子说过的话。
林泱泱的注意力则是在那个小乞儿身上。
在外头二人也不好讨论郑阔的事,林泱泱又是一个嘴闲不住的,问起了那小乞儿的身世以及这永清县的事儿。
小乞儿看上去小小瘦瘦、衣衫褴褛,但口齿清晰,三言两语便将自己的处境说了出来。
爹抓壮丁进了军营,娘饿死了,自小流浪,乞讨为生。
这些事情叠加在一起,就连一向心大的林泱泱都觉得有些难过了。
林知清听了一些,在心中叹息一声。
在大盛,这样的孩童绝对不止一个两个。
即便是在盛京和汴梁,也屡见不鲜。
回了落脚的客栈以后,林泱泱拿了几两碎银子,要给那小乞儿。
小乞儿眼中亮晶晶的,但又不知想起了什么有些害怕,一时间没有伸手。
想了许久,他才鼓起勇气抬头:“我只需要一个铜板就可以了。”
“一个铜板?”林泱泱明显有些发愣:“小呆子,你怎么这笨呐,这可是银子啊!”
小乞儿被说笨,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不好意思再开口了。
林知清拉住了林泱泱,在她耳边轻声开口:
“你拿这么多银子,多半会被那些大孩子抢走,他们见有利可图,这孩子只会被变本加厉地压榨,我们也不会安生。”
“他只要一个铜板,也是在替我们规避风险。”
“这……这还有天理吗?”林泱泱一时语塞。
天理?
大盛的天姓盛。
林知清朝着小乞儿招了招手:“你可会针线活?”
小乞儿点点头:“会,但我没有针线。”
林知清点头,拿出了一张小额银票,递给林泱泱:
“你带他去找个手艺活好的绣娘,将这银票绣在衣物里面,关键时刻能够应急。”
林泱泱脸上的表情由阴转晴,收下了银票:“你自己小心些,我去去就回。”
林知清点点头:“这银票可是借你的,你将来得还我。”
“知道啦知道啦。”林泱泱心知肚明,林知清这是在将这一份善缘留给她。
林知清目送一大一小两个人远去,这才回了上房,重新思考了起来。
第256章 此鹅非彼鹅
先前她本就存了找“鹅”的心思,顺水推舟点了一道带“鹅”的菜,想从小二口中套出一些消息。
消息倒是套出来了,只不过这消息与她想要的南辕北辙。
林知清将宣纸重新铺了出来,用炭笔将白鹅二字重重圈了起来。
除了代表动物的鹅,这鹅字似乎也还可以拆解。
林知清大致想了想,鹅字还有四重解释。
第一,象征意义,忠诚和守信。
第二,礼仪用品,在某些古代下聘礼仪当中,鹅经常被作为一种重要的礼物。
第三,军事用途,在古代军队当中,有时会利用鹅听觉灵敏这一点,来预感敌人来袭。
第四,这是一个名字。
只是,前三种解释似乎同郑阔或郑阔儿子的话都连不起来。
写出来以后,林知清又将前三条划掉,保留了名字那一个选项。
她将鹅字拆分开来,分成了白、我、鸟三个字。
可想了半晌,还是没有头绪。
她暂时将注意力放在了名字这一可能上。
白鹅?会有人叫这个名字吗?
可能性很小,但不是没有。
林知清叹了一口气,恰巧,林泱泱回来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