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7章 刘几的质疑  大宋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47章 刘几的质疑

    杨安国压下激动,开口道:「三局两胜未分高下,看来还需加试一场,以定胜负了。」

    「杨学士所言甚是。」

    胡瑗缓缓开口:「不知加试何题?诗题?赋题?抑或论题?」

    他特意在前两者上略作停顿,太学体在时务策上不好发挥,但其在诗赋上的奇崛诡丽丶堆砌典故,仍是其最锋利的武器。

    杨安国岂能不知胡瑗心思?

    他立刻看向欧阳修,欧阳修面无表情,便已经是示意不宜诗赋了。

    杨安国心中了然,说道:「诗赋之作,虽关才情,然于今日考校实务真才,恐未尽显。不若再加试一道论题,以观双方学子对经史大义丶治道根本之洞见,如何?」

    胡瑗目光扫过刘几,见其眼中颇有自信,显然对论题也极有信心。

    论题虽不如诗赋那般利于太学体发挥,但写出来的效果,肯定是比普通文体要好的,胡瑗终究是想要堂堂正正地压服国子监,所以此时也不好反对,免得被人指摘。

    而且胡瑗对于爱徒刘几很有信心,他认为哪怕是比试论题,刘几也不会输.索性就顺水推舟,让国子监输得心服口服。

    「可。」

    胡瑗略一沉吟,颔首道:「便依杨学士之言,以论题决胜,只是不知加试几道论题?」

    欧阳修这时候说道:「已比试了三个时辰,一道论题便可。」

    众人都无异议。

    主裁老儒见状,说道:「既如此,请双方稍候,老夫等即刻拟定论题。」

    堂内,刚刚因时务策结果而起的波澜尚未平息,最后的决战已在酝酿。

    陆北顾丶程颢丶程颐三人交换眼神,皆看到彼此眼中的斗志。

    最后一道论题,将决定今日这场文脉之争的最终结果!

    论题的题目很快揭晓。

    ——《仲达论》。

    「仲达论?」

    题目一出,堂内顿时响起一阵议论。

    仲达虽然只是字,但所有人都知道,作为史论出现的这两个字,有且只有指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司马仲达!

    此人一生功过,毁誉参半,在儒家正统史观中,其几乎是与「忠臣」二字绝缘的典型反例,然而其隐忍权谋丶奠定西晋基业的功业,又令人无法忽视。

    以其为题作史论,能阐发的方向非常多,诸如「忠义」丶「权变」丶「王道」等等,随便一下想就是一大堆,而且每一个都能看出学子的立意高下与学问根底。

    不得不说,作为史论题目,可谓妙极。

    胡瑗放下心来。

    刘几擅长的,太学体那奇崛险怪丶标新立异的风格,在此类论题上最能大放异彩。

    杨安国则心头一紧,担忧地看向陆北顾三人。

    程颢与程颐对视一眼,神情都变得极为凝重,在他们看来,此题核心在于「忠奸之辨」,正是濂溪先生「诚」丶「仁」之学可大放异彩之处,但如何立论既能切中要害,又不落俗套,还要力压太学体的锋芒,难度极大。

    陆北顾心中却是念头飞转。

    司马懿后世评价虽多贬斥,但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其对三国时代的巨大影响,绝非一个简单的「奸臣」标签所能概括。

    这题,大有可为!

    「时限,一个时辰。」主裁老儒的声音落下。

    堂内瞬间陷入一片沉寂,六人都陷入了思考,不敢轻易动笔。

    过了良久,程颐率先动笔。

    他立意于「忠义」,引《春秋》微言大义,论述人臣之「诚」与「信」乃立身根本。

    「仲达之失,首在失诚。受托孤之重,受先帝之恩,然其心已非纯臣,行已非忠义。内怀机巧,外示恭顺,此乃『巧言令色鲜矣仁』之极致!其智谋权变愈深,其悖离大道愈远」

    程颢则从「王道」的角度切入。

    「仲达之才,可称一时之杰,其智谋权变,亦非常人所及。然其道非王,其术近霸。霸者,以力假仁者也八王乱起,中原板荡。此岂非霸术之祸,权谋之殃乎?故曰:治国平天下,当以仁心行王道,以诚意感天下,舍此而求霸术权谋,犹饮鸩止渴,遗祸无穷。」

    一个时辰后,众人停笔,随后开始判卷。

    而这次,「判卷团」的众人比此前的帖经丶墨义丶时务策要更加激烈地交换着意见,甚至争执的声音,在场之人都清晰可闻。

    争执了许久,他们才算统一了意见。

    随后,老儒宣读判卷结果。

    「国子监,程颢乙中丶程颐乙中丶陆北顾甲下。」

    「太学,刘几乙上丶陈属乙中丶魏功达乙中。」

    「依合议,综合等第高下与数量,此轮加试史论——国子监胜!」

    「什麽?」

    堂内死寂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比宣布题目时更汹涌的声浪.议论声丶惊叹声丶质疑声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屋顶掀翻。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那个跪坐在矮案后,身姿笔挺丶面色沉静的年轻人身上。

    陆北顾,成了整个风暴的中心。

    程颢平和的眼眸中第一次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诧之色,他与弟弟程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不解。

    他们兄弟二人的文章,自认已是全力以赴,紧扣师门义理,却只得「乙中」。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