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9章 六塔河案  大宋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19章 六塔河案

    门很快开了,曾巩一身半旧的长衫,面带笑容:「陆贤弟,快请进!」

    其他几人不知道都在干什麽,院落还挺安静的。

    曾巩的房间内,桌上堆满了书籍文稿。

    寒暄几句,陆北顾便道明来意:「子固兄,小弟此番冒昧前来,实有一事相求。」

    他拿出张方平的推荐信:「此乃张方平张公写给欧阳公的荐书,只是小弟初至东京,与欧阳公素未谋面,恐贸然持信拜谒,失礼且未必得见。久闻子固兄乃欧阳公高足,情谊深厚,不知可否请兄台代为引荐一二?择一欧阳公得闲的时候,小弟再行登门拜访。」

    「陆贤弟考虑周全,确该如此。」

    曾巩没推脱,爽快应承:「欧阳公近来为修《新唐书》,常焚膏继晷,案牍公务也颇为劳形,白日确实难得闲暇不过今晚戌时一刻,青松社在清风楼三楼有一场集会,有不少青年才俊都会出席,贤弟到时候可凭玉竹禅珠入场。」

    倒是可以见识见识天下英雄了。

    陆北顾开口问道:「不知清风楼在何处?」

    曾巩反问道:「贤弟可去礼部贡院交家状丶解状了?」

    「去了。」陆北顾确认道,「便是东大街南边的那处?」

    「对,从那里顺着东大街继续向西,经过西大街,在『新桥』跨过蔡河往北走,这家正店就在蔡河与内城护城河之间的朱雀门外街上,临河而建,应该不难找若是实在找不到就寻人问问,市井百姓应该都知道。」

    曾巩笑道:「只是欧阳公性喜诙谐,又好饮,若得空而兴致高时,谈兴必浓,饮酒必醉,你可要做好喝很多酒的准备。」

    这能理解,毕竟是写下了《醉翁亭记》的「醉翁」欧阳修嘛。

    「好,多谢子固兄!」

    陆北顾解决了这桩心事,又与曾巩交流了些备考心得,眼见日头渐高,他不敢耽搁宋庠那边的功课,便起身告辞离去。

    他特意提前了一阵子抵达宋府所在的街巷。

    遥遥望去,朱漆大门依旧紧闭,门前清净。

    陆北顾没有立刻上前叩门,而是在不远处寻了块乾净的石阶坐下,静静等候。

    当未时的钟声响起,陆北顾才起身走到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笃丶笃笃。」

    府上管事昨晚便认真嘱咐了门房,门房见是陆北顾,不敢怠慢,直接请了进来。

    「有劳。」陆北顾颔首致意。

    书房轩榭门敞,已经从午睡中清醒了过来的宋庠立于窗边,负手观鱼。

    宋庠闻声转身,见陆北顾气息沉稳,显然不是急匆匆地卡时间赶过来,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学生陆北顾,拜见先生!」陆北顾深揖见礼道。

    宋庠颔首道:「坐。」

    书案上,文房四宝齐备。

    而取代昨日试卷的,是一张邸报。

    《说文解字》曰「邸,从国舍也」,在唐代,地方节度使在京城都设有邸,而到了唐代宗大历十二年,这些邸统一改称进奏院,负责人称进奏官,代表地方节度使呈报奏章丶下达文书以及办理其他交涉事宜。

    而进奏官们还有一项日常性的重要任务,就是及时向地方节度使报告朝廷发生的事件,这些信息都是以书面形式传递到地方的,称「进奏院状」,也称「邸吏状报」。

    宋承唐制,同样设立了进奏院,不过进奏院就不是地方派人到中枢了,而是中枢专门管理的信息发布机构,正如《宋会要辑稿》中所载「国朝置进奏院于京师,而诸路州郡亦各有进奏吏,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达于四方,谓之邸报」。

    大宋的邸报并非定期刊行,发行频率大概是一到五日之间发一份,得益于印刷术的进步,刊印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在内容方面,邸报刊登的主要是四方面,第一是官家起居情况;第二是官员的任免丶升迁丶贬谪丶致仕丶离世情况;第三是经过审核的奏章;第四是军事丶科举丶刑名方面的重要事件。

    总而言之,邸报是大宋官员们了解朝廷动态最重要的手段,通常来讲,进奏院编辑的邸报初稿,先要经过门下省「判报」来决定稿件的取舍,之后报到两府,由两府相公共同审定「定本」,然后邸报才能以步递丶马递丶急脚递丶水运递等形式向各地分发。

    不过一些敏感的事情,经过门下省和两府层层审查,延迟发布会导致邸报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所以,开封城里还有不少私人小报在流传,以供没有资格阅读邸报的平民了解大宋的时事,而官员们其实也养成了先看小报再看邸报的习惯。

    「昨日点你之弊,在于实务未深,行文之『度』未精,今日便以不久前一件震动朝野之事为例。」

    宋庠拿起邸报,翻到朱笔圈注处,念了起来。

    「嘉佑元年四月,李仲昌等人堵塞商胡口黄河北流河道,使河水导入六塔河分洪河道,因河道狭窄不能容纳以至于决口,洪水肆虐,淹没民田丶庐舍无算,溺毙人畜甚众,朝廷耗费巨万丶徵发民夫上万之工程,甫成即溃!」

    六塔河工程吗?这确实是紧跟时事了。

    陆北顾虽未亲历,但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他在来开封的路上,就听人聊到过。

    此工程由刚拜相不久的文彦博丶富弼力主推动,旨在分泄黄河水势,减轻京东水患。

    当时其实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河北转运使周沆提交的,疏通和加固现有的河道,需要柴草一千六百四十五万束,人工十三万人,耗时五年;第二个方案是李仲昌提交的,堵商胡口把黄河分流到六塔河,需要柴草三百万束,人工一万人,耗时一年。

    李仲昌是治河专家李垂的儿子,李垂曾上《导河形胜书》,而李仲昌又曾在工部任职多年,有着丰富的工程经验,所以文彦博和富弼权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