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巅峰唐宋八大家的强度  大宋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他随即抛出今日研讨的核心题目:「『论钱荒之弊及通变之道』,此乃近年来州试乃至省试皆常涉之题,涉及货币丶赋税丶商贸丶吏治,乃至朝廷大政方针,包罗甚广,通常以时务策的形式来考。」

    「然而,若是假设今年州试你所遇到了该策论题目,却不以时务策的形式来考,反而以史论的形式来考,你该如何作答?」

    虽然策论通常分为史论丶经论丶时务策三种形式,但州试必然是有难度的,有时候确实是会出现这种「明明应该是时务策的题目,却要求用史论来回答」的情况。

    而这种题目形式,与帖经里面的「倒拔题」难度就很类似了。

    出的目的就是故意让考生不好作答,答不上来。

    但恶心归恶心,有没有遇到这种题目的可能性呢?有,而且很大。

    此时,李学官并没有直接讲解,也没有让他们来写。

    而是说让他们先自行构思框架,随后再点名几位不同州学的学子阐述观点。

    等到思考时间结束以后,李学官直接点了苏洵的名字。

    陆北顾抬起头,满怀期待。

    ——终于要见识一下巅峰唐宋八大家的强度了吗?

    要知道,唐宋八大家里面宋代的六位,苏轼丶苏辙丶曾巩,现在都还在成长阶段,而王安石虽然较为成熟,但距离巅峰也差了一些。

    此时此刻,唯有开封的欧阳修,和眼前这位苏洵苏老泉,是真正处于巅峰状态的。

    而苏洵虽然是唐宋八大家里最偏科的,完全不会写词,诗赋也平庸,但散文,尤其是史论,那可是历史级别的强!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李学官所问的,恰好就是苏洵最擅长的史论。

    (本章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