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气
十日后,古蔺镇。
裴妍正借着下午的光,在窗下绣着刺绣,细密的针脚在素绢上游走。
在大宋,刺绣分两种。
宫廷刺绣以摹写名家书画为主,如山水丶楼阁丶花鸟丶人物等题材,追求「因画制宜」,绣品基本上就是书画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装裱丶收藏方式与书画无异,甚至更为精细。
而民间刺绣就没这麽讲究了,通常是在服饰和家居用品上刺绣服饰的话以肚兜丶绣裙丶绣鞋丶荷包等小件服饰居多,色彩通常会比较明艳鲜丽;而家居用品的话则主要是帐幔丶门帘丶枕套丶被面等物,图案多取吉祥寓意。
裴妍平常通过牙人接的刺绣活计,基本上都是小件服饰,这种活不怎麽花时间,一个人完成起来会比较快,算是性价比很高的赚钱路子了。
而民间刺绣行业的兴起,其实也反映了大宋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要是五代十国那年岁,大家活着都挺费劲了,兜里趁点钱就得赶紧去买米,谁还有心思花钱给服饰和家居用品添花样?
就在裴妍认真刺绣的时候,忽听得院门被敲动的「吱呀」作响。
声音惊醒了蜷在箩筐里的豆腐,它一跃而出,竖着尾巴迎了出去。
「裴娘子在吗?」
门外站着个风尘仆仆的行商,从怀中取出封信塞进了门缝里,喊道。
「合江县捎来的。」
因为只有官员才能使用驿站捎信,而民间既有切实的书信往来需求,又没有成组织的邮递组织,所以往往是行商兼任了邮差的角色。
实际上,这些行商因为贩运货物往来的都是固定路线,久而久之就跟两头的居民都认识了,当地的地形丶建筑也比较熟悉对于行商来讲,反正怎麽都得路过,邮递重量很轻的书信就是顺手的事情,还能额外赚笔钱,是很划算的买卖。
针尖倏地刺进指腹,裴妍连忙按住,随后高声道。
「知道了,多谢!」
豆腐已经熟练地用牙咬起了掉在地上的信件,随后像白色闪电一样「咻」地一下就跑回了屋里。
当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时,裴妍有些发怔。
见屋内突然安静下来。
豆腐自觉地跳上桌案蹲下,两个前爪竖起来并拢,尾巴「唿簌唿簌」地扫过插着野菊的土陶瓶。
「你也替他欢喜是不是?」裴妍揉着白猫的耳朵轻语。
她拆开了信件。
陆北顾在信里详细写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经过。
当裴妍得知陆北顾解决了置地迁籍的困难,又给陆语迟和陆言蹊拿到了法王寺般若经舍的俗讲名额,甚至还能得到主持赐法名的机会,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般。
「娘亲!」
这时,陆语迟兴奋地举着小手跑来,一阵热风卷着桃瓣随她一同扑进门槛。
「你快来看,我给小叔叔种的西瓜籽发芽啦!」
西瓜是五代时期经由契丹传入汉地的作物,《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详细记载了契丹人西征回纥时获得了西瓜种子,并在上京试种成功。
如今西瓜在汉地已经广泛种植了,尤其以皮薄汁多丶瓤沙脆甜而闻名的汴梁西瓜最为出名。
不过古蔺这边西瓜口味普遍要差一些,因为虽然河谷地形有着高温丶强光照的有利条件,山地黄壤土层也算深厚,但土壤保水性一般,而且这里夏季降水也不够充沛.但自家院子里种的,也就不是很讲究口感这些了。
陆语迟发现娘亲没理她,好奇地凑上前。
「娘亲在看什麽呀?」
待看清信笺落款她认识的「陆」字,小姑娘突然蹦起来:「是小叔叔的信!」
这一嗓子惊动了正趴在厢房里打瞌睡的陆言蹊,他揉了揉眼睛,也走了过来。
陆语迟问道:「小叔叔说什麽啦?」
「小叔叔说呀,他已经便宜买了一处前铺后店的宅地,我们全家很快就能搬到合江县城去了,到时候你们两个都可以去寺庙里的经舍。」
陆言蹊一下子没了困意,惊恐地睁大了眼睛。
「是要送我们去剃光头当和尚吗?」
「傻孩子。」裴妍突然伸手揉了揉他的发顶,声音软得像夏日的溪水,「当然不是了,只是去跟着老和尚识字,老和尚还会给你们起个能让佛祖丶菩萨保佑你们的法名呢。」
「喔」
两个孩子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
「那我们是不是有新家了啊?」
「对啊。」裴妍抱着两个孩子,「你们的小叔叔写文章赚了钱,就想着要给你们做新衣裳穿,让你们都能读书识字,你们要记得小叔叔的好,以后长大了要报答小叔叔。」
「是因为娘亲对小叔叔也很好呢。」
陆言蹊童言无忌。
「当然了,我们是一家人啊,所以要都对对方好,要团结互爱。」
这时,院门又被敲响了,裴妍去开门,当面的却是王婶。
「王婶是来收绣品吗?尚未绣好呢。」
王婶手里攥着的帕子绞成了麻花,跺了跺脚说道。
「哎哟裴娘子,听说方才那行商说,陆家郎君可是在合江置办了前铺后宅的好地段,你们这是要搬去县城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
裴妍有些无奈,信有火漆肯定没被偷看过。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