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间选择了「或」【求月  大宋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间选择了「或」【求月票!】

    之所以这麽问,自然是想考校一下,陆北顾到底是真懂佛理,还是随手写了篇打油诗碰巧撞到了正确答案。

    事实证明,陆北顾是真懂。

    他开口道:「赵州此公案承前唐黄蘖和尚『无心是道』丶临济和尚『无位真人』之禅法,但将否定对象从『心』转向『佛性』,使批判更具震撼人心之力。」

    「但小子以为,其实此中意义,既不在『狗子有佛性』也不在『狗子无佛性』,而在于让汉地禅宗跳出古天竺佛法里『双遮』的因明学。」

    黄蘖和尚和临济和尚是前唐着名的师徒高僧,临济和尚深得佛法大意,为禅宗临济宗创始者,赵州从谂禅师的禅理,就颇受这二位的影响。

    而这三人,在事实上也是汉地禅宗发展史上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三人。

    在此之前也就是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佛法刚从天竺传入汉地开始开枝散叶,僧人们做的主要工作是翻译以及佛教本土化。

    直到前唐,随着玄奘法师西行,带回了系统且完整的因明学,汉地禅宗才算是有了能够称为根基的思维方式。

    所谓「因明学」,音译醯都费陀,是一种在古天竺发展出来的逻辑思维,这种逻辑思维的影响非常大,佛教丶耆那教与印度教都受到其深刻影响。

    而因明学的原理也不复杂,就是用「宗丶因丶喻」三支作为言论之法,例如「声无常(宗),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这里面通常是「因」最为重要,所以才叫因明学。

    玄奘法师在天竺那烂陀寺求法时,曾运用因明多次破斥外来论师的言论,名震天竺,并将这种逻辑思维带了回来。

    而汉地的禅宗僧人,很快就发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不足,并尝试进行改进。

    赵州从谂禅师的「狗子无佛性」公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而赵州从谂禅师这种将否定推向极致的参究法,实际上是对天竺因明思维的彻底颠覆。

    「你还懂因明学?」

    众人一头雾水,祖印禅师却兴致大起。

    「略懂。」

    所谓双遮,就是天竺因明学里面的概念,「遮」的意思是阻碍丶否定,「双遮」即对双方立场都做否定。

    因为哲学和逻辑学尚未发展到相对完备的地步,禅宗僧人当然不懂什麽叫二律背反,但是这不影响他们能够本能地觉察出因明学逻辑思维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赵州从谂禅师的目的,其实就是用『双遮』吊诡,实为诱导禅宗僧人跃出因明学的牢笼。」

    「有佛性和无佛性不是二元对立的,若是陷进到公案有无之中,不解为何佛性存在却被否定,所有佛理全部失效,本身便会陷入到对佛性的质疑里。」

    「所谓『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正如人不经生死,不知生死,只有迫使修禅者直面佛性这个存在本身的荒诞,才能获得对佛性真正的理解。」

    这种哲学逻辑,其本质就是现象学式的「存而不论」,用现代理论来理解,就是如同胡塞尔「加括号」的方法,先将佛性存有悬置,而后直指认知主体本身的虚妄。

    祖印禅师微微颔首,说道:「所以你才要写『若问佛何在?汪呜汪呜中!』,对吗?」

    「正是如此。」

    陆北顾解释道:「佛性并非遥不可及的神圣之物,而是存在于日常生活里最寻常丶最世俗的事物之中,狗啃骨头中有佛性,老僧念经中也有佛性,唯有破了这层纠结于『狗子有无佛性』的痴妄,才能领悟何谓佛性。」

    听不懂?

    简单的说法就是,陆北顾在「是或否」这道题之间既没有选「是」也没有选「否」,而是选了「或」。

    而「或」,才是这道题的正确答案。

    或者说选择「或」本身都不是出题者的目的,让答题人跳出「是或否」才是目的。

    祖印禅师听完陆北顾的解释,眼中闪过一丝微光,枯瘦的手指缓缓拨动玉竹禅珠,沉吟片刻后,忽然抚掌大笑。

    「善哉!」他声音洪亮,回荡在山巅,「老衲参禅多年,见过无数人解『狗子无佛性』,或执于『有』,或执于『无』,或陷于经论争辩,却少有人能如你这般,跳出窠臼,直指本心。」

    他目光如炬,凝视着陆北顾,似要看透其心思:「你不仅懂得赵州从谂禅师破『双遮』的机锋,更悟得『佛性不离日用』的真谛,『汪呜汪呜中』一句看似戏谑,实则暗合『平常心是道』的禅机。」

    「——不错,你很不错!」

    祖印禅师略一停顿,笑意渐深:「老衲本以为,今日能得一佳偈已是难得,不想竟遇如此解人。」

    话音落下,众人皆惊,几个法王寺的僧人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祖印禅师素来惜言,极少如此盛赞一人。

    此刻,他看向陆北顾的眼神里,已不仅是欣赏,更有一丝意味深长的期许。

    褐衣僧人上前宣布:「最后一关,韩子瑜队胜!」

    韩三娘丶计云丶卢广宇,顿时大喜过望。

    而反观先镇,他倒是跟何聪不一样,是个输得起的。

    关于陆北顾这首偈的道理,先镇方才也是想了半晌才明悟过来,随后乾脆揖礼:「是我输了,心服口服。」

    众人或叹服或议论间,祖印禅师却向陆北顾招了招手。

    陆北顾连忙上前,恭敬行礼。

    祖印禅师解下手腕上的玉竹禅珠,递给了陆北顾。

    「此珠与你有缘,便赠与你吧。」

    陆北顾双手接过,只觉这一半竹珠一半玉珠的佛珠入手温润,知是难得宝物。

    而这时,宝月大师不知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