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5-120  废太子的奇妙旅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十七岁成婚,就算成婚之后立马有了孩子,出生的时候,也将近十八岁了。

    底下的村民们又开始窃窃私语。

    男女都得等到十七岁才能成婚,是不是稍微晚了一些?

    村里普遍的年轻人都是十四五岁成婚,也有更早一些的,拖到十七岁还没成婚,那一般都是有特殊情况。

    比如守孝,或者是家贫,还有一些别的乱七八糟的原因。

    总归,一般的人家,差不多十三四岁就开始相看人家了,这……突然又要晚几年。

    负责人继续说:“这也是为你们好,你们也在村里生活一辈子,咱们村有稳婆吗?”

    村里还真有一个。

    稳婆走出来:“大人,有什么吩咐?”

    负责人笑了笑:“不是才说了吗?以后都管对方叫同志就行,这位大娘,您做稳婆多年,遇到过那些难产的姑娘,一般都是多少年岁?”

    稳婆想了想。

    其实什么年岁的都有,哪怕第一胎顺利,第二胎也有难产的可能性,这个就不好说了。

    不过,仔细算了个数,“好像年纪小的姑娘,更容易难产。”

    他们村,今年都还出了一起姑娘难产,一尸两命的惨剧呢。

    负责人面容变得有些严肃:“大家都听见了,年纪小的姑娘,身体,骨骼,都还没发育成熟,这个时候生孩子,母体和婴儿都很危险不说,生下来的孩子,也容易体弱,养不活。”

    人群中窃窃私语,好像是有道理啊。

    也有人悄悄说起,某某家的姑娘,瞧着身子骨挺好的,出嫁之后,没两个月就传来了好消息,结果生孩子的时候,差点儿没救回来,孩子也没了。

    仔细想想,那姑娘生孩子的时候,还不到十五岁。

    从前其实也有人注意到过这些问题,但是大家都是这样的,也就没有人站出来说过这个话。

    负责人:“优生优育,才能让大家的家族更加强大,健康的姑娘,小子,身子成熟了之后,生下来的孩子,也会更健康,健康的孩子长大,才能真正为家族创造更好的条件。”

    优生优育。

    大家慢慢咀嚼这几个字。

    是啊,优生优育,村里那些身体好的小夫妻,有的要孩子要得晚一两年,生出来的孩子壮壮的,打小也不爱生病。

    年纪更小的夫妻,就算生下孩子,养不活的,也比比皆是,如此一来二去,反而耽误了时间。

    晚个两三年成婚,也没什么的。

    姑娘养在家里,也还能帮衬着家里一点儿。

    这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近亲结婚的事情,算是交代妥当了。

    接下来就是上学的事情了。

    村里的村学,当初改革的时候,是君郁参与了的,也说了,姑娘和小子都能来上学,大家的学费都是一样的。

    但是能送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115-120(第8/16页)

    来上学的,整个村子就两户人家,而这两户人家,恰恰好,都还是前几年被流放过来的,深知姑娘读书,也是有好处的。

    其他的人,就没人这么想了,觉得送姑娘读书,浪费钱,也浪费时间。

    反正现在有知青带领他们脱盲,聪明的姑娘,偶尔跟着知青,也能学几个字,长此以往,那不就等于免费学习了吗?

    谁还愿意花钱送姑娘去上学啊。

    负责人高声道:“城里的女校,大家都知道吧,后续,这女校要开办第二所,第三所,甚至是更多,同样的,大家也知道,女校那边后续是要学技术的,还能在工厂里做工,拿工钱。”

    是这么一回事,村里也有姑娘被选上的,每个月都能带点钱回家,家里都可高兴了,说亲事的时候,都能有底气瞅着家庭情况更好的婆家了。

    负责人继续说:“女校的校长,咱们村也不陌生,宋夫人说了,女校的教育资源有限,但是工作岗位需求量高,如果姑娘能直接通过文化水平的考试,就能直接上工赚工钱,在女校读书的工人,做工的时候,还得抵扣学费,但是直接招聘的女工,是不需要用工钱抵扣学费的。”

    末了,他的语气又十分认真地补充了一句:“不过,大家记住了,是要能通过女校考试的,不是随便认识几个字就行的。”

    他解释得十分详细了。

    没有一个村民听不懂。

    他们仔细算了一笔账。

    把家里的姑娘送到村学去读两年,现在读书也便宜了,具体花费,咬咬牙就省出来了,等到姑娘去工厂赚钱了,那学费不就能赚回来了吗?

    比起先通过入学应聘,在女校还继续读书,然后赚的工钱还要抵扣学费,实际上要更划算啊。

    负责人又继续说:“村学这边,姑娘学费,只收小子的一半,当然了,这笔钱是咱们组织补给学校的,具体这个政策会实施到什么时候,未来再说,大家抓紧的吧,说不定以后这政策就取消了呢。”

    姑娘学费减半,也是君秋澜和田瑞商量出来的结果。

    如果跟男孩子一样的学费,就算未来能有机会去工厂上班赚钱,依旧会有很多人不乐意送姑娘去念书,毕竟知青扫盲是免费的,能学多少,都算自己的本事。

    但如果学费再减免一半呢?就会有更多的人心动。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