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90  换嫁小夫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千张脱模,赵景清取来菜刀,“多的边角修平整,按宽五寸切片就成。”

    几刀落下,相差无几的千张推在一起。

    徐立秋点头一一记下。

    赵景清教得快,徐立秋学得也快,前后不过一个时辰,三样豆制品都学会了。

    徐立秋识字,脑筋转得快,将他学会的豆制品做法加以琢磨。嫩豆腐老豆腐都是一样的模具,口感区别在于压制排出的黄浆水更多,而豆腐干则是在老豆腐的基础上,压制时几乎将黄浆水排干……徐立秋将每个都琢磨一遍,心道东家说得对,豆浆好,做啥都简单。

    这小小一锅豆浆,竟能产出如此多的吃食。

    次日,赵景清将清单上的响铃卷和豆棍做法教给徐立秋。

    最后一样包浆豆腐,赵景清花费了不少时间,他知道包浆豆腐,却没亲自动手做过,接连做了几次都没成功,是有包浆,但煎的时候总是裂开,卖相不佳。

    人酒楼食肆的菜品,讲的是色香味俱全,总不能端上一份品相不好的菜吧?

    赵景清不由苦恼,袁牧一起想办法。

    “有了,”袁牧以拳击掌,“景清,你还记得菜市里面摊位卖豆腐的那老爷子不?”

    他一提赵景清便回想起来,他还没卖豆腐时,那老爷子就在卖豆腐,他可是个老手艺人,会的只多不少,双眸一亮,“记得,我去请教他!”

    说着,他人蹭的一下站起来,就往外走。

    “你慢着点!”袁牧心惊肉跳,他现在可是两个人。

    赵景清停下步子,默默转向袁牧,嘴唇微抿,一双清亮的眸子望着他。

    四目相对,袁牧心软得一塌糊涂,哪里还舍得说他,“我驾驴车送你去。”

    “嗯!”

    驴车驶入山阳镇,赵景清和袁牧买了肉和酒,直奔老爷子豆腐摊。老爷子不愧是老手艺人,知晓两人来意,将包浆豆腐的做法事无巨细告知。

    豆腐要选用老豆腐,切块后用淡盐水浸泡一刻,捞出沥干水分后上锅蒸,而后出锅晾凉,包浆豆腐就做成了。

    赵景清顿时茅塞顿开,他做的包浆豆腐在煎制时会裂开,是因为他没用淡盐水浸泡豆腐。淡盐水可以使豆腐变得更紧实,不易破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嫁小夫郎》 80-90(第6/14页)

    再三谢过老爷子,赵景清和袁牧回到豆腐坊,再次尝试。

    这一次,果然成功了。为做包浆豆腐前后折腾了三日,教给工人又花去半日。

    赵景清算着时间,总算是赶在钱成安提醒的时限前,将需要的豆制品全做出来,不管清河县酒楼那边的人何时来,他都不用担心。

    赵景清松了口气。

    然他这口气才松半日,次日便有生人登门,自称是清河县万福酒楼的人,送来豆制品所需数量清单,单子上还盖了万福酒楼的印章。

    来人道:“最迟巳时四刻送达,价格按你们出货价走。”

    老豆腐三十框、嫩豆腐三十框、豆腐干二十斤、油皮十斤、千张十斤……赵景清看过清单,“成。”

    除去老、嫩豆腐,其余七样皆便宜存放,赵景清当天下午便安排人着手生产,早早准备起来。明早只多六十框豆腐,现下人手多,算不得难事。

    次日凌晨,赵景清有心起来盯着,但他怀孕后更嗜睡,又都是睡的整觉,想要早起,根本起不来。

    袁牧见他眼睛睁了又闭闭了又睁,困得发懵还想逞强,又好气又好笑,抬手轻拍哄道:“有我盯着呢,你放心。今儿万福酒楼的货我亲自去送,一定不会出岔子,你安心睡吧。”

    赵景清带着睡意的声音闷闷的,“嗯……”

    “凌晨我来,白天可得你盯着。”袁牧轻声说了几句,待赵景清睡过去,袁牧换了衣裳轻手轻脚出门。

    豆腐坊有条不紊,一框框豆腐做好,驴车进进出出,一番忙碌景象。

    到底是心里惦记着事儿,赵景清今天醒得早,天蒙蒙亮便醒了,收拾好出门,恰好见袁牧在往驴车上搬东西,准备出发去清河县。

    现在卯时过半,距定好的时间还有两个时辰,送货过去将将好。

    赵景清叮嘱道:“路上别太快,当心将豆腐颠碎了。”

    “我省得,”袁牧用麻绳将豆腐框固定好,“娘做了早饭,快些吃了,别饿着。”

    赵景清颔首,操心道:“你吃了吗?水袋拿上没?”

    “吃了,”袁牧将车板上水袋拿起来给景清看,“拿着呢,还带了点干粮,饿不着。”

    “中午好好吃饭,不许吃干粮。”

    “成,我可不亏待自己。”袁牧笑着回,坐上驴车驾车往外走,驶出豆腐坊,袁牧回身瞧见景清还站在原处目送他,抬手朝他挥了挥,示意他快回去。

    见驴车驶上官道,赵景清折身回厨房吃早饭,有袁牧亲自去,他没什么好操心的。

    豆腐坊素来丑时过半上工,午时下工,昨儿下午做豆腐干,是叫人下午来上工做的。上工时间延长,赵景清给了工钱,但这么干总不是个事。豆腐坊的活简单,但人累了没精力,哪还能做出好东西?

    赵景清寻思着分做早中两波人上工,下午三个人就足够,轮换着来,但如何安排人手,赵景清让徐立秋去做。

    下午,袁牧驾空驴车回来。

    赵景清问:“可按时送达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