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0-200  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冯元一闻言叹气,道:“太上皇面前我去回禀,你把首饰给太妃送去吧。”

    宦官领命行事。

    太妃杨氏收下木盒,并未多问什么,等人走后,打开一瞧,发簪如旧,一根黑色发丝夹在木盒缝隙之中,杨氏手指捻住轻轻一抽,木盒底板轻轻一动,露出纸笺一角。

    杨氏吃了一惊。

    194  ? 第 194 章

    ◎无题◎

    她半生都在世间最有权势的富贵乡里待着, 一看盒里藏信,心跳不由加快。

    杨氏左右瞧了瞧,并无宫女靠近, 她指甲轻轻一挑,把纸笺从盒底夹层中抽出,展开看了一遍, 脸色渐渐变得苍白, 两行眼泪无声滑落腮边, 片刻过后,将纸笺放到烛火上烧尽。

    不知过了多久,宫女进来换茶,见杨氏独自一个坐着,走近才发现她形容萧索, 一双眼却格外亮,与平日瞧着有些不同, 却又说不出哪里不一样,宫女道:“太上皇刚才发了脾气,娘娘快去看看罢。”

    杨氏抚了抚鬓发, 道:“陛下这些日子多思多虑夜里总睡不好,难免脾气不好。”

    宫女点头,他们这些在太上皇太妃跟前伺候的最是清楚,自退位之后, 太上皇的脾气一日坏过一日,也就贵妃能稍作宽慰。

    杨氏道:“去把我的香料都拿来,给陛下配些安神的香。”

    宫女答应一声去了, 很快又叫了个宫女来, 两人将各色香料全摆放在殿中, 仍由贵妃挑选。杨氏不禁精通音律,更有一手品香调香的功夫,这些年长安时兴的香料,有许多都来自宫中。

    杨氏一面摆弄香料一面和宫女聊天,心却如油煎般难熬,她不动声色将吴茱萸单独用帕子包了,掐着时间带宫女去太极殿。到了门前便闻着一股浓郁苦涩的药味,皇帝旧疾未愈,近日身体不好,每日都需服药,杨氏便说要去看看药熬得如何。

    小宦官在偏殿小院单独起了个炉子熬药,见太妃过来忙行礼。

    太上皇还未退位之前,杨氏曾亲自为他熬药几回,宫人也不觉得奇怪。杨氏将宫女遣开,弯腰去查看药罐,小宦官让开几步,只见贵妃背影挡住了炉子,道:“娘娘当心被火熏着。”

    贵妃悄悄取出帕子,将吴茱萸抖落在药灌中,站直身子,心如擂鼓似的,脸上却半点不露,含笑吩咐小宦官将药三碗熬做一碗,便款款离开。

    从太子别院回来,过了几日,肖稚鱼听说宫中又有了些变故,太上皇身上起疹,头胀腹泻,这日发脾气时不慎摔倒,身旁服侍的人没扶住,一摔之后竟不能起来,原先残留的后遗症全引发出来,眼歪口斜,话不能句。

    新帝及诸王都赶到宫中探看,太上皇见着几人却是双目圆瞪,脸色涨得通红,不知是喜还是气。趁着太上皇难以言语,朝中大臣进言请太上皇移居兴庆宫,新帝则搬入太极宫。

    李承秉在家中说起此事,肖稚鱼暗自犯嘀咕,那日与杨十娘说的话与太上皇突然病重也不知是不是有些关系。太妃杨氏一直都是温柔性子,年少做吴王妃时被逼着出家,后来又入宫为妃,万般委屈无奈却又只能受人摆布,能有那样的胆子?

    可转念一想,兔子急了尚且咬人。杨家家破人亡,太妃没了娘家依靠,知道太上皇原本打算,真做些什么也为未可知。

    她将此事烂藏在肚里,并未与任何人提起。

    三月一过,春荫渐浓。朝中安稳下来,潼关战事却越发激烈。

    潼关城外如黑云压城。

    城门紧闭,墙上守城士卒紧紧盯着下方。突然战鼓雷动,咚咚的声音犹如催魂的恶鬼脚步。士卒们大声嚷嚷:

    “敌袭!敌袭!”

    范阳兵如潮水涌来,城墙上士卒不断射箭,由上致下进行压制,而范阳兵手持木盾,徐徐压近,另有几辆冲车,往城门而来。墙上将士指挥众人射向冲车,护送的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 190-200(第4/9页)

    士倒下,又有人不断填补上来。

    冲车狠狠撞向城门,如一记重锤敲打而来,震得城墙发颤。

    远处营帐之中,康福海坐在宽大的椅子上,面色有一丝灰败,他目光缓缓在众将领身上扫过,最后落在田浩真身上,“潼关易守难攻,他们龟缩不出,接连几日倒让我们折损不少人,真儿,你素来勇猛无敌,等会儿你带人上。”

    田浩真领命。康福海又看向杨杲,道:“你身上的伤如何了?”

    杨杲肩膀上缠着布带,背脊却仍绷的笔直,“大都督放心,再休息两日就能上阵。”

    康福海道:“昨日我收到长安传信,皇帝老儿退位,太子登基,朝中正是乱做一团的时候,就该趁这几日尽快攻下潼关,此后便可直下长安,你领着前锋,这两日再辛苦一下,若能攻破潼关,你与真儿都是首功。”

    众将领都看向杨杲,他神色冷肃,道:“领大都督令。”说完便和田浩真离开营帐。

    两人到了外面,各自传令副将,命士卒待命。

    走得远了,田浩真朝地上啐了一口,道:“杨兄,你受累了。”

    杨杲笑了笑,道:“我护送二郎君去长安,路上二郎君丢了性命,我却单独跑了回来,大都督不计前嫌还能用我,我心中怎会怨怼。”

    田浩真拍了他肩膀一下,道:“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义父心中还有些坎过不去,等你再立些功劳,义父就会放下芥蒂,他是枭雄豪杰,有那样的胸怀。”

    杨杲和他说了两句,各自分开。城门前仍在激战,厮杀与战鼓声交织。他叫上亲兵几个,正要穿甲,有个文士快步而来,将杨杲拉到一旁道:“大郎君让我来传句话,攻城的事让田将军多出些力,等快要攻破的时候,你再上去,大郎君已叫了章、尹两位将军从旁协助你。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