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0-80  簪笔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无人回应,慈姑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喉咙变得沙哑干涩。

    她忽然不再挣扎,也不再咒骂,只是直勾勾地盯着前方的树影,双手从木栏上滑落,喃喃自语:“我成为慈姑的时间,竟然已经比我做沈慈音的时间还要长了”

    语无伦次的碎语在夜风中飘散,眼神涣散,已然是疯癫的模样。

    寒夜的露水凝结了又消融,枝头的残雪化了又落。

    约莫过了七八日,祝昭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她坐起身,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赤华,今日怎么感觉静悄悄的,往常这个时候中郎将不是在练枪吗?”

    赤华正往炭盆里添炭,她将火箸放回一旁,拍了拍手上的炭灰,回道:“中郎将天未晓就带着祭品出门了,说是大事已了,当祭阿翁。”

    祝昭闻言心头一紧,喃喃自语道:“大事已了,当祭阿翁”

    其实这些时日她能感觉到,自从慈姑伏法后,他就变了。

    他的气息不再那么凛冽,反倒辽阔,反倒缱绻。

    再带着点悲伤。

    像是下一瞬,他就会这样烟消云散。

    祝昭望着窗外微亮的天色,当机立断。

    “不行,我得去看看。”祝昭掀开被子便

    要起身,赤华连忙上前扶住:“姑娘你这身子刚好!”

    “我真的不放心。”祝昭打断她的话,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赤华,你快,你快帮我取件厚斗篷。”

    赤华拗不过她,只得取来一件斗篷为她披上,又寻了块素色面纱为她系在脸上,遮住大半容颜。

    “姑娘我陪你一道去。”

    祝昭摇了摇头,语气不容置喙:“你留下,山路崎岖,多个人反而累赘,我自己去便好。”

    她只想要独自过去看看他,她怕他做什么出格的事情,行差踏错,若他真有逾矩之举,只要她出面,她有把握他会收手,所以赤华同往,反难周旋。

    村落坐落于直沽山,此刻寂然,唯几处炊烟袅袅。

    石径间偶尔会见佝偻老叟,拄杖蹒跚,无半点青壮踪迹,鸡犬之声亦稀,满目衰飒之气。

    祝昭裹紧了斗篷,沿山后小径徐行。

    步履深浅,转过一道山梁,前方的山坡上毫不意外地出现一抹熟悉的身影。

    祝昭脚步一顿,远远望去,只见袁琢一身素衣跪在一座合葬坟前。

    砌下落梅如雪乱。

    看到他安好,祝昭悬着的心稍稍放下,没有上前打扰,她悄悄走到不远处一棵老树下,选了块背风的石头,拂开了上面的落梅坐下,将自己隐在树影里。

    袁琢跪在那里像是已有许久,脊背笔直,却像是心气尽泄,腊梅落衣不暇顾,只是维持着跪着的姿势,恍恍惚似乎要与这空山寂寥合而为一。

    山道上缓缓走来一个身影。

    祝昭眯起眼望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娘子,穿着一身半旧的青布衣裙,头上裹着蓝布头巾,手里提着个竹篮,朝着坟前走来。

    袁琢微微抬眼,黯淡无光,像蒙着一层灰。

    他看了苏娘子一眼,眼神没有丝毫波动,没有说话,只是朝着坟墓深深一拜,然后撑着地面缓缓起身,往旁边退了两步,默默让开了位置。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又木然。

    苏娘子走到坟前,将竹篮里的祭品一一取出摆在石案上。

    袁琢垂下眼,是一碟刚蒸好的米糕,一小壶米酒。

    苏娘子将祭品摆得整整齐齐,然后跪下,对着坟墓絮絮叨叨地说起话来,声音不高,被风吹得断断续续,袁琢听不真切。

    他的目光落在石碑上,脑子里空空荡荡,沉重得喘不过气。

    祝昭坐在树影里,望着苏娘子的侧影,眉头不由得微微蹙起。

    苏娘子祭拜了好一会儿,深深一拜,慢慢站起身,她转过身,恰好与站在一旁的袁琢相对。

    袁琢这才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她脸上。

    他看着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眼神依旧沉寂得像深潭,只有睫毛在寒风中轻轻抖了抖。

    “我没想到你今日也在。”

    “不碍事。”他终于开了口,声音沙哑。

    苏娘子闻言,手指攥紧了竹篮提手,却只是低低应了声:“嗯。”

    风又起,卷着未烧尽的纸钱飘过两人之间。

    “你其实不想看见我吧。”苏娘子笑了笑。

    袁琢也笑了笑:“你其实也不想看见我吧。”

    苏娘子不说话了,山风里只剩下两人沉默的呼吸声。

    袁琢忽然低低地笑了一声,他真诚地看着她,眼神里没有恨,也没有怨:“你赐我性命,我该感谢你的。”

    苏娘子垂下眼睑,声音轻得像叹息:“你应当是怨我的吧。”

    “我其实不怨你的,以前你待我最好了。”

    袁琢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裹着说不清的自嘲与释然。

    苏娘子抬眼去望他。

    幼年时,他从自己的母亲身上得到的片刻爱意,竟然就这般支持着他原谅了没有母亲且荒芜的十余载。

    “我夫人同我说过,当此浊世,女子能择路而行者,可谓至坚至伟,从前众人只唤你苏九娘,你连一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可如今你为自己争取到了很多。为己而生,本无错谬,我都理解的。”袁琢温和地笑了笑。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