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节  凤难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四个字。

    冯保虽是太监可也心却大得很,文墨上头下了许多功夫,字迹也颇有章法。他写的四个字极其工整:天怒人怨。

    严家行事,早已惹了人怨。可这天怒,怕是要放在蓝神仙那头。

    要让严家入西苑,那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要卡在那一天让严家入宫。徐阶伸出了手指,磨得圆润的指甲盖轻轻的扣了扣木案,不轻不重、不疾不徐。随即,他扬声叫了人来,吩咐了一句:“来人,去请邹大人过来,”顿了一下,徐阶沉吟片刻,又加了一句,“顺便,把谢大人也叫来吧,就说我有事找他们商量。”

    这邹大人指的是邹应龙,此人字云卿,号兰谷,乃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徐阶的门生。现在干的是御史的活,专门弹劾人的。

    这谢大人不用说,那就是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凤难为》 凤难为 第38节(第2/3页)

    俊成。他也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徐阶门生。按理,这般大事,徐阶是不会找谢俊成这么一个年轻小翰林的。

    只是,这谢俊成乃是裕王妃的亲姐夫。单单是这个身份,就能做许多文章。徐阶这回虽是应了裕王妃的话打算下手可也不想见着裕王府半点都不沾——说几句话便叫别人冲锋陷阵,脏活累活都是别人的,自己却置身事外半点也不沾边。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无论此事成与不成,裕王府都别想要袖手旁观。

    所以,徐阶又往里面加了一个谢俊成。

    徐家的管家听了这话,应了一声,连忙小跑着出去请人了。

    这师生关系,乃是朝中科举起步的官员们最看重的关系之一。所以,今日徐阶派人去请这两个学生,这两人便马不停蹄的赶来了——老师有请,学生哪敢不从?

    谢俊成还是第一回得了徐阶这般亲请,想着如今朝中的风起云涌和徐阶这份邀请背后可能带来的含义,他几乎激动地不能自已。他是男人,自小寒窗苦头,日日苦心专营,为的不过是一个“权”和“名”。而徐阶则是他所能见到的,最接近这两个字的人。

    谢俊成稍稍收拾了一下,握住了替他整理衣襟的李清闻的手,不由笑了起来:“且等着,我给你挣个诰命来,好不好?”

    李清闻甩开他的手,只淡淡抿了抿唇:“官场上面,还是小心些来得好。”

    谢俊成现今正在兴头上,哪里听得了这些话,不过是一笑便摆手随着徐家的人走了。

    因为谢俊成的住处离得远了些,待到了徐家的时候,徐阶已然和邹应龙说开了。

    见了谢俊成来,徐阶伸手抚了抚自己的白须,十分和气的招招手:“来来,俊成啊,好些日子没见,瞧着倒是精神了不少。太岳常和我说起你,说你在翰林院里头很是用功呢。年轻人有志向,不错,不错!”

    “老师过奖了。”谢俊成心中暗自欢喜,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忙谦虚了两句。

    徐阶微微颔首,指了指边上的邹应龙和邹应龙正在着笔写的折子,道:“我和应龙正说着呢,”他慈眉善目,笑得十分和蔼,“你来瞧瞧这个。我看啊,应龙的文章倒是做的越来越好了,字字如刀,直指重点啊……”

    邹应龙连忙谦虚的推让了一下:“老师过奖了,我这不过是受了老师您的教导。”

    谢俊成顺着徐阶的指点看了几眼折子,看到那句“请斩世蕃首,悬之于市,以为人臣凶横不忠之戒”,不由悚然,他立刻就明白了,这是弹劾严世蕃的折子。

    徐阶抬抬眼,把这两个学生细微的表情都收入眼中,他的笑容依旧是慈和的,带着一种长者特有的温和。就像是含蓄的提点:“如今陛下对严家大为不满,西苑之事,严首辅更是大大的得罪了陛下。你们明白这代表着什么吗?”

    邹应龙和谢俊成这两个同年不由得互相对视了一眼——这代表着,这一次的弹劾折子很可能就起了作用。在之前那么多官员弹劾严家不成的时候,他们的折子若是能起了作用,满朝官员都会视他们为“倒严英雄”。有这一桩大功,日后仕途还有何愁?

    徐阶很是了解这些年轻人的热情和野心,他慢悠悠的接着下了一个筹码:“严首辅和陛下多年君臣自是不好得罪,可严世蕃却不一样。你们要知道,工部的账已经开始算了……”

    徐阶的主意倒是很简单:严家给他挖了个坑,他就顺着坑过去。严世蕃自然会以为得计,迫不及待的拿着弹劾的折子找皇帝做主。

    那么,后日严家父子必然就会如裕王妃和自己所愿,准时入西苑。

    徐阶心中主意已定,含笑看着那两个越发激动的学生,再无其余的话。

    年轻人啊,就是有胆气,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拼。其实,若这功劳真有这么好得,他又何必要留给这两个人?毕竟,他最心爱的学生可是张居正。

    过了两日,蓝道行果然在西苑替皇帝扶鸾请乩。

    蓝道行原本是怀着建功立业的心来了京城,后来经了这么多事,眼见着皇帝喜怒不定,左右伺候的人都是动辄得咎,他心中颇有些惶恐不定,想要离开了。如今,裕王妃那里传了话,他终于也快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蓝道行早几日就和皇帝说,他修行时间已过,将要去游历山川,寻自身道果。看在君臣一场的份上,今日才最后一次替皇帝扶鸾请乩。

    这说走就走的模样,倒是叫皇帝越发觉得他高深莫测。

    因为蓝道行之前多有妙语神算,皇帝觉得物以稀为贵,想着这次扶鸾请乩之后大约是见不着人了,便也慎重起来。想了半天,才把自己一直最想问的问题写了出来:

    “朕诚心向道,天下何以不治?”

    蓝道行表演了一下鬼上身,哦不,应该是神上身,穿着特殊的服装拿着道具跳了一会儿,然后才抖着手在沙盘上面写了四个字:国有奸臣。

    皇帝可不好蒙,直接又问:“既天若有灵,何不降天谴于奸臣?”

    蓝道行抖着手接着写:“留待陛下圣裁。”

    皇帝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