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章 刘琦求救  虎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63章 刘琦求救

    甘宁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有多少士兵想回家?」

    「大概一半左右!」

    甘宁心中算了算,便笑道:「一半就是一万五千人,二十石粮食赎一个,正好就是三十万石,看来对方也心里有数啊!」

    「启禀将军,是卑职告诉他,有一万五千馀人想回家乡。」

    「原来如此,我说对方怎麽会算得那麽精准。」

    甘宁笑道:「这个价格还可以,不过再加一个条件,投降士兵的家眷要来江陵郡,不得阻拦!」

    「这是惯例,卑职已经给他们说过了,他们表示完全同意。」

    「那就这样吧!一个士兵换二十石粮食,这批粮食正好用来安置投降士兵的家眷,把他们安置在汉水以东丶溳水以西,以云杜县为中心,建立上百个村庄,这件事交给诸葛瑾,请黄忠军队全力协助他。」

    「卑职明白了,另外是不是再增加两个校尉?」

    甘宁沉吟片刻道:「我这段时间考虑把校尉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上尉丶中尉和少尉,都尉也是一样分为三个等级。

    这次傅彤和陈牧任命为中尉,要低其他校尉半级,还有娄发丶张喜丶王小蛮和阚晃升为少尉。」

    「卑职明白将军的意思,卑职会拿出新军制方案,通过后再行任命之事。」

    豫章军和荆州军最终达成了战俘协议,协议分为三条,第一,一切由士兵自愿选择留下或者返回;第二,每个返回的战俘,荆州将补偿豫章军二十石粮食,粮食到位后,士兵返回荆州;第三,留下战俘的家眷如果愿意来江夏,荆州不得阻拦。

    这场战俘交换一直持续了一个月,而家眷前来江夏则一直持续到秋收后,接近一万名士兵的家眷选择渡江来江夏郡安居,被编为军户,安排在云杜县四周,每户给二十亩粮田和两亩宅地,同时每户每月给一石粮食补贴作为过渡,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夏收。

    荆州的江夏之战惨败后,也就意味着刘表再也无力挑衅江夏郡,豫章军稳住了江夏郡。

    这也让豫章军高层尝到了情报的甜头,也由此加大了情报投入,到年底时,派出去的情报探子增加了一倍以上,遍布所有重要县城。

    盛夏过后,很快便到了秋天,九月初,连绵的秋雨开始横扫长江沿岸,开始凉意十足。

    这时下午,一名文士来到了宛县,这里是刘备的老巢,刘备的四万大军目前有三万集结在这里。

    这名文士来到了左将军府,这里是刘备的官衙,他对门口士兵拱手道:「请禀报刘皇叔,我是替荆州刘琦公子送信,我这里有他的信物!」

    文士取出一块牌子交给士兵,士兵转身进去了。

    不多时,出来一名文官,拱手行礼道:「我是刘皇叔帐下主簿简雍,请问阁下是?」

    「在下邓芝,是刘琦公子幕僚,特来为公子送信!」

    「久仰了,请邓先生跟我来!」

    简雍把邓芝带到了刘备的官房,刘备已在门口笑眯眯等候了。

    「来人可是邓伯苗?」

    邓芝很惊讶,「皇叔知道我?」

    刘备笑着点点头,「我在新野呆了一年多,和邓家经常打交道,怎麽会不知道伯苗贤弟呢!」

    邓芝心中很感动,连忙取出刘琦的信呈上,「这是琦公子的信,请皇叔过目!」

    刘备接过信并没有急着看,而是让简雍去把军师诸葛亮请来。

    之前诸葛亮断言荆州军进攻江夏将损失三万人,而且是全军被俘获那种战败,事实证明,诸葛亮的预测一点没错,让刘备更加敬服。

    不多时,诸葛亮踱着方步进来,看见邓芝笑道:「这不是伯苗吗?」

    邓芝也是司马徽的学生,曾在隆中读书十年,多次见过诸葛亮,邓芝连忙行礼,「好久不见诸葛贤弟了!」

    刘备把信递给诸葛亮,诸葛亮看了一遍,笑着问道:「琦公子似乎很没有信心啊!」

    邓芝叹口气道:「整个荆州的军政高层都支持二公子刘琮,唯一支持长公子的蒯良还是一个闲职,以前州牧是偏向于立长不立幼,但这次州牧倒下后,身体彻底垮了,只能躺在榻上苟延残喘,他们说州牧还能坚持两三年,但依我看,一年都够呛,现在州牧也不提继位者的安排,这实际上就是为了保平稳过渡,默认了次子刘琮继位。」

    诸葛亮点点头,「所以长公子危机感很重,信中也看出来了。」

    邓芝忧心忡忡道:「长公子现在很焦虑,不知道该怎麽办才好,恳请皇叔和诸葛军师给他出出主意,如何避开即将到来的杀身之祸?」

    诸葛亮和刘备对望一眼,两人交换了一个十分隐秘的眼神,事实上,这个问题他们早就探讨过了,也确定了应对方案,只是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等刘琦来主动求他们。

    刘备叹口气道:「刘琦是我的侄儿,我不能见死不救,军师给他想想办法吧!」

    诸葛亮略一沉吟道:「申生留内而死,重耳外放而生,琦公子何不效仿重耳外放,就算蔡瑁想害他也无从下手。」

    邓芝有点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

    诸葛亮微微笑道:「江陵重镇,需重臣镇守,琦公子为何不申请去镇守江陵,手握三万重兵,谅蔡瑁想杀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吧!」

    邓芝犹豫一下,「就怕州牧不同意!」

    诸葛亮淡淡道:「放心吧!蔡瑁和蒯越一定会说服州牧,本来废长立幼就不符礼制,蔡瑁等人也是很心虚的,现在琦公子主动要求外放,他们求之不得。」

    诸葛亮随即写了一封信,如此这般这般,教刘琦如何申请外放,拿到军权,邓芝大喜,拿了信便告辞走了。

    刘备有点担心道:「刘景升真会让刘琦去守江陵吗?」

    诸葛亮微微笑道:「任何一个父亲都不希望自己死后儿子相残,他会同意的,就算他想不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