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节  开国太后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秦姝把信件交给佑安,等他看完了,问道:“佑安,你的意思是……”

    佑安看完之后,将信件放到炕桌上,平静地看着秦姝,认真说道:“我听娘的,娘让我娶,我就娶。”

    秦姝就知道他会这么说,她叹了口气,说道:“这怎么行?这是你自己的幸福,我希望你能娶一个跟你两情相悦的女子为妻。”

    佑安倒是无所谓,反正对他来说,娶谁都一样。

    对于周真儿,他也并不讨厌。

    因为她长得好看,还会给他做这个送那个的,就是有点太粘人了,这让他有点不太喜欢。

    而且,她太单纯,也太笨了,连饭都做不好,他若是娶了她,她能将娘照顾好吗?她能打理好一个家吗?

    他希望自己将来的另一半,是个聪慧、沉稳,能让他放心的女人。

    显然,周真儿做不到一点。

    想到这里,佑安说道:“娘,我觉得周姑娘跟我不太合适,您还是帮我推了这门亲事吧!”

    秦姝听了,心里有些遗憾和可惜,但也稍稍松了口气。

    说实话,周真儿是不错,她也挺喜欢她单纯的性子的,但她跟佑安的确不太相配。

    若是佑安喜欢她,她也能接受她做自己的媳妇。如果佑安不喜欢她,她也不会强行让他娶周真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太后纪事》 开国太后纪事 第41节(第2/2页)

    何况,佑安看着虽然成熟,但其实还不到十六,她是真得希望他再缓两年再娶的。而周真儿已经等不起了。

    “我可以帮你推了这门亲事。不过,你想好了吗?不会后悔吗?”秦姝再次问道。

    佑安没有丝毫犹豫地点了点头,说道:“娘,我想好了,也不会后悔。”

    “那好吧!”秦姝说完,当即挥笔写了封回信,用词很是委婉地拒绝了这门亲事。

    写完之后,秦姝向门外喊了一声:“孙天籁,进来!”

    接着,门帘一掀,一个十七、八岁,身材瘦小,眼神机灵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进来之后,先是看了佑安一眼,接着便恭敬地向秦姝抱拳行礼道:“夫人,您找我?”

    孙天籁之前名叫孙二癞,后来秦姝听着不好听,就给他改成现在这个名字了。

    为人很是机灵能干,功夫也不错,而且,他也是最早跟随秦姝的一批人,秦姝对他也颇为信任和器重。

    他还有个十五岁的妹妹,叫孙小红,如今,正跟着欧婶打下手。

    若是只有夫人一个人在,他肯定不会这么一板一眼的,但是谁让少爷也在这里呢,在他面前,他可不敢放肆。他若是对夫人表现得太亲近了,可是会被少爷给记恨的。

    “把这封信给西牛村的周家送去,你亲自去送。”秦姝吩咐道。

    “是。”孙天籁上前双手接过信封,就转身出去了。

    佑安看他如此识趣,心里也十分满意,等他出去了,他就紧挨着秦姝坐在了炕上,揽住她的肩膀轻轻摇晃着,好似撒娇地说道:“娘,你之前给我做的双鞋穿破了,你再帮我做一双吧?”

    秦姝诧异地看着他说道:“欧婶不是刚替你做了一双吗?”

    佑安眼睛眨都不眨地说道:“欧婶做的没娘做的好,娘做得鞋穿着最舒服了。”

    随即,又带了点委屈说道:“娘已经好久没有给我做鞋了。”

    虽然知道佑安可能是在哄自己开心,秦姝还是很高兴,而且,佑安说得也是实情,她心里也有那么点愧疚,连忙说道:“好好好,反正这两天也没事,我就给你做一双。”

    “娘你对我太好了,谢谢娘!”佑安高兴地说道。

    “谢什么,我不对你好对谁好。”秦姝说道。

    佑安顿时傻笑起来。

    这时,佑安忽然听到外面门板响了两声,他知道,这是赵笙在喊他。

    秦姝也知道他们的小动作,笑着说道:“行了,我这里没事了,你去吧!”

    “娘,那我就先走了。”佑安知道赵笙不会无故打扰自己跟娘相处,说了一声,便起身快速走了出去。

    秦姝看了他出去之后,就拿出放在一旁的账本,看了起来。

    这几年,存放在空间里的粮食,她根本就没动,用的都是后来另买的粮食,所幸,这两年老天爷还算给力,虽然不说是风调雨顺,但也不至于太差,地里还是有收成的。

    只是朝廷的赋税实在太重了,简直是变本加厉,一层又一层地剥削,几乎不给人活路,这可真算得上是官逼民反了。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朝廷的财政,也已经捉襟见肘了。何况,她还听说,宫里的太后娘娘,还在建什么行宫别院,都好几年了,还没建完。

    而且听说周太后一向行事铺张,奢华无比,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挥金如土了,她的女儿兰阳长公主也有样学样。

    上行下效,下面的人也都奢侈成风,互相攀比,今儿极盖一座园子,明儿我盖一座园子,看看谁的更好。

    偏偏,前几年收成不好,税都收不上去,现在刚刚有了收成,朝廷当然极力搜刮民脂民膏了。

    现在小皇帝已经十七岁了,到了娶妻的时候,据说,周太后正打算给小皇帝选妃呢!

    百姓们都没有活路,那粮食从哪儿来?

    自然要从大户人家“借”粮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