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东汉末年的会稽郡面积很大,包括了今天浙江大部和福建全部,几乎相当于两个省的面积。
十天后,顾恒来到了位于余姚县的官办船场,他花了点钱,请人去船场通知了主簿傅渠。
不多时,从船场里走出一名三十余岁的文吏,他见到顾恒,上下打量一番问道:“我是傅渠,是阁下找我吗?”
顾恒微微笑道:“我是豫章郡的官员,是宋宽让我来找你。”
飞鸽传信,没办法把宋宽的纸条送来,顾恒只能表明自己的身份。
“有什么事吗?”
顾恒一指不远处的酒楼道:“不是什么麻烦事,我们坐下来说。”
两人在酒楼处坐下,顾恒笑道:“其实我是想请你帮我打听一个人。”
“打听谁?”
“一个叫王椿的首席铁匠。”
“铁匠,铸造所的?”
“正是!”
傅渠淡淡:“船场的铸造所已经取消了。”
顾恒一怔,“为什么?”
“现在船场不造海船了,都在造内河战船,大型铁件不需要了,普通铁件外面都可以买到,还便宜,所以铸造所去年就解散了。”
顾恒沉吟一下道:“这些工匠去哪里了?”
“我也不清楚,不过我可以帮你打听一下,这样吧!明天中午,我们在这里碰面,我会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你。”
“太麻烦你了!”
次日中午,顾恒再度来到酒楼,不多时,傅渠匆匆来了。
傅渠坐下,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顾恒,“锻造所的工匠都解散回家了,这是你要的王椿家的地址,你去试试看。”
顾恒接过纸条看了一眼,地址是鄞县,果然是回老家了。
他不由笑道:“江东这么奢侈吗?这么多优秀的铁匠都遣返了。”
傅渠苦笑一声,“顾总管长驻丹徒县,你应该很清楚江东官场派系分明,彼此斗争很厉害。”
“我知道,但这和工匠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江东的铁匠有两大脉络传承,一个是吴派,以干将莫邪为祖师,一个是越派,以欧冶子为祖师,本来两大派系并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在官场内就不一样了,现在江东冶炼署掌权官员是吴派,所以他们用的官匠基本上都是吴派工匠,越派的基本上不用,越派铁匠只能在民间谋生。”
“我明白了,多谢傅主簿提供的信息。”
顾恒又取出一份自己的名帖,“傅主薄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来丹徒县找我,如果傅主薄愿意去豫章郡谋差事,我可以推荐!”
傅渠着实感激,他打听这些消息不过是举手之劳,没想到对方这么重情,愿意帮助自己。
“感谢顾总管,船场还有事,那我先走了!”
傅渠走了,顾恒回客栈收拾了东西,立刻租一辆马车,带着两名随从赶往鄞县。
鄞县就是今年的宁波,这里也是冶铁技术的发源之地,欧冶子的家乡,这里生活着大量以冶铁为生的铁匠,因为周围有很多船场都需要铁件,使大量铁匠都有了用武之地。
从余姚县到鄞县并不远,根据傅渠给他的地址,顾恒在城外靠近城门处,一眼便看见了一座很大铺子,用竹竿挑了一面旗幡,上写‘王记铁铺’。
铁铺旁边有一棵参天大树,后面有一条潺潺小河,流入了护城河,交通便利,环境也不错。
一名老者躺在大树下的一张席子上,正眯着眼享受着树缝里射下的阳光。
顾恒让两个手下在大树下等候自己,他独自走进了铁铺,铁铺内,七八个精壮的汉子正在叮叮当当打铁。
这时,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大汉走上前问道:“客官想做个什么物件?”
“这里是王椿的铁铺吗?”
“他是我父亲,客官找他有事?”
“有些大件,想找他合作,他在吗?”
大汉一指躺在大树下的老者,“那就是我父亲!”
“哦——”
顾恒转身出了铁铺,;来到大树下,老者笑眯眯坐起身,“客官找我?”
“如果你是官办船场锻造所的王椿,那我找的就是你!”
“是我,客官请坐!”
顾恒坐下,笑问道:“王大匠已经颐养天年了吗?”
“我才五十余岁,哪里有资格颐养天年,只是没有值得我出手的大件,其余中小件让儿子和徒弟们去做。”
“铸造大件很难吗?”顾恒又笑问道。
“说难也很难,说简单也确实容易,就看客人的要求,客人如果只要求普通民品,那就把铁熔化成铁水,倒进一个模子里锻打成型就是了,但如果是对品质要求极为苛刻的军品,那很难了,铁质要纯,不能有一点气泡沙眼,更重要硬度和韧度正好介于生铁和熟铁之见,多一分则脆,少一分则软,小件可以用炒钢的方式做到,但浇铸成大件就太难了。”
顾恒笑道:“如果我全部炒成精钢,再熔化成铁水浇铸大件,这样会不会得到高品质的大件?”
王椿呵呵大笑,“你可以试一下,我保证浇铸成型后,就和精钢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完全是另一种铁。”
顾恒这才取出自己的名帖递给他,王椿粗识几个字,他愣住了,‘豫章军驻江东联络处总管’,这是以前的名帖,新名帖应该叫做‘西楚军驻江东联络处总管’。
王椿半晌道:“顾总管这是想邀请我去豫章郡?”
顾恒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