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安排亲信,进入都城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捷报可曾给了圣上?”

    “都给了,把老狗气晕了,不知死了没有。”

    戴宗讪讪笑了笑。

    戴宗曾在江州蔡德章手下做事,蔡德章是蔡京的小儿子。

    对于蔡家的家事,戴宗早有耳闻。

    长子蔡攸和蔡京形同水火,比仇人更甚。

    今日见了,才知道传闻不虚。

    “给茂德帝姬的信呢?可曾给了?”

    “这个未曾,险些忘了。”

    “哎呀,二郎特意吩咐的,我亲自送去。”

    戴宗连忙起床,蔡攸也不拦着,把匣子还给戴宗。

    拿了匣子,戴宗立即送到公主府。

    府内仆人得知,连忙送给赵福金。

    见了匣子,赵福金心情才好了些,却还是不悦道:

    “给了父皇捷报,给我的信才到,二郎到底心里有没有我。”

    侍女劝道:

    “先公后私,武待制心里肯定有公主的。”

    赵福金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封信。

    打开信,里面很简单:

    心爱的福金:

    我已灭了西夏,待我归来,便向圣上提亲。

    爱你的武松。

    看完后,赵福金笑出声来。

    “恭喜公主觅得良婿。”

    侍女恭贺,赵福金笑道:

    “且待他归来。”

    小心把信藏好,赵福金要喝莲子羹汤。

    侍女说冬日不宜喝,赵福金执意要喝。

    没法子,侍女只得去做。

    枢密院。

    蔡攸大摇大摆走进去,坐在枢密使的位子。

    大家都听说了,蔡攸靠着武松的灭国功劳,得到了枢密使的差遣。

    而童贯人还在前线,就被抢了位子。

    蔡攸拿出一串名单,说道:

    “照我写的,写一份任命状。”

    枢密院签书走过来看了,问道:

    “蔡枢密,这布雅是西夏降将,如何能做兴庆府副留守?”

    “这杨志出身低微,骤然便做留守,似乎也不妥...”

    砰!

    蔡攸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

    “你教我做事么!”

    “属下不敢...”

    “速速写了文书,少给老子放鸟屁。”

    枢密院签书不敢再说,只得按照蔡攸给的草拟任命状。

    里面的人选,都是武松给的。

    杨志任兴庆府留守、布雅任兴庆府副留守、施恩任兴庆府兵马都监;

    胡瑗任银州知州,杨春任银州兵马都监。

    其他人武松没有说,就这五个。

    武松打算将兴庆府占为己有,所以主官留守由杨志担任。

    布雅是武松的人,所以做副留守。

    施恩是结拜兄弟,杨春和史进是兄弟,两人担任兵马都监,掌控兵权。

    至于胡瑗,他是武松的老师,武松给他换个好地方。

    银州是西夏富庶之地,管的地方也大,所以给胡瑗。

    至于卢俊义、鲁智深这些人,武松都要带在身边,所以暂时没有要官职,等回到京师,再论功行赏。

    枢密院很快写好了任命状,蔡攸签了字,盖了章,马上送进宫里。

    徽宗正在和王贵妃说话。

    因为赵楷打了胜仗,徽宗对赵楷的生母王贵妃好多了,赏赐了很多东西。

    王贵妃心中欢喜,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母凭子贵。

    蔡攸也不避讳,径直走过去,把任命状递给徽宗:

    “武松说西夏刚刚平定,需要得力的大将镇守。”

    “微臣思虑再三,选了这几个,请圣上签押。”

    徽宗接了任命状,问道:

    “这个杨志甚么人?”

    来之前,蔡攸问了戴宗,知道杨志的底细,回道:

    “这杨志乃是杨令公的孙子,是个大将之材,当初在殿帅府任职,可惜被高俅埋没了。”

    “原来是杨令公之后,这个布雅是降将么?”

    “布雅助武松灭西夏,功劳大,且西夏刚平定,需要西夏人协助。”

    “这个施恩、杨春又是甚么人?”

    “都是武松帐下的悍将,立有功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